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正逢各种水果成熟上市的时节,是个果子秋,所以有的老北京人直接称它是“果子节”。
《京都风俗志》载:中秋节“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卖鬻,一路不断。”尤其是前门外和德胜门内果子市,节前夜市,通宵达旦。果商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今日是几来?十三、四儿来!您不买我这沙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
这些果品除了供人品尝外,主要是用于送礼的上供。因此,果品和装璜都十分讲究。有的果农在苹果未熟时,将用纸剪的“福”、“寿”、“佛”字等图案,贴在果子上,不使阳光照射,等果子成熟之后,再把剪纸揭去,红色的苹果上就留下了黄绿相间的图案,精美绝伦,引人喜爱,但索价甚贵。
凡用来馈送亲友的,一律都装在特制的小筐里,还要垫上香蒿,以增加果品的香味。果筐外面还要加上红绿门票,更增加了节日气氛。
最能点缀节日景象的就是兔爷摊子。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兔儿爷一般多是人形兔脸,长耳顶盔束甲,带有纛旗。骑在猛虎身上,有如将军。大的后背还要插上一把宝盖式的伞。有的则“短衫担物,有如小贩;有饮酒跳舞,有如燕乐者。”极简陋的仅是一小白兔捣药而已。这乃是一种泥塑玩具,供给儿童们节日娱乐玩耍的。
兔爷形象来源于月中的玉兔却又不同,有这么一个传说:
当时北京流行瘟疫,玉兔下来治病,可是因为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她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子去挨家挨户治病,为了赶时间,她换乘了好多种动物,狮子老虎什么的,当最后人们看到她返回月宫,才恍然大悟,为了感谢玉兔,就在每年中秋以兔爷像来祭祀。
兔爷儿,多是用泥模子扣出来的,也有手工捏的。除了头顶上那对长耳朵和画上的三瓣儿嘴巴露出兔子模样外,“兔爷儿”的身体、脸形、姿态都是人的样子。除源于清光绪年的一种金甲红袍、端坐于莲花塘上的正统型兔儿爷外,常见的兔爷儿大致分为戏曲角色型和生活型两类。前者脸谱穿戴、身段神气。后者更加人化,也更趋社会时尚,如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卖茶汤的……社会群相应有尽有。
正像清方元昆在他的《都门杂咏》中说的“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小孩们在八月十五前后,摹仿成人供兔爷玩;“摆佛佛儿”玩,这是旧京特有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