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书法以明代最盛,明代书法又以草书最出名。明初书法以“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为代表,主要活动在洪武年间。 其中,宋克擅长真、行、草诸体,尤以章草名噪一时,作品有草书《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豹奴帖》等。宋克(公元1327-1387年),字仲温,号南宫生,吴郡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年磊落清爽,任侠使气,常以李太白、苏东坡自比。他曾跟饶介学二王书法,故特别钟情于草书。他最负盛名的章草,挥运自如,潇洒纵横,十分契合其性格。明代王世贞在《州山人稿》中说:“尝论章草自二王后,仅一萧子云,即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以至赵吴兴(孟頫),负当代能声,而不一及之。……及观仲温《急就章》结意纯美,以为征诛之后,获睹揖让,而后偶取皇象石本阅之,大小行模及前后缺处若一,唯波撇小异耳,以岂亦仲温临象本耶。”现藏天津艺术博物馆的宋克章草《急就章》宽13.8厘米,长232.7 厘米,为洪武二十年(1387)年所作。字间茂密,意态古雅,趋于对“古质” 的汲取,字形多显隶意,使得整幅作品端庄而流利。 从成化、弘治时期开始,明代书法发生了新的变化。朝野书家普遍开始崇法魏晋法帖,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吴门书法随之昌盛起来。明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云:“天下法书归吾吴,而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祝允明(1460——1526)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故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工诗文,尤精书法,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博学多师,工小楷、行、草,尤以狂草最显本色,挥毫落纸如行云流水,潇洒跌宕,其行笔如疾风扫落叶,参差翻转。其作品如《李白歌风台》卷、《赤壁赋》卷等。 隆庆、万历年间至崇祯年间,书法界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要推董其昌,存世作品之多,为明代书家之冠。他曾说:“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世。”故作品以行草最多。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董其昌的行草书造诣高,用笔精到,分行布局纵横排宕有致,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其布局得杨凝式闲适舒朗,轻捷自如而风华自足。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杜甫诗》、《草书诗册》、《前后赤壁赋册》等。明末书评家何三畏称董其昌的书法:“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在赵孟俯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成一家,风行一时,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其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