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汉韵网 首页 明伦堂 大家说 查看内容

吉恩煦:明代释奠礼仪节流变考及当代释奠礼实践

2014-5-14 05:46| 发布者: Yb243| 查看: 3271| 评论: 0|来自: 本网

摘要: 明代释奠礼仪节流变考及当代释奠礼实践 以正定释奠礼为例 吉恩煦 摘要:祭祀我国人文始祖孔子是古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礼仪仪式,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尊师重道,对知识的尊重,对师长的追思等等意义。 ...

明代释奠礼仪节流变考及当代释奠礼实践


——以正定释奠礼为例

吉恩煦


摘要:祭祀我国人文始祖孔子是古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礼仪仪式,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尊师重道,对知识的尊重,对师长的追思等等意义。自汉高祖刘邦曲阜祭孔起,而逐步形成历代官方祭孔之定制——“释奠礼”。唐代时,开始形成后世通行国家祀典仪式释奠礼。
正定文庙文庙建于明洪武七年,现仅存戟门、东西庑和大成殿等建筑。据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鉴定,正定文庙内的大成殿应为五代时期的建筑,为现存重要文庙遗存。自西历2005年始,河北省儒教研究会便在正定文庙逐步恢复传统释奠礼,并一直沿用明代仪轨,礼、乐、舞无一偏废。
通晓明代释奠礼流变及其仪轨,是进行释奠礼实践复原的第一步。当今在各地均每年祭孔之时,疏勒明代历年释奠礼仪轨,并斟酌损益制定出适合于今日之释奠礼仪轨为研究释奠礼学者的重要之事。

关键词:释奠礼 孔子 文庙 礼仪 传统 明代 正定


一、释奠礼及其流变
1、何谓释奠礼
释奠礼属于祭礼的一种,是用以表达对先师、先圣的崇敬追思。并不是用来祭祀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或者掌握人生祸福的自然神,而是表达对知识的尊重,对师长的追思。
释奠礼一词,源自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郑玄为之作注曰:“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 从仪式上解释就是只献酒示敬,而没有当时对祖先及自然神祭祀中的迎尸、祈福之类的内容。
最初的释奠礼并没有特定对象,唐代之后,贫寒出身一生颠沛的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取代了王公出身南面治国的周公,而成为一千余年来释奠礼对象。由此释奠礼成为了但只祭祀孔子的礼仪。同时,经过历代的筛选、增入,由历代九十余位先贤与孔子一同受祭,这一流传至今的历史,反映了我们民族对师道传承与知识分子人生的理解。
“古无明文,然舜禹汤文,帝王之师,天下学校祀之,则僭,常祀则渎。惟吾孔子之圣,生民未有,自天子达于庶人,均之有师道焉。称曰至圣先师孔子,而配享者从祀者礼称先贤先儒,礼有隆杀,祀通天下,盖万世不能易也。”——《頖宫礼乐疏•释奠诂》
2、历代对孔子地位的推崇与祭孔礼仪的传承
汉高祖十二年(西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从淮南返回京城经过曲阜时,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此作为君王祭孔的开端,并非后世意义上的释奠礼。刘邦还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嗣君”,这是孔氏后裔首次领有国家册封的官方身份。但是汉高祖并没有给孔腾分封食邑,爵位亦不可世袭。
汉元帝永光元年(西元前43年),孔子十三代孙孔霸因为曾经作为“帝师”的缘故,赐爵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并“以所食邑八百户祀孔子” 。这是历史上孔氏后人首次拥有封户,并且以其食邑所得作为祭祀孔子的经费。于是孔霸“还长子孔福名数于鲁,奉夫子祀” ,并且父终子继,世代相承。
汉平帝元始元年(西元1年),加封孔子十六代孙孔莽为列侯,封“褒成侯”,食邑两千户。同年,又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首次获得追谥封号。
《正义》引《括地志》云:“汉封夫子十二代孙忠为褒成侯;生光,为丞相,封侯;平帝封孔霸孙莽二千户为褒成侯;后汉封十七代孙志为褒成侯;魏封二十二代孙羡为崇圣侯; 晋封二十三代孙震为奉圣亭侯;后魏封二十七代孙为崇圣大夫;孝文帝又封三十一代孙珍为崇圣侯,高齐改封珍为恭圣侯,周武帝改封邹国公;隋文帝仍旧封邹国公,炀帝改为绍圣侯;皇唐给复二千户,封孔子裔孙孔德伦为褒圣侯也。”
自汉至清末的一千六百多年中,又有数位帝王对孔子进行追封,其封号益加尊贵。

