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琴声声醉人心 汉服翩翩悦双目

欧阳妹妹· 2017-3-30 03:28 阅读 6096 评论 0

郭喜梅深情演讲

汉服社同学展示漆器

成亢古琴独奏《渔樵问答》

活动现场

山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山西始终占据着引领地位,如何将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辉煌,如何让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赋予其新的动力并发扬光大,是本报当下以及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之一。

3月25日上午,由三晋都市报社主办,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支持,山西海通天创意策划有限公司承办,三晋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华墨幻游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山西流水清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匠人面对面”主题公益活动在太原市三晋文旅集团召开。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建明,太原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工美办处长侯建国,太原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李光瑛,三晋文旅集团常务副总张云霞,晶晶茶道艺术馆总经理张晶晶,山西首家汉式生活体验馆馆主罗春林,太原市龙诚众创空间、山西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非遗艺人王振华、董现坤、郭凯等40余人参加。

当天活动主题为“大漆文化及其饰品流行趋势”,主讲嘉宾为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漆器艺人郭喜梅。早上8时30分,郭喜梅就带着她制作的精品漆器来到会场,轻轻地将每件作品装进展示盒内,细心地将其摆放到最佳的观赏位置。“我对活动很期待,这是对我传统手艺的认可,是对我的作品品牌的极大提升,我们非遗手艺人很需要这样的宣传与帮助。”郭老师脸上洋溢着笑容,热心地招待到场的每位嘉宾。

上午9时20分,本报非遗文化产业部负责人王俊宝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相关内容。他讲道,“在如今煤焦产业不稳定的情况下,山西最有希望发展起来的就是文化产业,因为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演变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当前,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谋划部署,全省上下都在围绕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挖掘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弘扬山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山西民间精湛技艺,让山西文化成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和山西人的共识。本报组织 非遗匠人面对面 主题公益活动,就是希望通过与广大关心、热爱、支持山西非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互动,传播非遗知识,宣传非遗文化,推广非遗产品,让非遗与大家亲密接触,让非遗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王俊宝讲道,目前,我省广大非遗传承人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传承、营销等各种困难。但是,缘于对先辈创造的优秀文化的无比热爱,让他们依然坚守着祖先留下来的技艺,继续丰富和完善着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匠人”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让“非遗匠人”过得好一些,让他们成为山西率先富起来的一群人,就是我们最真诚的期望。他说,“非遗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是仅仅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就可以解决,它需要政府扶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百姓的认可与践行,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联合不同组织,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王俊宝向大家介绍了本报非遗文化产业部今后的工作重点,他介绍到,从3月25日起,三晋都市报社将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在全省各地组织相关活动30场,团结起对山西非遗文化热爱、关心的有志之士与各级组织,共同努力打造出专为非遗传承人服务的优质平台,嫁接社会资源,解决非遗传承中的各项问题,提升其品牌,促进其销售,建立起群众对山西非遗的认可与自信,完成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主要任务,实现非遗产品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根本所需,从不同角度完善非遗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振兴山西传统文化。

三晋文旅集团现场介绍了他们在旅游、文创、租车、二手车四个板块的内容,为到场参加活动的各个公司及非遗艺人提供了许多合作机会。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在欣赏前平静内心,提前进入文化的氛围,才能更好地领略其中魅力。在郭喜梅开讲前,由山西流水清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西古琴第一人”彭建军老师的学生——成亢为大家献上了一曲《渔樵问答》,琴声优美,其音幽雅,环绕耳旁,让人似身临其境,指尖流露的浓浓文化气息深入身心,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流连忘返。成老师弹奏过后,他的学生张静也为大家弹奏了一曲,年龄虽小但琴功深厚,同样优美的曲子让人慢慢平静,传统文化就是需要这样的新生力量才能延绵不断。

古琴声带来的宁静氛围,让郭喜梅也陶醉不已,“古琴确实能让人安静,听一段古琴再来看看漆器,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感觉。”郭喜梅打开精心制作的投影,为大家细细讲解漆器的历史与其制作工艺。

