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戴着发簪和花,身上穿着宽大的汉服,向“夫子”行礼,学习跪坐、相见礼……10月24日下午,由江淮晨报举办的学习古代礼仪活动在梅山路社区小筛子义学私塾进行,10名读者在“夫子”的带领下学习古人如何行、坐以及向人打招呼。现场不少人体验完全程后称,“感觉像是穿越了。” 穿汉服读《礼记》学古人“点字” “哎呀,这个衣服我还穿不好呢。”10月24日下午,学古代礼仪活动开始前,大家需要先穿上汉服。拿到了汉服,读者们却发现,这么宽大的衣服穿起来,也不简单。好在有义工张娜帮助大家整理仪容,梳头发。女子都把头发盘了起来,并带上发簪和花,穿着浅粉色、月白色、或者是印着水墨画的汉服,整个人看着都优雅了起来。 “在古代,上课前,学生一定会向老师行礼的。”在课程开始前,张娜先引导大家向教课的“夫子”张君凤行礼。开始把手相交在一起,“行礼时,女子右手在外,左手在里,男子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弯腰九十度。”在张娜的带领下,大家行了“三拜礼”,“一拜夫子,二拜天地君亲师,三拜父母祖先。”行完礼,夫子张君凤先带大家读了《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古人读书,讲究“点字”。“具体该如何‘点’,大家跟着我学习。”只见张君凤左手压书,右手大拇指扣在手心里,然后另外三个手指握住拇指,只留下食指,读一个字点一个字,“读书要读到哪里点到哪里,做到手、嘴、眼三步合一。” 如何端正坐姿也是一门学问 一篇文章读完,跪坐在垫子上的几个小读者开始有些忍不住了,孩子们有些东倒西歪,原来大家是累的。平时上课也好,在家也好,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跪坐的时候,一定要腰背挺直,头和肩也要端正。”张君凤开始指导大家,如何像古人那样端正坐姿。 据了解,在汉代以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的。后来,一种叫“胡床”的坐具从北方传了进来。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 现在人见了面都是会招招手打个招呼,重要一点的场合都是握手,那么古人是怎么行相见礼的呢?张君凤介绍,这分为三个情况,“见到长辈时,要两手相交端到眉毛以上,弯腰行礼;见到平辈时,双手要端到与肩膀平齐,行礼;与晚辈回礼时,双手可以放在肩膀以下行礼。” 读者感叹“像是穿越到了古代” 古代女子走路时,脚必须藏在裙子里面,不能露出来,手要端放在衣服的交领前面腰间。“当个古代人真不容易。”与妈妈行完礼后,一个小姑娘感叹。现场不少读者体验完各种礼仪之后称,“感觉像是穿越到古代了。” 学完礼仪之后,读者姚方哲问老师:“我看古装电视剧中女子行礼时,怎么是两手放侧面成半蹲状?”张君凤回答说,“这是唐朝的一种礼仪形式,唐以后就改变了。” 读者寿飞翔是一个人来的。他和孩子都喜欢传统文化,在家里也经常教孩子读《三字经》和《 》。“老师所讲的,我都记下来了,回去详细地告诉他,让他也多多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