时 间 封 号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西元492年) 文圣尼父
隋文帝开皇元年(西元581年) 先师尼父
唐太宗贞观二年(西元628年) 先圣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西元637年) 宣父
唐高宗干封元年(西元666年) 太师
武则天天授元年(西元690年) 隆道公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 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 玄圣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西元1012年) 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二年(西元1307年)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八年(西元1529年) 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西元1645年)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孔子历代封号一览表
东汉建武五年(西元29年),光武帝征董宪还朝时过鲁,派遣大司空宋弘到阙里祭祀孔子,开启了帝王遣官祭祀孔子的先例。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国祀释奠礼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于是各政权分别于京城建孔庙,至隋朝庙学合一,孔庙乃随州县学府遍布各地。唐玄宗修订《唐六典》后,释奠礼作为国家大型礼仪活动正式列入国典,可以说,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家大祀的礼仪大典释奠礼,是从唐代才真正开始的。而从唐到宋,从宋到元明清,一直都在变化发展。除清代释奠仪轨、冠服大有变革外,释奠礼仪传承大多没有改变,并且在明朝末年结合历朝历代仪轨而演变成集大成礼仪模式。虽然释奠礼仪程根据历代对孔子的尊号而有所改变,从六佾八佾,到舞乐安排,到拜礼占位的细节历朝历代,尤其是明代反复改变,但是,迎神奠帛,三献读祝,饮福望瘗的基本构架却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
3、文庙与释奠礼的关系
文庙是祭祀孔子及儒家历代圣贤的庙宇,又称“孔庙”、“孔子庙”、“夫子庙”、“宣圣庙”等。最早的孔庙建立于孔子去世以后的第二年,即西元前478年。鲁哀公下令在孔子生前在阙里的故所居堂改立为庙,并且“岁时奉祀”,开启了祭祀孔子的开端。“鲁哀公十七年建庙,春秋以猪羊祀孔子。” 清代的孔氏后人孔继汾在《阙里文献考》中记载道,“先圣之没世,弟子葬于鲁城北泗上。即葬,后世子孙所居之堂为庙,世世祀之。然莹不过百亩,封不过三版,祠宇不过三间,历代嗣加恢扩,日就宏丽至我。” 《史记•孔子世家》载,“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馀年不绝。” 根据以上记载,最初的孔庙是在孔子居所旧址上建造,并且只有三间的规模,属于“家庙”、“祠堂”一类,与后世的孔庙性质上有很大差异。而当时对于孔子的祭祀,仅止于孔氏后代、儒家门生及鲁国人对于孔子的个人祭祀,还远未发展为后世作为国典的“释奠”。
汉高祖十二年(西元前195年),汉高祖皇帝刘邦“过鲁,以太牢祠焉” ,开启了帝王祭祀孔子的先河。自此以后,“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儒家所提倡的人伦孝悌,道德教化为两汉引为治化之本,朝廷尊儒崇礼,孔子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国家文化圣人,而孔庙也逐渐由“私庙”转换为“官庙”的性质。不过,两汉时期对于孔子的祭祀仍未出于孔子的故里阙里(今山东曲阜),未在别处另建孔庙用于祭祀。
东晋太元十年 (西元385年),孝武帝在建康设国子学,并以“左学右庙”的形制在国子学之西建造用于祭祀孔子的夫子堂,“画夫子及其十弟子像”。太元十一年(西元386年),孝武帝又于“故丹阳郡城前隔路东南”建宣尼庙,并“诏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 ,以奉祀孔子。自东晋以后,在京城建造文庙的风气逐渐形成,其时南北政权分治的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孔庙像阙里之外的拓展。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西元489年),在国子学内建置文庙。
北齐天宝元年(西元550年),文宣帝下令“郡学于坊内立孔颜庙” 。
唐武德二年(西元619年),唐高祖“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 ,仍然延续汉代周公、孔子并祀的传统。武德七年,高祖行释奠礼时又以周公为先圣,以孔子配享。
唐贞观二年(西元628年),房玄龄建议将周公、孔子分开祭祀,国子学中应只祭祀孔子。唐太宗采纳了房玄龄的建议,以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
唐贞观四年,太宗下诏令州、县学皆立孔庙 ,由此“依学立庙”在各地得到普遍推广,形成了“由学尊庙,因庙表学”的庙学制格局。
唐永徽年间,“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颜回、左丘明以降皆从祀。”
唐显庆二年(西元657年), 太尉长孙无忌、礼部尚书许敬宗等奏议,释奠礼仍当祭祀孔子,而周公应配享成王,高宗从其说 。从此以孔子为先圣成为定局,再无变化,释奠礼也由此成为祭祀孔子及儒门先贤的专享礼仪。
唐玄宗时,修《唐六典》。其中明列四种国家祭祀:“凡祭祀之名有四:一曰祀天神,二曰祭地祗,三曰享人鬼,四曰释奠于先圣先师。” 至此,文庙释奠制度开始定型,成为国家祀典之一。
4、文庙的配享制度与释奠礼分献仪
东汉永平二年,汉明帝下令“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 ,并明定周公、孔子并为“先圣”。永平十五年(西元72年),汉明帝至鲁,亲自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首开祭孔时弟子从祀配享的先例。
前文提到,释奠礼祭祀先圣先师,源自于《礼记•文王世子》。然而自周至唐,对于先圣、先师的规定,又几经变化。周制释奠礼,以虞舜、夏禹、商汤、文王为先圣,当时有德者为先师;汉代则以周公、孔子并为先圣;晋宋梁陈及隋大业年间,又以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至唐武德七年,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贞观二年,将周公、孔子分开祭祀,又复位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唐永徽中有所反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但此制度施行不久,唐显庆二年又恢复以孔子为先圣,颜渊配享,奠定了自此以后孔子在国学祭祀中的独尊地位。
唐初州县之学多仿魏晋故事祭四次,主祭者多由学官自己充任。贞观二十一年(西元647年),唐太宗规定,释奠于春、秋仲月举行。释奠仪式的规格,国学释奠,国子祭酒为初献,祝词称“皇帝谨遣”,司业为亚献,国子博士为终献。州学,以刺史为初献,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县令为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及县尉等为终献 。这一规定提高了释奠的规格,为后世沿用。如果是皇太子亲自释奠,则皇太子自为初献,国子祭酒为亚献,司业终献。
唐睿宗太极元年(西元712年),释奠以曾参配,是为曾子列入配享之始。
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1084年),孟子开始进入配享行列。
宋度宗咸淳三年(西元1267 年),子思开始进入配享行列。
除四配以外,文庙陪祀还有十哲。
在《论语•先进》中,孔子曾经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评定他的学生的优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这十人被公认为孔子的好学生。开元八年(西元720年),唐玄宗诏令国学祭祀孔子时,以这十人为“十哲”配享。因为颜回已经名列配享之内,宋度宗咸淳三年(西元1267年)增补颛孙师(字子张)进入陪祀十哲之内,直至明代。
在文庙中从祀,但级别又低于四配、十哲的,称为“先贤”、“先儒”。先贤主要是指孔门弟子。先儒是指在历史上对儒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唐开元八年(西元720年),以十哲配祀,其它弟子从祀。贞观二十一年,太宗下诏,每年太学祭祀时,将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等人陪祀。南宋理宗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从祀。历代从祀人员逐步增加,但他们并没有资格进入大成殿(先师庙)内受祀,而是列于文庙的东庑西庑。故而在释奠礼时称其等为东(西)庑贤儒。
释奠礼祭祀时,四配位和正位孔子一起,由主献官进行进献跪拜,而十哲、东西庑则由四位分献官进行。这也是儒家礼的一种体现。


