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刘向《说苑》云:殷纣时期“宫墙文画”、“锦绣被堂”。先秦时期的绘画大多具有装饰性和实用目的,殷商文化遗址中最值得注意的绘画美术品是大石磐上的虎形装饰,造型处理类甲骨上的动物形象,颇有生气。另外,殷墟小屯发现以红黑两色在白灰墙上绘出的卷曲对称图案,装饰性很强。《孔子家语》中曾记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牅,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戒焉。”可见这些人物肖像画含有兴衰鉴戒、褒功挞过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创作尤其盛行。先秦壁画描绘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既为先秦礼教服务,也蕴含着神秘的原始宗教思想。“叶公好龙”之说源自《庄子》,可以看作我们祖先对龙这一崇拜物的描述。传说屈原的《天问》是屈原仰见楚国庙堂的壁画而写成的。 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了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其一称《人物龙凤帛画》,画中有一身着华美衣裙的女子,双手拱拜,昂首飞舞的凤和蜿蜒而动的龙好似向天国飞去。另一幅《人物御龙帛画》画的是一俄冠长袍、神态从容的男子头顶华盖,驾驭巨龙遨游飞驰,龙下面绘有一条鱼,栩栩如生;龙尾以极简练手法画出一引颈放歌的孤鹤。两幅画显然与战国时流行的飞升成仙思想有关,通过衣冠服饰表现了人物的身份,仪态肃穆,线条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显得庄重富丽,着实体现了当时书画的水平和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