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着花朵的篦梳被别在盘好的发髻上,额间点缀着朱红色花钿,白色交领上襦,红色一片式齐腰裙,外罩一件长褙子……第一眼看到于敏,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最怕听到别人说汉服就是汉朝的服饰,汉服的全称其实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今年读大二的于敏是衢州学院子归汉服社的社长。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于敏经常穿着一身汉服到琴房练琴,她是一名忠实的汉服爱好者和传播者。“除了一些不得不穿便装的场合,我都愿意身着汉服。” 汉服活动中将同样参与汉服运动的人称为“同袍”,大一学前教育专业的罗星宇就是一名汉服同袍。“我从小喜欢古代服饰,当时只是觉得漂亮,高一时机缘巧合接触到汉服,高中毕业照都是穿着汉服拍摄的。我现在正努力从汉服爱好者‘进化’到汉服生活者,然后再慢慢成为汉服复兴者。”罗星宇说,这个过程可不是动动嘴皮子,或者多买几套衣服就能完成的,她一直在学习服饰文化,了解各种常识,包括面料、形制、颜色、配件等等。 “现在汉服推广的主力军应该就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热情去做汉服推广这件事。”从云南到衢州求学后,罗星宇与于敏相识,两个女孩经常穿着汉服穿梭在校园里。“汉服有不同种类,穿戴者也要了解一定的行为礼仪,不然会闹各种笑话。”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罗星宇觉得穿着汉服走在路上,收获的目光也越来越友好。 “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对汉服存在误解,比如电视剧《女医明妃传》里的服装让人觉得像韩国古装,但其实是因为韩国的服装受当时 的服装影响很大,《女医明妃传》算是很大程度还原当时明朝汉服了。”于敏解释,汉服从汉代开始到唐宋元明,直至现在都是在发展的,本身就是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另外,穿着汉服在施礼的时候都很好看,很有型,非常庄重,是礼仪之邦的象征。面对外界的不理解,于敏的应对方法就是“让别人看到,然后了解汉服”。于是,不仅在校园里,而且在府山公园、水亭街、西区大草原乃至吾悦广场,都留下过于敏身着汉服的身影。“衢州很多地方都是适合穿着汉服去。我们常说起汉服复兴,但复兴并不是复古,汉服可以节日逛灯会穿,可以表演茶艺、香道、演奏民族乐器时穿,也可以在酒会、毕业典礼上穿。” 与外界不理解相交织的是,在汉服圈子内部,爱好者之间也存在着不理解:有人坚持不能把汉服当成单纯的服饰衣冠,应该对汉服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有所研究;有人提倡创新,将汉服的诸多元素运用到现代日常服饰中去,而不是一针一线一成不变。 对此,罗星宇认为上述两者皆有所长。在她看来,当下的大学生更具有包容性,转化为社会动力也就是几年的事。昔日的爱好者变成了支持者,周而复始,汉服的社会、市场条件慢慢完善。“如果说过个十几年,在某些节日时,大街上会迎面走过成群结队汉服者,这个画面我是相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