二、明代释奠礼仪节流变
1、明代释奠礼的基本程序
释奠礼作为一种祭祀礼仪,其过程大致与其它祭祀人鬼的礼仪相同。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释奠礼的大体人员及流程,以为之后明代释奠礼流变的阐述铺垫基础。(此简述以明末《頖宫礼乐疏》中释奠礼仪程为主,明末礼仪盖集有明礼仪之大成,简便易懂、特色鲜明,故而选之。)
参礼人员上分为献官,执事,乐生,舞生等人。献官为七人,即三名主献官,四名分献官。三名主献官主要负责对应给正位先师孔子神位、四配位上香、献帛、献爵等工作;四名分献官主要分别负责给十哲两庑上香、献帛、献爵等工作。同时也会有很多官员参与陪祭。献官名额有限,没有资格成为献官而又要参与进来,则成为陪祭官,即陪同献官跪拜但并不到各个神位前进行进献行礼。名额也大多没有定数。
执事上分为赞、奉帛爵者、司尊、司洗等人,有时还会添加诸如纠仪官等检点行礼仪容之人。
赞分为通赞(鸣赞)、传赞、引赞(赞引)等。通赞是在丹墀上发号施令的人,是执事长,负责整体行礼的进程,由太常寺官员负责。传赞是在丹墀下传达通赞命令的人,古代没有现代的扩音设备,所以发布命令全部要靠嗓子喊出来,传赞的职责就是将通赞的命令准确的传达给行礼的各个人。引赞则是分别一一对应献官行礼的人,由引赞引导献官分别出列,然后按仪程引导献官到各自负责的神位前进行进献行礼。一般是对应神位设置,即只有五名赞引,分别对应正位四配位、东哲位、西哲位、东庑位、西庑位。负责引导的赞引同样责任重大,统一由鸿胪寺官员负责。
“国学先师释奠,钦遣重臣行礼,是为献官。监属四员分献,御史监礼,祠部监宰,鸿胪引班,太常赞礼。其牲醴祭品,皆出太常。”——《頖宫礼乐疏•释奠仪》
奉帛爵者是负责捧帛爵到神位前,在献官献帛爵的时候,在一旁递与。
司尊者侍立于酒尊所,负责将酒从酒尊中取出舀于酒爵中。
司洗者侍立于盥洗所,负责倒水服侍路过的献官盥洗,并递上巾。
乐生就是负责演奏八音大成乐的乐工,舞生是负责跳佾舞的学生。由太学生担任,各州县则由各地的府学、县学的学生担任。
行礼的仪程大致分为祭祀前与祭祀当日两大部分。祭祀前的诸如祭品制作、乐舞排练等等时至今日仍然延行,而祭祀前对参礼人员要求的斋戒,祭祀那一天皇帝还要传制降香,表示所有参加释奠礼的官员是代表皇命,之后还要有省馔(牲),就是检查三牲的屠宰烹饪以及各个祭品的陈列摆放等等,由主献官进行巡查。
正祭日的行礼是重中之重,国家释奠礼的日期放在春秋两季的仲月上丁日。就是二月和八月的第一个丁日。古代火代表礼乐文明,丙是火之初,丁是火之盛,故而使用丁日进行对孔子的祭祀。地方上各州则使用第二个丁日,成为中丁日;下面的县则使用第三个丁日,是为下丁日。正祭日的时间明初为丑前五刻,明后期大多用天刚亮未亮之际(质明)。
“祭必用丁,盖丙丁属火,文明之象,而丁其明之盛,丙其明之初,故祠令用丁不用丙。至日质明行事,亦取阴阳之交,神属阴,神就人,阴交阳也,故求之阴阳之介。”——《頖宫礼乐疏•祭时诂》
流程大致分为排班、迎神、奠币(帛)、初献、亚献、终献、饮福受胙、撤馔、送神、望瘗等步骤。
排班就是仪式开始时的站位。通赞上丹墀发出总号令,三通鼓之后乐舞生在丹墀上,各执事、献官、陪祭官在丹墀下各司其所。
迎神,通过奏乐的方式来使天上神灵感受,并下降人世。音乐奏一半时,献官、陪祭官要跪拜行礼,表示迎接。
“九德之歌,九韶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周礼•春官•大宗伯》
“迎神之后,献官陪祭者凝立以待乐奏过半,然后下拜,庶几得之。”——《頖宫礼乐疏•迎神乐诂》
奠帛,献官将白帛奠献放入神位前篚中是谓奠帛礼。古代将绢帛看做财富及文教的代表,上古之时祭祀中便用帛来进献。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周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有币余之赋,以祀五帝。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礼神亦有奠币,所以将其诚敬也。”——《頖宫礼乐疏•奠帛诂》
三献,献官将酒爵奠献于神位前是谓献爵礼,因为要献三次故而称三献。此为祭祀之重点。其中要在初献向正位献爵之后进行读祝。
“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注曰:“祭社稷五祀三献,其神稍尊,故有文饰。”——《礼记•礼器》
“礼器云: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郊特牲云: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熟。郑氏谓一献祭群小祀,三献祭社稷五祀,五献祭四望山川,七献祭先公也。”——《頖宫礼乐疏•三献诂》
分献,奠帛与献爵礼都是要有分献礼的。在主献官向先师正位、四配位进献帛爵之时,四位分献官同时要分别向东哲、西哲、东庑、西庑各神位分别进献帛爵。
饮福受胙,主献官入殿内,饮神位前的酒以及吃一些祭品。这是一种神人交流的体现。
“古者祭必迎尸,尸酢,主人受之嘏。饮福者,古相酢之礼也。礼运曰:修其祝嘏。正义谓:祝以主人辞飨神嘏,谓祝以尸之辞致福而嘏,主人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洪武六年,命别用一牲先割胙置酒尊左右,赐胙用之,遂为常仪。盖今之胙,古之酢。今之肉,古之黍。今之终献饮福,古之馈食亚终三酢,相去远矣。至于摄祭,亦皆饮福受胙。”——《頖宫礼乐疏•饮福受胙诂》
撤馔,执事进大成殿内将笾豆挪动,以示将馔撤下。
送神,与迎神同,奏乐送神,乐半跪拜行礼。
望瘗(燎),最后要将献祭的祝文和帛在瘗所(焚帛炉)进行焚化,表示以达天听。
明代释奠礼的基本程序总体上还是要比唐宋礼简便易行。明代释奠礼,其影响广被华夏大地,成为了包括朝鲜、越南等地释奠礼的范本。
2、释奠礼实践承明的原因
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祭祀孔子成为了众多国家公祭大典之一。然而采取何种祭祀仪式,抑或如何重新设计仪式成为了摆在我们现在恢复祭孔礼仪人面前的大事。
之前我国的祭孔礼仪大多采用清代流程。诚然我们存留的古典文献,以清代最多,而且祭器、乐器、服装,乃至舞蹈都还有所保留。这无疑是既有历史根据,而又讨便宜的事情。然而问题就在于,清代的礼仪是否是符合中国华夏传统礼仪规范的。
清代的衣冠、礼仪具有其独特性,体现了少数民族部族特色,而并非中原儒家礼仪。其礼仪基本程序,如迎神、三献、饮福、送神等与唐至明时祭祀流程颇为相似,然而其所用衣冠、跪拜等基本礼仪却并不符合泱泱华夏的要求。比如,儒家衣冠文明对于“交领右衽”的要求,以及因“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而不愿剃发的持守。即便就行礼本身来讲,清代礼仪所用并非传统儒家的拜礼,而是“三跪九叩”礼。
传统拜礼的一拜,包括跪、俯伏、兴、平身等步骤。其中每一次“叩”(即俯伏)之前都应有一次“跪”:
“拜起: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再一揖,即俯伏,以两手齐按地。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顿首至地即起。先起右足,以双手齐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后拜。其仪度以详缓为敬,不可急迫。”——明•屠义英《童子礼》
而清代的“三跪九叩”是明显的“一坐再至”礼。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 孔颖达疏曰:“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于地,而首再至于地。”——《礼记•王制》
礼记中所定“一坐再至”是对八十岁的老人以及盲人的特殊照顾。也就是所谓的“连叩”。而“三跪九叩”即如此,属于一跪三至。不仅仅如此,清礼中的很多细节也和之前儒家礼仪大多相悖。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与韩国、日本等国的交往,尤其在和韩国成均馆的交流之中,逐步接受了代表儒家传统衣冠礼仪的明代“汉官威仪”。韩国成均馆的释奠礼至今仍保留着根据《明集礼》传统所损益的祭孔礼仪,其衣冠、礼仪法度堪称典范,并列为韩国无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为什么要承明制而不是更之前的唐制或宋制呢?因为由于千百年来礼学家的研究和损益,明代释奠礼是在唐宋两代释奠礼的损益发展之下,最符合儒家传统礼乐精神的礼仪。其中对于跪拜的损益可见一斑:
“唐宋释奠礼再拜,则太简。然唐制再拜者九,宋制再拜者二十六,则又太烦。至送神又皆不拜,繁简盖胥失之。今制前后皆四拜,饮福再拜,可谓得礼之中。”——《頖宫礼乐疏•拜仪诂》
3、明代初年的释奠礼流变
然而即便选用明代礼仪作为释奠礼实践的最优选择,仍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终明一朝,释奠礼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明代前期,中期,晚期都有很大的不同。
西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第二年正月,便“遣国子祭酒孙克坚祀先师于阙里”,开启了有明一代释奠、祀孔仪式的先河。
“洪武元年二月,诏以太牢祀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临行谕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成均,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又定制,每岁仲春、秋上丁,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初献,翰林学士亚献,国子祭酒终献。先期,皇帝斋戒。献官、陪祀、执事官皆散斋二日,致斋一日。前祀一日,皇帝服皮弁服,御奉天殿降香。至日,献官行礼。”——《明史•卷五十•志第二十六》
此时,明太祖意识到,修订一部国家级礼书的重要性。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八月,明太祖以“国家创业之初,礼制未备”为由,敕中书省传令全国各地举荐“素志高洁、博通古今、练达时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至京,参考古今制度以定一代之典”。到洪武三年(1370)九月,礼书修成,明太祖赐名曰《大明集礼》。
《大明集礼•卷十六》中,详细记载了当时释奠礼的流程。释奠“仪注”分为“时日、斋戒、降香、陈设、省馔、正祭、迎神、奠币、进爼、初献、亚献终献、分献、饮福受胙、彻豆、送神、望瘗”等数多环节。其中“正祭”之前为祭祀前日仪节,“正祭”后为祭祀当日仪节。
《大明集礼•释奠礼》
降香遣官释奠孔子庙学仪注
时日 以春秋二仲上丁日行事
斋戒 皇帝斋戒(阙)三献官并各执事官俱散斋二日致斋一日(省官为初献,翰林院官为亚献,国子祭酒为终献,学官为分献)。
降香 前祀一日清晨,有司立仗,百官具公服侍班。皇帝服皮弁服升奉天殿,奉香授三献官,捧由中陛,降中道,出至午门外,置龙亭内。仪仗鼓吹导引至庙学。
陈设 前释奠一日,有司陈设如图仪。
省馔 前释奠一日,三献官法服并执事官集于初献斋所。执事者陈礼馔于庙门之东南,南向。赞引引三献官就省馔位点馔讫,次引至省牲位。执事者牵牲,省讫,诣神厨,视鼎镬,视祭器涤溉,视牲充腯。遂杀牲,执事者以盘取毛血置于馔所。遂烹牲。有司扫除殿之内外讫,还斋所。
正祭 释奠日丑前五刻,执事者入实尊罍笾豆簠簋牲爼列币篚于酒尊所。赞引引献官及应祀官各法服入就位,次引监礼监祭官升殿,点阅陈设,纠察不如仪者。乐正率工人各入就位。余官各服祭服。次引三献分献官入就殿下席位,北向立。赞礼稍前,唱:“有司谨具,请行事。”
迎神 赞礼唱:“迎神”。乐正举麾,奏(阙)之曲。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献官及在位者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乐止)。
奠币 赞礼唱:“奠币”。赞引引献官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出笏,诣文宣王神位前。乐奏(阙)之曲。赞礼唱:“跪”。献官北向跪,搢笏,三上香。执事者捧币,东向跪,授献官。献官受币。赞礼唱:“奠币”。献官兴,奠币于神位前。赞引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次诣兖国复圣公、郕国宗圣公、沂国述圣公、邹国亚圣公四配神位前,以次逐位上香,奠币,皆如正位前之仪。奠讫(乐止),复位。
进爼 赞礼唱:“进爼”。执事者举爼,升自东阶。乐奏(阙)之曲。赞引引献官至文宣王神位前,搢笏,以爼进于神位前(以下四配进爼皆同),出笏,复位。
初献 赞礼唱:“行初献礼”。赞引引献官诣爵洗位,搢笏,涤爵,拭爵,以爵授执事者(以下四位爵其涤拭皆同)。次引诣酒尊所。司尊者举幂,执爵者以爵进,酌牺尊之泛齐,以爵授执事者(以下四位进爵酌酒皆同),出笏。赞礼唱:“诣文宣王神位前”。乐奏(阙)之曲。献官至神位前,跪,搢笏,三上香,三祭酒,奠爵,出笏(乐止)。赞礼唱:“读祝”。读祝官持版进于神座之右,北向跪,读祝文讫(乐作)。赞礼唱:“俯伏兴平身”稍后,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乐止)。次引至四配神位前,上香祭酒读祝并如上仪。
亚献终献行礼并如初献之仪(惟不读祝)。
分献 赞礼俟行终献时,唱:“分献官行礼”。赞引引分献官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出笏,次诣爵洗位,搢笏。执爵者以爵进。受爵,涤爵,拭爵,以爵授执爵者,出笏。赞引各引分献官诣殿上十哲并两庑从祀先贤神位前。分献官跪,搢笏,奠币,三上香,三祭酒,奠爵,出笏,俯伏兴平身,稍后,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复位。
饮福受胙 赞礼唱:“饮福受胙”。赞引引初献官诣饮福位,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稍前,跪,搢笏。奉爵者进爵。献官受爵,祭酒,饮福酒,以爵置于坫。奉爼者进爼。献官受爼,以爼授执事者,出笏,俯伏兴平身,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彻豆 赞礼唱:“彻豆”。乐奏(阙)之曲。掌祭官彻豆。赞礼唱:“赐胙”,传赞唱:“已饮福受胙者不拜”。亚献官以下皆再拜,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乐止)。
送神 赞礼唱:“送神”,乐奏(阙)之曲。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献官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赞礼唱:“祝人取祝,币人取币,诣望瘗位”。读祝官取祝,捧币者捧币,诣望瘗位。
望瘗 赞礼唱:“望瘗”。赞引引三献官诣望瘗位。赞礼唱:“可瘗”。东西面各二人以炬燎火,俟半燎,实土半坎。赞礼唱:“礼毕”。献官以下各引以次出。

