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汉韵网 首页 中华民俗 姓氏文化 查看内容

安姓起源

2011-10-8 21:18| 发布者: 花の物语| 查看: 756| 评论: 0

摘要: 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09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5%。?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之孙安的后裔,以国为氏。   2、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 ...
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09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5%。?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之孙安的后裔,以国为氏。

  2、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继承国王,欲削发为僧,于是主动让位于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曾为中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时与太子清一同入汉者皆以国(安息国)为氏,称安姓,后世安姓奉安清为安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安息国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两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两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安姓也不例外。由于湖南所处地理位置属较安定地带,故南迁安姓,多出甘肃支脉。这一时期,北方安姓虽笼罩于战火的阴影中,却也有发展。三国曹魏有一人名安同,辽东人,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曾以高官佐辅曹家王室,晚年又大兴寺塔,其族大支多,甚为兴旺。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姓安,居于河南洛阳,后渐与汉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唐代以后,安姓后裔日渐活跃,名人不断涌现。唐代有安禄山,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的胡人,本姓康,因父死随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脉。后安禄山叛乱遭镇压,安姓族人分逃于各地。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军队南下,致使北方再度处于混乱状态,由此,中原人士大举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携家南迁至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等地多安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闽、粤沿海等地的安姓人渡海入台,进而迁徙至新加坡等国家。现今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25%,另外安徽、河南二省的安姓也多,上述三省安姓人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51%。

郡望堂号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郡望百家姓》等资料所载,安姓郡望主要有三个:1、凉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省张家川);2、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3、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南)。

  堂号:安姓主要以“济世”为堂号。

宗族特征

  1、安姓起源于汉代西域国家入中原定居者,后又加入鲜卑、胡人等少数民族血统,是一个刚开始就象征民族融合的姓氏。

  2、安姓名人多出唐代以后,如唐代有中书令安重晦、宋代有石匠安民、元代有四川提督参赞安慎、明代有宁国府通判安孝宗、清代有安致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