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早上8时30分,第一次来上国学课的林静希同学对新的环境显得有点害怕。 穿汉服、拜孔子、学茶道、诵国韵、习礼仪……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升温,不少家长选择送孩子去学“国学”,5岁半的林静希小朋友就是惠州市童学馆的一名小“儒生”。暑假的时候,林静希的爸爸看到了童学馆招生的宣传单,就带他去体验了一下。看到这里的老师和小朋友都穿汉服,还要拜孔子、学茶道;教室里没有课桌,而是蒲团;上课识字可以做游戏、还可以看动画……林静希立刻被吸引住了,所以林爸爸给他报了名。 “老师好”,上周六照常是童学馆上课的时间,早上8点20分,已经在车上换好汉服的林静希和林爸爸来到了位于麦地的童学馆,并以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向老师打招呼。和林静希小朋友一样,在童学馆学习的小朋友有近30人。 拜孔子,是他们每次上课前的必备流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8点半,伴随着国学经典的朗诵,小“儒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收起孩子特有的顽皮,双手交叠,举过头顶,面对前方的孔子像恭敬地弯腰鞠躬,行三拜礼。 行礼之后,小朋友们开始体验茶道:叶嘉酬宾、孟臣净心、高山流水……台上老师在给小朋友们讲解茶道的各个步骤,并做着示范,小朋友们也一一照做。 “学习茶道可以规范孩子的基本礼仪,让孩子在古乐的高雅环境中静心养性,提升孩子的静定能力。”童学馆负责人刘健告诉记者,童学馆以中国的传统茶艺为根基,在技巧展示的基础上向孩子们传达了《 》中“父母呼,应勿缓”的道德理念。茶道学习结束后,林静希这些小“儒生”们以十人为一班,进行小班制的上课。同样“儒生”打扮的老师们利用电视、网络等教小朋友们识字。 [花絮] 那边孩子在学习这边家长没闲着 在林静希他们上课的同时,林爸爸和其他家长则在旁边的家长教室看相关的电视讲座,并互相讨论“育儿经”。“我一直想让孩子学些传统文化知识,但直接让孩子背《三字经》,孩子不感兴趣。童学馆的教材内容好,朗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童学馆教学形式灵活有趣,符合小孩的心理特点。”林爸爸认为,让孩子从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对品格的修养,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很大益处。即使孩子现在还小,不一定能懂得国学的精粹,但身处这样的氛围中,总会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做人和处事的态度。 采写:南都记者 蔡雯 摄影:南都记者 陈伟斌 实习生 王澍 作者:蔡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