([明]徐一夑等.《大明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卷十六.页26-页29.笔者整理)
明集礼所用的释奠礼仪轨,完全传承于唐宋时期的释奠礼仪轨。正祭时,先进行排班,之后迎神、奠币(帛)后进俎,在此之后才是三献行礼。这是明初释奠礼的一大特色,终观有明一代,进俎之礼只有在明集礼的记载才是在正祭日行礼时进行的,而这一特色也随着明代礼法的逐步改变而进行了较大的变化。
明初所制定的祭祀礼仪,之所以会很快的订立,其根本原因在于订立的人员主要沿用了唐宋时期的礼法,几乎未加改变的沿用所致。很快,这种沿用旧有礼法的行为受到了当时一些儒臣的非议。其中以洪武七年九月所奏之言,对后世改变最大。
洪武七年九月乙丑,礼部太常司奏:“祭祀拜礼考之《礼记》:一献三献五献七献之文皆不载拜礼。唐宋郊祀、每节行礼皆再拜,然亚献、终献天子不行礼,而使臣下行之。今议大祀、中祀自迎神至饮福送神,宜各行再拜礼。”上命节为十二拜,始迎神四拜至饮福受胙复四拜,又至送神四拜而毕,着为定仪。
之前所提到的明末人李之藻所言,也是对于明集礼完全机械沿用唐宋跪拜制度的一种非议。
唐宋时虽然用的是再拜,然而跪拜的次数较多,所以总体上礼法还是较繁重的。明初的礼法采用了唐宋时的再拜仪,而又没有采用唐宋时较多的跪拜次数,因此未免太过简单而显得不够尊重。
于是,便催生了明代释奠礼的第一次改制,即由中古的唐宋礼制逐渐向古典社会末期的明代礼制相转移。这就是《大明会典》中所记载的《释奠礼》:


