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青年周渝今年刚满23岁。从高中开始,这个大学毕业才两年的“90后”已写就了六部作品。 周渝的作品和“汉服”与“军服”有关。从高二开始迷上汉服,整个大学四年他均以“峨冠博带,束发齐眉,鬓若刀裁”的汉服装扮作为日常服装,成为全国知名的“汉服复兴者”。期间,他写了两部小说《梅花岭》、《华之央》,为的是探究汉服在明末清初之际消失的历史。 大学毕业前夕,周渝剪掉了蓄了四年的长发,进入《贵阳文史》杂志社工作。“出于工作原因和自己内心的英雄主义情结”,他成了一名抗战老兵寻访志愿者。 两年间,周渝一身军服走在寻访路上。成果便是这本最近出版的寻访黔籍尚存抗战老兵的专著《卫国岁月》。不久前,由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主办的“《卫国岁月》座谈会”在省文史馆举行,熊宗仁、梁茂林等省内外十多位知名的文史专家出席研讨,给予好评。而周渝说,这部作品只是个开始。 他说,“虽然汉服、军服一古一今,但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民族记忆与精神力量则是一致的,值得追寻。” 全国知名的“汉服复兴者” 今年9月,毕业两年的周渝回了趟母校贵州师范大学。开学伊始,学校的许多大学生社团都在摆摊招新。他装作一名大一新生,在名叫“汉韵社”的“摊位”前了解情况。“汉韵社”的负责人骄傲地向他摆起了周渝师兄的光辉事迹:创办了贵州高校的第一个汉服社团“汉韵社”;多次组织省内外汉服爱好者的交流活动,是全国知名的汉服复兴者…… “这名负责人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他口中的周渝本人。”周渝笑着说。 他告诉记者,全国的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同袍”出自《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同袍’的称呼有些悲情,但更多的是表明:汉服爱好者不孤独,有同行者。” 但是在2009年“汉韵社”成立之前,学校的“同袍”是孤独的。周渝说,“2008年上大学开始,就决定将汉服真正融入我的生活。”他以汉服作为自己的生活着装,并蓄了长发。2009年,周渝和五个“同袍”组建了“汉韵社”。随后,位于贵阳市内的大中小学如贵州大学、乌当中学等都成立了各自的汉服社团。 周渝的“汉服情结”源于高一。当时看报纸上,看到几位女大学生穿着汉服游西湖的报道,觉得汉服很美。在高二时,他拥有了自己的一套汉服。“但那时错把汉服当做是汉朝的服饰,穿汉服顶多只能算是一种个人爱好。至于将汉服带入生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他说。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将汉服融入生活,是把汉服与“汉族的民族服饰”这个概念联系起来后的事。“有一次,我偶尔在百度帖吧汉服吧看到吧主溪山去世的消息,整整一晚上都在点击阅读溪山吧主的精品帖。也是在那时,才可以说是真正地了解了汉服,同时也开始了解了这套民族服饰背后所承载的是什么。” 汉服背后丰厚的民族记忆、文化内涵让周渝感到震惊。他决心为已消失300多年的汉服做点什么。方法便是大学四年身体力行的普及汉服,写作《梅花岭》、《华之央》两部小说,探究汉服在明末清初消失的整个历史。 换上军服寻找抗战老兵 2012年,周渝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文史杂志社工作。“为融入社会,蓄了四年的长发不得不剪掉,而汉服也只能在传统节日或休息日穿着了。”这也成为他心中的遗憾。不过,“与汉服亲密接触的过程,决定了他在阅读与写作上的方向:发掘传统文化中历史背后的民族记忆与精神力量。” 2012年,周渝所在的单位策划“纪念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的活动。“发现很多的抗日老兵是我们贵州人,而且有些还幸存着。”他感慨地说,原来我们的抗日英雄就活在我们身边。 从那时开始,周渝寻访了几位老兵,也是从那时候起,就有了想一边寻访一边记录的念头。这段经历的部分材料,后来集结为纪实文学《卫国岁月》一书出版。这部书以作为贵州省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他寻访大量黔籍尚存抗战老兵、以抗战经历者口述回忆为主线,再结合史实考证,使读者了解亲历者真实的抗战经历。 “以前写一本十五万字的小说,四十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同样是十五万字的《卫国岁月》,从采访动笔到截稿却用了四百余日。”周渝说,写《卫国岁月》的难度在写作之外。“首先要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有了大量的史料支撑,才能和老兵交流、沟通,且不容易出错;采访完老兵,不能原封不动地将老兵的话记录下来——因为对老人而言,时隔70年,记忆出现一定的误差完全可能。这时候就要小心甄辨。” 《卫国岁月》获得了省内外知名文史专家的认可。前不久在省文史馆举行的“《卫国岁月》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该书是67万黔籍抗战军人的一个剪影,对作者走出书斋做学问的求真精神表示认可,并号召社会各界抢救、收集、整理贵州抗战史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贵州人民在抗战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关爱尚存的抗战老兵。 “《卫国岁月》只是计划的第一步,我已经开始了第二步的行走与写作。”周渝说。 访谈 “身体力行比高谈阔论更重要” 在谈自己的经历感悟时,周渝说,不论是穿上汉服以期复兴汉服,还是穿上军服寻找老兵,身体力行比高谈阔论更重要。 记者:“让汉服融入生活”的经历,给你留下哪些深刻的经历或感悟? 周渝:最大的感悟是,在被当做一个“异类”时,如何积极地与外界相处、融合并获得认同。 最让我难忘的经历是2010年,著名词作人方文山先生到我的母校讲“中国风”。他在台上发现了穿着汉服听讲的我。大概是觉得汉服符合演讲的主题,方文山老师邀请我上台合影,谈他对汉服的感情。随后他将合影照发布在微博上。此后的一些重大传统节日场合,方文山老师都会身着汉服,推广汉服文化,参与到汉服复兴运动中来。 方文山老师的理解,让我明白汉服不再是我的“个性”,而是民族的共性。我也终于不再是那个特立独行的所谓的“中国文化捍卫者”、“文化斗士”了。汉服与我都回归了本质——一个穿着自己民族服饰的炎黄子孙。 记者:让军服融入生活工作中的两年里,有何感悟? 周渝:最大的感悟是:感恩英雄、抢救历史记忆已刻不容缓。我认为现在更为紧要的则是寻访老兵,感恩老兵和记录历史。如今的老兵们平均年纪都在90岁左右,可以说,在抗战口述史采集这一事上,我们已经做得太晚。现在抢救这类史料,就是在与死神抢夺时间。在《卫国岁月》中我选了我所寻访的八位抗战将士的经历,他们都是自2012年夏天到2013年秋天所寻访到的老兵。但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位老人离世。也就是说短短一年时间,书里四分之一的老人就不在了。每一个老人的离去,都意味着一段国家记忆的消失。 人物名片 周渝,23岁,贵阳人。主要力行于“汉服复兴”与“关注抗战老兵”活动。代表作有纪实文学《卫国岁月》。著有小说《梅花岭》、《华之央》、《葵雪春秋》;杂文集《海棠残梦》,诗词集《醉梦桃花》等。■本报记者 郑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