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是汉族人,就应该穿汉服。 我们很多人被西方文化礼节影响,汉族自身的服饰和礼仪被遗忘了。 就像军人穿上军装一样,我穿上汉服会要求自己讲究传统礼仪。 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服饰,加强认同感和凝聚力。” “最不是滋味的,是有人说我穿的是 。”杜群如是说。37岁的杜群是位江津妹子,偶尔会穿着一身汉服上街。江津汉服社是她创立的,她有个愿望:每个江津人能至少穿一次汉服。 穿牛仔裤参加火把节显尴尬 江津汉服社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今年1月19日才正式成立,创办人是杜群。在此之前,杜群和老公在广东经商。 两次旅游经历,让杜群对汉服有了初步想法。 “第一次是在云南,参加当地的火把节。”杜群说,她跟着其他游客一起,和当地居民手拉手,围着火堆欢跳,可她心里不是滋味,“当地人穿的都是彝族、黎族、白族的本民族服装,我和其他游客穿着牛仔裤、休闲上衣,和节日气氛很不相符。” 杜群觉得,应该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参加火把节这样的盛会,“我是汉族,就该穿汉服。” 另一次,是2009年夏天在新疆旅游,杜群参加当地居民给孩子办的百日宴。当地居民穿着维吾尔族服装,对每一个宾客行礼,席间还弹着冬不拉,跳起舞,好不欢乐。聚会上,杜群在想:我作为汉族人,该怎么用自己的礼仪进行还礼呢? “我们很多人已经被西方文化礼节影响,汉族自身的服饰和礼仪被遗忘了。”杜群萌生了了解汉服的想法。 回乡3月创江津首个汉服社 去年11月,杜群和老公回到江津,在魁星楼广场开了家商店。同时,杜群也在筹备自己的汉服社。3个月后,江津首个汉服爱好者社团终于成立了。 为了这个汉服社,杜群准备了两年多。在广东东莞时,杜群报名学习古筝。她的古琴老师,正是当地汉服社的负责人,姓査。这位老师很痴迷汉服,不仅自己常着汉服,还把自己的收入,几乎都用于汉服制作,汉服和汉文化推广上。 杜群就像找到了知音,跟着查老师一起,了解认识了汉服和汉文化。不仅如此,老公周文胜非常支持她的这个喜好,还跟她一起了解学习。 回到江津后,杜群创立QQ群(332579313),通过本地论坛、QQ群等渠道,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目前,经过半年多的发展,江津汉服社已经有会员40多人。年龄最大的是50多岁的“好大一颗冬咸菜”,最小的是一位在白沙镇读高中的女孩,她给自己的网名取为“素兮青衣”。 穿上汉服提醒自己讲礼仪 昨天,晨报记者来到杜群的店里,刚一进门,就看到杜群身着一身华美长衣,双手相拱,端庄礼迎。店里流淌着《重回汉唐》音乐,茶案上点着檀香,旁边是她的一架古筝,店面家具也是仿古样式,显得古意盎然。 杜群介绍,她穿的是 ,具备汉服通用的特点,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行的是拱手礼,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以示对客人的真诚与尊敬。若是客人要回礼,则举手齐眉,45°弯腰。这一来一往,让人们的节奏慢了下来,得以清心品茗,欣赏古乐。穿上汉服什么感觉?杜群认为除了让人心境平和,还会让人更加注重礼节,“就像军人穿上军装后,会以军人标准来要求自己一样。中国本就是礼仪之邦,穿上汉服以后,就会要求自己讲究传统礼仪。” 谈话间,杜群介绍了好几种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这些都是她在对汉服产生兴趣以后,学习得来的。 杜群每天都会穿一次汉服,来提醒自己要与人为善、笑口常开、不急不躁。老公周文胜接过话补充:“我也学她,脾气改了不少。” 他们的店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供市民免费饮水的饮水机,店门不远处,他们也起门设计了一处乘凉歇脚的凉棚,供市民逛街走累了歇脚。 穿衣上街被误认为是和服 除了在家里穿,杜群偶尔还会穿着汉服上街,希望引起更多人对汉服的兴趣和关注。 “哪晓得,竟然有人说我穿的是和服。”杜群说,听到这样的评价,她很生气很伤心。她表示,和服本就是学习汉服的风格。除了被误认为和服,也有人以为她穿的是戏服。 正因如此,杜群坚定了把汉服社办好,让更多江津人了解汉服、汉文化的决心。“一个民族,应该有统一的服饰,这样才更加具有认同感、凝聚力。”杜群说。 6月底,汉服社在江公享堂举办过一次汉服展示活动,收到一定的效果。不过,由于会员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常聚在一起搞活动,条件有限。32岁的凌华健,是个狂热的汉服爱好者,但他在德感工业园上班,要随时参加汉服社活动,有些困难。 “要想延续下去,还得去影响下一代。”杜群希望,能与中小学展开合作,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汉服。杜群也让自己儿子着汉服,了解传统礼仪,“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肯定是有意义的。” 当然,杜群心里很清楚,要把汉服推广开来,需要官方和民间一起努力。“我就尽我的绵薄之力吧,希望每个江津人至少能穿一次汉服。”杜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