她介绍,大漆早在商代就被广泛运用,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生漆的采集与处理技术都比较成熟,漆器制作工艺更是巧夺天工,因为大漆随温度、时间、湿度等外界因素会变化的原因,每件漆器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郭喜梅讲道:“生漆是从漆树上直接割取下来的树汁制作而成的,天然环保但又比较珍贵,可是大漆作品的承载体却很普通,比如:蛋壳、贝壳、砖灰等等,充分体现了大漆的包容性,我从中更是学到了人要宽容,去用平静的心态包容每件事、每个人,这也是非遗匠人所必需的品质之一。”

大漆的工艺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工具也很多,郭喜梅介绍道:“一件漆器作品,要经过设计、制作木胎、包胎、涂灰、打磨、阴干、髹漆、制作纹理、推磨抛光等一系列的制作环节才能摆上展架,这其中涉及到的工艺和技术很多,要求手艺人潜下心来长久地学习锻炼。就拿打磨来说,每上一道漆都要用不同的砂纸重复打磨,一件漆器作品一般需要三个月才算完工,这就必须要求你有耐心,要沉稳,长期地在手艺磨练中得到工艺与内心的升华。”

郭喜梅一边指着投影讲述,一边比划着,努力地想将制作过程的样子给大家生动地复原。在场的每个人都安静地听着,仔细地观察郭喜梅的动作,好像她是真的在现场制作一样。

“髹漆的时候要很多遍,像一些小的首饰大概需要五六十遍,实际上漆没有多厚,主要是为了每件漆器能够足够圆滑,能配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称号,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老祖宗的手艺与智慧体现。”郭喜梅越讲越兴奋,十几年的漆器制作,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非遗项目,她的每件作品不仅仅是精湛手工艺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包含着自己因漆器而得到的人生感悟和她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

介绍完漆器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后,活动现场两位身着传统汉服的山西传媒学院女生韦依佩和太原师范学院女生杨慧媛,主动端起漆器作品近距离地为大家展示。古色古香的汉服与精巧绝伦的漆器相得益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感染着每位嘉宾,大家小心翼翼地端详着漆器,想去尝试又怕对眼前精美的艺术品造成损坏。

“没有关系,大家喜欢的话可以随意佩戴,漆器首饰只有戴在人身上才能展现它全部的魅力。”细心的郭喜梅似乎看出了大家的顾虑,连忙招呼大家尝试佩戴。有了她的许可,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尝试自己喜欢的漆器。“这个手镯很精美,怪不得要用三个月的工时。”“这个茶壶把紫砂和大漆融合在一起,真是巧夺天工。”“郭老师,您还收徒弟吗?听过您的讲解,我也很想学习漆器制作。”现场顿时热闹了起来,连珠炮似的提问,让郭喜梅和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我看上这个了!”来参加活动的郭小姐一遍遍抚摸着大漆首饰盒,霸气示爱,甚至将其抱在怀里宣誓主权,生怕被抢走的样子。“你们这个活动太棒了,我也是学古琴的,很喜欢传统文化,但以前没有机会接触到非遗工艺,更没有机会听到非遗艺人这样深刻的讲解,非遗正是需要这样的宣传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才能有好的销路。”

鉴赏佩戴,火热的讨论提问,一度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郭喜梅开心地扬着嘴角,热心地回答每位嘉宾的问题。张建明主任、李光瑛院长等都与现场的嘉宾和非遗艺人在非遗如何传承、如何发展、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非遗手工艺在此刻得到了最大的认可和追捧。

在互动环节,我们采访了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建明,他讲道:“本次活动很成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从现场的热烈氛围能看出三晋都市报成功地将漆器相关文化和手工艺宣传到了每一个人的内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为非遗衍生品提高了附加值,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增强了大家对山西文化的自信,为振兴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同时,还为传承人和各公司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将在以后多举办这类的活动,搭建好平台为非遗传承人服务,联合好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走出一条成熟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以文创的新思路对非遗进行二次开发,满足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在大家热烈讨论时,我们观察到太原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李光瑛与身边的非遗艺人就这次活动的学习经验火热地探讨着。在被问到对这次活动的看法和建议时,李光瑛回答道:“这次活动很有必要,我院在长期接触传统文化的工作者和非遗

来自: 三晋都市报
文章点评

© 2018 今日头条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京ICP证140140号

粤-非经营性-2017-006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8362200 公司名称:Quater情感在线 客服QQ:2243108352(站长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