《大明会典•卷九十一•群祀一•先师孔子》
洪武二十六年释奠仪
正祭。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分献官陪祀官各就位。赞引引献官至盥洗所。献官诣盥洗位、搢笏、出笏。引至拜位。献官就位。
典仪唱迎神。奏乐。乐止。献官四拜。【通赞陪祭官同】
典仪唱行初献礼。奏乐。执事官捧帛爵诣各神位前。赞引导遣官诣大成至圣文宣王神位前。献官搢笏。参献帛。执事以帛进、奠讫。执事以爵进。赞引献官献爵、出笏。献官诣读祝位。乐暂止。跪。【传赞众官皆跪】赞唱读祝。读祝官取祝跪于献官左、读讫。献官俯伏、兴、平身。献官诣兖国复圣公神位前。搢笏。献爵。出笏。诣郕国宗圣公神位前、沂国述圣公神位前、邹国亚圣公神位前。【仪并同前】献官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执事以爵献于神位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仪同亚献】乐止。
典仪唱饮福受胙。赞诣饮福位、跪搢笏。执事以爵进赞饮福酒。执事以胙进。赞受胙。出笏。俯伏、兴、平身。复位。赞两拜。【传赞陪祀官同】
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各诣神位前彻馔乐止。
典仪唱送神。奏乐。赞引献官四拜。【传赞陪祀官同】
典仪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痤位。典仪唱望瘗。奏乐。赞引献官诣望瘗位。乐止。献官礼毕。
分献官仪注。【分献以翰林院修撰等官二员、国子监博士等官二员】
典仪唱分献官陪祭官各就位。各至拜位。候读祝讫。唱分献官行礼。赞引献官诣盥洗所。献官搢笏。赞出笏。赞升坛。献官诣神位前。献官搢笏。执事以帛进于分献官、奠讫。执事以爵、进于分献官、献讫。献官出笏。献官复位。【亚献终献同】至典仪唱望瘗、各诣瘗位。
([明]申时行等修.[明]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卷九十一.《续修四库全书》.七九〇•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页609.笔者整理)

