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找蓝翔”“不明觉厉”“躺枪”……明明中国字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是不知道其表意为何,这种情况,你遇到过吗? 11月28日,南开大学国学社的同学发起“汉服快闪——传统之雅对话网语之便”活动,以“快闪”形式吸引过往行人驻足,同时现场组织参与同学为网络用语寻找“最美替身”,即把常用网语“翻译”为成书面、文雅用语。“‘翻译’的标为‘信’、‘达’、‘雅’。”国学社负责人陈川介绍。 在具有古风的《礼仪之邦》《瑞鹧鸪》《子衿》的曲子中,几位穿着汉服的女生翩翩起舞,她们时而“长舒广袖”,时而“罗袜生尘”,一会“揖深圆,拜恭敬”,一会“凌波微步,翩若惊鸿”……这样的“快闪”形式不久就吸引大批路人驻足。与此同时,活动组织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写着“网络用语”的卡片,组织现场观众进行翻译。 不一会,一摞卡片收集上来,“屌丝”翻译成了“鄙人”,“逗比”翻译成了“娱己愉人”,“女神”翻译为“一笑倾人国,再笑倾人城”,“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翻译为“月笼人家,沉香入画。那个少年还是眉间点砂,我却归隐佛刹,不覆芳华”……如果说网络用语凝结着网友的智慧,那么这样的“神”翻译则彰显了学生们的底蕴。 记者随机参访了现场一些参与的同学,为了此次活动的舞蹈准备了两周的韦蓓婷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男子须怀轩昂气宇,女子当有林下之风,但如果‘屌丝’‘我靠’之类的不离口,会给人留下没有素质的印象。” 而另一位同学则表示,网络用语并不是都是粗俗的语言,比如“给力”这个词就充满了正能量,而且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也曾使用过这个词汇,而且网络用语尤其独特之处,能够彰显年轻人时尚、充满活力的个性。 陈川说,这样为网络用语寻找最美替身的活动除了现场部分还会在线上继续进行。“网络热词”既有积极的一面,但其中也不乏粗鄙词汇,而许多大学生一味迎合潮流,更助长了这种不良网络用语的传播。这些“网络粗口”不仅会对大学生长久养成的语言习惯和文明素养造成破坏,还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习惯和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针对这种情况,国学社的同学们自发策划、发起了这项活动。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在此前的讲座中表示,网络用语归根结底是一种“亚文化”,有的会和主流文化暗合,有的则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这些词没有很大的破坏力却充满了焦虑,他寄语当代大学生学生:“青年人要敢于有理想,你们一路打拼不是为被世界改变,而是改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