牙器指用象牙制成的器物,近现代泛指骨刻类工艺品。牙雕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以兽骨、兽牙做装饰、做骨梳、骨针,成为后人牙雕工艺的萌芽。《史记》中记载:纣王用象牙作筷子,以及牙床、牙扇等牙器。用处最多的还是装饰,男女老少都有使用,并无礼仪制度的限定。三代至明代的官员上朝都要举个笏,周代的规定是只有诸侯才能用牙笏;明代是四品以上官员执象牙笏。清代以后,象牙多被制成陈设性工艺品。
象牙自身的尺寸有限,所以牙器都是较小的物件,从现已发现的文物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牙雕剑鞘、汉代的棋子、晋代的象牙笔管、唐代的压尺、宋代的古琴拨子以及梳子等等,,宋代宫廷设有文思院,专有象牙作,开始制作集观赏性、技术性一身的象牙球,被称为“鬼工球”,可见其工艺技术之高超。明代是牙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官府有御用监,下属象牙作坊,创作人物摆设、印章、文具以及其它日常用品;民间也有许多独立的牙器作坊,制作家具嵌饰、梳、簪等物件。清代代宫廷牙器集中在造办处,下属有专门的工艺作坊,承继明代牙器工艺,生产龙舟、宝塔、花篮、牙扇、牙灯、牙席等等。其中牙席的工艺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先把象牙劈成一尺长、二毫米宽的牙丝,再进行编织,有柔韧性、可卷可放。深层浮雕也是清代牙雕技法中比较突出的一种,层层叠叠,复杂多变,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立体感很强的层次效果,代表性作品有“十八罗汉”、“渔家乐”以及一些表现亭台楼阁题材的作品。
从文物鉴赏的角度来判断牙器的优劣,一是看做工、二是看历史,做工上等者必然优,但纵观牙器的发展,现在的做工远不如以往,所以旧器较佳。我们通常所能见到的有笔筒、图章、画轴、笔管、牙箸、牙牌、首饰等等,品种较多。还有一种在牙片上的微雕,鬼斧神工一般,从清末民初发展起来,后来人们竞相仿制,现在有借助显微镜制作的,其价值恐不及旧货。牙器以清乾隆时的制品为最,为文物收藏界所重。近些年来由于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牙雕业几近荒废,尤其是象牙雕刻已经绝迹,牙雕业几近荒废,尤其是象牙雕刻已经绝迹,仅存的一些作坊都以牛骨、骆驼骨雕刻代之象牙了。所以仅存于世上的旧时文物更加宝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