自此,正祭日所行的仪节由原来的“排班,迎神,奠币(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分献(与终献礼同时),饮福受胙,撤馔(豆),送神,望瘗”,改为“排班,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分献(分别对应与初、亚、终三献同时,做三次),饮福受胙,撤馔(豆),送神,望瘗”。此种释奠的仪程,成为了之后的典范。此次改动——
第一,将奠帛礼和初献礼合并,在第一次献爵时,先奠献帛(币)后才献爵。节省了行礼时间。
第二,在正祭日去掉繁琐的进俎礼,祭器、祭品的摆放都在前日进行完毕,这样也节省了当日的行礼时间。
第三,改明集礼释奠礼总八拜为总十二拜,迎神送神各四拜,强调了释奠的尊贵性。
此次改动,以简化行礼时间而增加尊崇的拜数,“仪简礼隆”成为了有明一代修订释奠礼等祭祀礼仪的标准。
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南京的新太学建成,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前往释奠,“又诏天下通祀孔子,并颁释奠仪注。凡府州县学,笾豆以八,器物牲牢,皆杀于国学。三献礼同,十哲两庑一献。” 南京文庙成为国家释奠礼的所在地,释奠礼也随着诏命的颁布,通行全国。而真正全国性的实施要一直到了洪武二十六年,释奠礼的“大成乐器”正式颁发给了天下府学,全国性每年两次的释奠礼活动才正式开始。“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戊辰,命以大成乐器颁给天下府学。先是上以天下通祀孔子而乐器未备,命礼部、工部集工人制之,至是乐成,以给各府儒学,俾州县皆如式制之。”
明会典为明孝宗弘治时期,为了将之前的散见于简册卷牍之间的典制进行整理汇总,并刊行天下。使百司得以查阅,民间得以悉知。故而于弘治十年(西元1497年)责成儒臣分馆编辑,弘治十五年(西元1502年)书成,共180卷。明武宗正德时期又重新校订刊行(万历时又有增补),成为当时国典。上面所载之《群祀一•先师孔子》数列自洪武至正德各次改动。
4,明代中叶的两次改制
弘治一朝,出现了较为著名的释奠礼弘治改制。其对释奠礼仪节并不太大改动,而对释奠礼及孔子的地位大为褒崇。
“(成化)十二年,从祭酒周洪谟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 (《明史•志第二十六》)
“成化十三年闰二月丁丑,释奠初用八佾,笾豆各十二。(《春明梦余录》)
谨案:时祭酒周洪谟奏请加孔子封号,服冕十二旒,衣十二章。十笾十豆,各增为十二。六佾之舞,增为八佾之舞。命礼官议,尚书邹干言:“洪武中新建南京太学,止用神主,不设塑像。今北监所有塑像,皆因元旧,而笾豆、佾舞之数,则祖宗斟酌,已有定式,俱当仍旧。”九月,洪谟又言,从之。”——《钦定国子监志》
国子监祭酒周洪谟的奏疏,使得成化年间的改制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并成为定则。具体改变如下:
第一,“加孔子封号,服冕十二旒,衣十二章。”孔子此时的封号,应该还是元武宗时期的“大成至圣文宣王”,然而孔子塑像“服冕十二旒,衣十二章”;
第二,“十笾十豆,各增为十二。”此笾豆数目,已经完全与南郊、太庙正位相同,成为了祭祀人鬼最为隆重的祭器数目。此举更表明了祭祀孔子与祭祀天地、太庙同,孔子地位已和天地比肩。
第三,“六佾之舞,增为八佾之舞。”八佾之舞,天子之用。论语尚有“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之句。八佾之舞用于祭祀孔子更说明了此次改制,已将孔子之位推于与君位等同的地位。
明代早期的文庙正位,自元代起便是塑像与牌位并存或只存其一的混乱局面。而明太祖时期,曾经提议各地文庙神位只设牌位而不设塑像。洪熙年间,已经有地方儒生上奏各地牌位、塑像相当混乱的问题,而当时朝廷却并未能扭转这一情况。
“洪熙元年七月乙亥,山东德平县儒学训导年富言:‘天下儒学文庙以崇祀先圣先贤,近年以来十哲及两庑从祀先贤,或置木牌、或为塑像、或封爵差讹、或位次失序,甚者阙而不置,皆有司因循所致,乞依洪武中定例,重加考校,刊布内外,永为定规。’上曰:‘朝廷崇儒重道为紧要事,而有司不得人如此。’命礼部即考正,颁示天下。”
明成化皇帝干脆就允许了这种树立塑像的行为。成化改制的几项要求在明中叶成为准则,由于第一条规定,使得民间为孔子立像之风日盛,不亚于佛寺道观,且多为地方政府行为。甚至于成化十七年,国子监丞祝澜上疏请求北京等地文庙改塑像为木主,竟然遭到了贬官 。
成化礼法改制,时间并未施行长久,便遭到另外一次重大的改制。这次改制全部推翻了成化改制的内容,将释奠礼大为降杀。这就是著名的嘉靖改制。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佑杬次子,因武宗死后无嗣,于正德十六年(西元1521年)四月继承大统。因其认为自己乃为“继统”而非以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群臣所称之“继嗣”,因而与群臣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最终在嘉靖三年,以嘉靖皇帝完全推行了礼仪改制,并巩固了自身统治的全胜姿态而告终。此即为明中叶闻名之“大礼议事件”。
大礼议事件贯穿于整个嘉靖朝前期,并同样影响到了释奠礼。大学士张璁于嘉靖九年(西元1530年)十月上疏曰:
“……先圣先师祀典尚有当更正者。叔梁纥乃孔子之父;颜路、曾皙、孔鲤乃颜、曾、子思之父,三子配享庙庭,纥及诸父从祀两庑,原圣贤之心岂安于是?所当亟正。臣请于大成殿后,另立一堂祀叔梁纥而以颜路、曾皙、孔鲤配之。”
文庙从祀,尚来有规矩可循。而儒家之孝道、等级观念即为此规矩之“习惯法”。颜回、曾参、孔伋列于配位,庙堂之上;而他们父亲的位置却是从祀两庑,在大成殿之外了。更是此时释奠礼仪轨乃按武宗时会典制度,哲位、庑位只有一献,且在正位、配位三献之后方行。倘若以德行、功绩来算,孔子及其四配自是要高,此等排序亦无不可;然而张璁此时深谙世宗心态,亦借大礼议之事发挥,言“子虽齐圣,不先父食” 此等口号,公然要求文庙大改制。
世宗则深以为然,甚至又借题发挥。世宗裁决道:
“朕惟孔子享于堂而使亲附食于两庑,神灵诚有大不悦者,岂为安乎?夫尊亲如是,其尊天又可知也。所有十二笾豆,牲用熟,此逼拟大祀。理决无疑者。当更正以尊天也。”
之后,礼部会诸臣定下结论:
“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孔子为至。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其意已备。今宜于孔子神位题至圣先师孔子,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改大成殿为先师庙,大成门为庙门。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皆称先贤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称先儒某子,不复称公侯伯。遵圣祖首定南京国子监规制,制木为神主。仍拟大小尺寸,着为定式。其塑像即令屏撤。春秋祭祀,遵国初旧制,十笾十豆。天下各学,八笾八豆。乐舞止六佾。凡学别立一祠,中叔梁纥,题启圣化孔氏神位,以颜无繇、曾点、孔鲤、孟孙氏配,俱称先贤某氏,至从祀之贤,不可不考其得失。申党即申枨,厘去其一。公伯寮、秦冉、颜何、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吴澄罢祀。林放、蘧瑗、卢植、郑众、郑玄、服虔、范宁各祀于其乡。后苍、王通、欧阳修、胡瑗宜增入。”
此次改制,主要变动如下:
第一,孔子不称文宣王,只称先师。
第二,毁塑像,用木主,去章服,祭器降杀。
第三,四配、十哲、两庑诸陪祀削爵称,进退陪祀诸儒。
第四,“大成殿”改名“先师庙”,北京等文庙内设“启圣祠”。
后来担任国子监祭酒的郭鎜(?-1558)将嘉靖时期的释奠仪节全文记录于其编修之《皇明太学志》中,使得我们能从文献中看到当时祭祀仪轨原貌。
《皇明太学志•释奠仪》(引于[清]《钦定国子监志》)
前期三日,不饮酒,不茹荤,不吊丧,不问病,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散斋二日,沐浴更衣,宿于别室。至斋一日,宿于祭所。正献官、分献官旧皆宿于持敬门内致斋所,监礼等官宿于退省号。及是,正献宿于东厢之后厅,分献宿于厢后之东、西房,监礼御史宿于典籍厅,陪祀各衙门堂官宿于明道堂。先,祭日五鼓,正献官承制陛辞,辅臣则司业候迎,吏、礼部尚书则监丞候迎,俱于左顺门。及至监,祭酒率属官候迎于持敬门外。礼生导引至斋所,候签祝版、省牲毕,诣彝伦堂演礼,退食于后堂。毕,乃各诣斋宿所。传制前一日,陈设如常仪。次日,各官具朝服于丹墀,北面立。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钟声止,执事官行一拜叩头礼讫,仪制司跪奏:“请升殿。”乐作,升殿。乐止,卷帘。鸣鞭讫,唱:“排班!”班齐,百官一拜叩头毕,分东、西立。引礼引献官诣拜位,赞:“四拜。平身。”传制官诣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由东门靠东出,至丹阶,东、西向立。称:“有制。”唱:“跪!”宣制曰:“某年月日,祭至圣先师孔子,命卿行礼!”赞:“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礼毕。遣官前一日,沐浴更衣,处于斋宫,次日还宫。永乐以前,遣国子监祭酒;宣德、正统时,间遣翰林院官。及是,遗辅臣及吏、礼部尚书。十哲分献,翰林院官二员;两庑分献,国子监官二员;提调,太常司堂官一员,礼部祠祭司官一员;监礼,监察御史二员;引班,鸿胪寺官二员;赞礼并乐舞执事,太常寺官生一百二十员名。前期一日,太常寺官设香案一、烛二于宰牲所,献官、分献官、监礼官同诣牲所。赞唱:“省牲”毕,疱人宰牲。正日三更,导引官引献官并两哲、庑分献官由庙左门入。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者各司其事!”次唱:“陪祭官各就位!”次唱:“分献官各就其位!”次唱:“献官就位!”赞引引献官至拜位,典仪唱:“瘗毛血!”执事者以毛血瘗于坎,遂启牲匣盖。典仪唱:“迎神!”奏乐。典仪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献官、陪祭官各四拜讫,乐止。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执事者各捧帛执爵,诣各神位前。赞引引献官唱:“升坛!”由露台东级上,至庙左门入,奏乐。赞引唱:“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奏乐。赞引导引官至神位前,赞引唱:“跪!搢笏!”捧帛者转身西向,跪进帛于献官右,献官接帛。赞唱:“奠帛!”献官进奠帛于神位前案上。执爵者转身西向,跪进爵于献官右,献官接爵。赞唱:“献爵!”献官献爵于神位前案上,退。赞唱:“出笏!”献官跪出笏。赞唱:“诣读祝位!”赞引引献官至读祝位,读祝官跪取祝文,退立于献官之左。赞唱:“跪!”献官、读祝官皆跪。典仪唱:“众官皆跪!”陪祭官俱跪。乐止,赞引唱:“读祝!”读祝官读讫,仍将祝文跪置于香案上。退,西朝立,奏乐。赞引于典仪同唱:“俯伏!兴。平身!”赞引唱:“诣复圣颜子神位前!”导献官至神位前。赞唱:“跪!搢笏!”捧帛者跪进帛于献官右,献官接帛。赞唱:“奠帛!”献官奠帛于神位前案上。执爵者跪进爵于献官右,献官接讫。赞唱:“献爵!”献官献爵于神位前。赞唱:“出笏!”献官跪出笏。次诣宗圣曾子神位前,次诣述圣子思子神位前,次诣亚圣孟子神位前,仪均同前。此时分献官于十哲、两庑一同行礼讫。赞引唱:“复位!”导献官至原拜位立,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仪同初献。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仪同亚献。乐止,捧福酒者捧酒,捧福胙者捧胙,各立于神位前案之东。典仪唱:“饮福!受胙!”赞引唱:“诣饮福位!”导献官至饮福位。唱:“跪!搢笏!”捧福酒者跪进于献官右,赞唱:“饮福酒!”献官接酒饮讫,捧福酒者接爵。捧福胙者跪进于献官右,赞唱:“受胙!”献官受胙讫,捧福胙者接胙,由中道捧出。赞唱:“出笏!俯伏!兴。平身!复位!”赞引导献官仍至原拜位。典仪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献官、陪祭官同二拜讫,典仪唱:“撤馔!奏乐!”执爵者各于神位案上,将笾豆一揲跪举一,举讫,待执事者回于原位,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献官、陪祀官同四拜讫,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共诣瘗位!”执事者各诣神位前,读祝者各跪取祝文,余各跪取帛、馔,以次由中门出。典仪唱:“望瘗!奏乐!”执事者各捧祝文、帛、馔往瘗所。赞引唱:“诣望瘗位!”导献官至瘗所。待焚帛讫,赞引、典仪同唱:“礼毕!”
分献仪 附
十哲、两庑四处,每处分献官一员,捧帛、执事官各先诣神位前,侯殿上赞引唱:“诣述圣子思子神位前!”典仪随唱:“行分献仪!”诸赞引各诣分献官前,引导行礼。分献东、西哲,由露台东级上,各分东西庙门入。分献东西两庑,各从东西墀阶级上。及门,分献官各立定,候殿上赞唱:“诣亚圣孟子神位前”毕,各赞引唱:“诣东哲先贤神位前!”“诣西哲先贤神位前!”“诣东庑先贤神位前!”“诣西庑先贤神位前!”分献官各至神位前。赞唱:“跪!搢笏!”捧帛者跪进帛于分献官右,分献官接帛。赞唱:“奠帛!”分献官奠帛于神位前案上。执爵者跪进爵于分献官之右,分献官接爵。赞唱:“献爵!”分献官献爵于神位前。赞唱:“出笏!”分献官跪出笏。赞唱:“复位!”引分献官随献官同至神位前,仪同初献。终献仪同亚献。
([清]文庆,李宗昉等.《钦定国子监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上册.页420.笔者整理。)
和明会典中的释奠礼相比,明太学志中释奠礼的礼仪程序并无太大改变。所变者:
一,详细规定“传制礼”。明初之时,只有降香仪节,且《明集礼》中规定简略。嘉靖时期释奠礼前之“传制礼”,竟占整个释奠仪轨篇幅三分之一,其礼仪冗繁,跪拜次数数繁,比整个释奠礼行礼有过之无不及。世宗意,以皇帝为尊,儒臣哪怕是先师孔子都必须依附于皇权,礼乐更是如此。正如他亲言:
“夫礼乐制度自天子出,此淳古之道也。故孔子作此言,以告万世。”
二,先师称号“至圣先师”,四配称号不再以“公伯”相称,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称之,去王削爵。
三,对十哲、东西庑神位地位则有显着提高。开始和正位和四配一样,受到三次献爵的待遇,完全改变了洪武十五年时期的“十哲两庑一献” 的规定。
四,由明会典的十二拜,改为十拜,即迎神、送神时四拜,而饮福受胙时只再拜。
纵观成化、嘉靖两次大改制,一则为益,一则为损。益者亦有损,损者亦有益。嘉靖虽有借题发挥之嫌,亦为对成化改制矫枉过正耳。笔者认为,儒者为帝王师,决非僭越自王,孔子本心亦非为王称帝。儒者理想,教化国民,天子行王道,垂拱而治。故而嘉靖制度当为合乎礼义者。
5,明代末年的释奠礼流变
嘉靖释奠礼终乎有明始终,后来万历时期,略有损益,不过大体精神仍延续嘉靖时期,未有太大变动。此时出现了《頖宫礼乐疏》此明代释奠礼文献集大成者,是我们研究明末乃至清初释奠礼仪节的最有益文献。
《頖宫礼乐疏》,明万历时期儒臣李之藻着。后来四库全书《頖宫礼乐疏•提要》中有对于此书的粗略介绍。
《頖宫礼乐疏》•十卷,明李之藻撰。之藻字振之,仁和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工部都水司郎中。是编首列頖宫祀典,次列仪注,次列名物器数,共成八卷。第九卷为启圣祠及名宦、乡贤祠,附以乡饮酒礼。第十卷附以乡射礼。其中如释奠仪之散斋、演乐、涤牲诸礼,及时祭仪注,皆《明会典》及《南雍志》诸书所未载。
万历时期释奠礼仪轨与嘉靖时期一脉相承,因此仪节大类。不过,《頖宫礼乐疏》中仪节更为粗浅易懂,与今世之舞台剧本颇为相似,因此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录四:《頖宫礼乐疏•释奠礼》
仪注
1、斋戒。
2、省牲。祭前一日,执事者设香案于牲房外。赞引者引献官常服。赞引唱:诣省牲所。唱:省牲。(执事者牵牲于香案前过)赞引唱:牲省毕。(遂宰牲以毛血少许盛于盘。其余毛血以净器盛贮,祭毕埋之,是日观乐并习仪。)
3、排班。正祭日,将行礼。起鼓初严(遍燃庭燎香烛),鼓再严(乐舞生执事者各序立于丹墀两傍),鼓三严(赞引引各献官至戟门下立候)。通赞唱:乐舞生各就位。(乐舞生各以序进立于殿庭奏乐之所,司节者分引舞生至丹墀东西两阶,各序于舞佾之位。司节在东,则退至东四班舞生之首。在西,则退至西四班舞生之首。相向立。)通赞唱:执事者各司其事。(各执事亦各以序进就位讫。)通赞唱:配祭官各就位。(各赞引引各分献官至拜位,各赞引退立东西讫。)通赞唱:献官就位。(赞引引献官至拜位,赞引退立于献官东西两傍相向立讫。)

4、瘗毛血。通赞唱:瘗毛血。(执事者捧毛血,正庙由中门出,四配东西哲由左右门出,两庑随之,瘗于坎,遂启俎盖。)
5、迎神。通赞唱:迎神。(舞生执羽钥,麾生举麾。)唱:乐奏咸和之曲。(击柷作乐)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献官以下倶拜讫,麾生偃麾,乐尽栎敔)。
6、初献。通赞唱:奠帛行初献礼。(捧帛者各捧帛,执爵者各执虚爵。赞引诣献官前)唱:诣盥洗所。(引献官至盥洗所,司盥者捧盆)赞引唱:搢笏。(献官搢笏,盥毕进巾)赞引唱:出笏。(献官出笏)赞引唱:诣酒罇所。(引献官至酒罇所)赞引唱:司罇者举幂酌酒。(执爵者以爵受酒,同捧帛者在献官前行。先圣帛爵由中门入,四配帛爵左门入,各于神案之侧,朝上立。赞引随引献官,亦由左门入)赞引唱: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麾生举麾)唱:奏宁和之曲。(击柷作乐,赞引引献官至神位前)唱:跪。(献官跪)唱:搢笏。(献官搢笏,捧帛者转身西向跪进帛于献官右,献官接帛)赞引唱:奠帛。(献官献帛,以帛授接帛者,奠于神位前案上,执爵者转身,西向跪进爵于献官右,献官接爵)赞引唱:献爵。(献官献爵,以爵授接爵者,奠于神位前)赞引唱:出笏。(献官出笏)赞引唱:俯伏兴平身,诣读祝位。(读祝位设于庙中香案前,赞引引献官至祝位,麾生偃麾,乐暂止,读祝者跪,取祝文,退立于献官之左)赞引唱:跪。(献官并读祝者皆跪)通赞随唱:众官皆跪。(陪祭官俱跪讫)赞引唱:读祝。(读祝者读毕,仍将祝文跪置于祝案上,退堂西朝上)赞引与通赞同唱:俯伏兴平身。(麾生举麾,不唱。乐生接奏先未终之乐)赞引唱:诣复圣颜子神位前。(引献官之神位前)唱:跪,搢笏。(献官搢笏,捧帛者跪于献官右,进帛于献官,献官接帛)赞引唱:奠帛。(献官献帛,以帛授接帛者,奠于神位前案上,执爵者跪于献官右,进爵于献官,献官接爵)赞引唱:献爵。(献官献爵,以爵授接爵者,奠于神位前)赞引唱:出笏。(献官出笏)赞引唱:伏俯兴平身。赞引唱:诣宗圣曾子神位前。(仪同复圣,但捧帛执爵者跪于献官左,进帛爵讫)赞引唱:诣亚圣孟子神位前。(仪同前)通赞随唱:行分献礼。(各赞引诣各分献官前)同唱:诣盥洗所。(各赞引引分献官至洗所,司盥者酌水)赞引同唱:搢笏。(各分献官搢笏,盥毕进巾)赞引同唱:出笏。(各分献官出笏)赞引同唱:诣酒罇所。(引各分献官诣酒罇所)同唱:司罇者举幂酌酒。(各执爵者以虚爵受酒,与捧帛者俱在分献官前行,各至堂及两庑神案之侧,朝神位立候正庙)赞引唱:诣东哲西哲东庑西庑神位前。(各赞引引各分献官诣东哲西者俱由左门进,东庑西庑各诣庑至神位前)同唱:跪。同唱:搢笏。(献官并各分献官搢笏,东哲东庑捧帛者转身跪于分献官右,西哲西庑捧帛者跪于分献官左,进帛,分献官接帛)赞引同唱:奠帛。(分献官献帛,以帛授接帛者,奠于神位前案上,捧爵者转身进爵如进帛仪。分献官接爵)赞引同唱:献爵。(分献官献爵以爵受戒爵者,献于神位前)赞引同唱:出笏。(各献官出笏)赞引同唱:伏俯兴平身。赞引同唱:复位。(麾生偃麾栎敔,乐止,各赞引引各献官至原拜位立,执事者亦随至罇所立候)。

7、亚献。同赞唱:行亚献礼。(赞引诣献官前)唱:诣酒罇所。(引献官至酒罇所)赞引唱:司罇者举幂酌酒。(各执爵者以虚爵受酒,前行至庙如初献仪,赞引引献官亦由左门入)唱: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麾生举麾)唱:乐奏安和之曲。(击柷作乐,赞引引献官至神位前如初献献爵之仪,行礼讫。赞引引献官如前出至原位。麾生偃麾栎敔乐止)。
8、终献。通赞唱:行终献礼。(赞引引献官并执事者,仪同亚献但麾生举麾)唱:乐奏景和之曲。(击柷作乐行礼,复位俱如初。惟执爵者不必出庙外,俱在庙内两傍立候撤馔。麾生偃麾栎敔乐止)
9、饮福受胙。通赞唱:饮福受胙。(进福酒者捧爵进福,进福胙者捧盘立于神位之东,又令一执事取正坛羊左肩胙,置于盘)赞引唱:诣饮福位。(饮福位乃读祝位也。又令二执事先立于庙内两傍,赞引引献官至饮福位,捧福酒福胙者转身向西,立于献官傍,前庙内二执事行于献官西,于捧爵胙者相对)赞引唱:跪,搢笏。(献官跪,搢笏,进福酒者跪于献官右,进爵于献官)赞引唱:饮福酒。(献官接酒饮讫,两傍接福酒者跪于献官左接爵。捧福胙者跪于献官右,进胙于献官)赞引唱:受胙。(献官接胙讫。西傍接福胙者跪于献官左,接捧胙,由中门出)赞引唱:出笏。(献官出笏)赞引唱:俯伏兴平身,复位。(赞引引献官至原拜位)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各官俱拜讫)。
10、彻馔。通赞唱曰:撤馔。(麾生举麾)唱:乐奏咸和之曲。(击柷作乐,执事者各于神位前将笾豆稍移动,复位立于原位。舞生直执其钥,与翟同。司节者在东,进于东一班舞生之首。在西者进立于西一班舞生之首。举节朝上,分引舞生于丹陛东西,序立相向。乐尽,麾生偃麾栎敔,乐止)
11、送神。通赞唱:送神。(麾生举麾)唱:乐奏咸和之曲。(击柷作乐)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各官俱拜讫,乐尽,麾生偃麾,栎敔,乐止)。
12、望瘗。通赞唱:读柷者捧祝,进帛者捧帛。(执事者各诣神位前,待读祝者先跪取祝文,捧帛者跪取帛,齐转身向外立)通赞唱:各诣瘗所。(正殿右中门出,四配十哲由左门出,两庑执事者取帛随班出)通赞者唱:望瘗。(麾生举麾)唱:乐奏咸和之曲。(击柷作乐,捧柷帛者过讫)赞引唱:诣望瘗位。(各赞引引献官分献官陪祭官至瘗所)赞引唱:祝板一帛一段数至九段。待焚讫,乐尽,麾生偃麾,乐止。赞引通赞同唱:礼毕。
( [明]李之藻.《頖宫礼乐疏》卷三.《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三》.页651-85——页651-88.民间儒者吴飞先生整理)
《頖宫礼乐疏》仪节与《皇明太学志》中的仪节,仅有分献礼一处有变,即将分献礼并入三献之中,进一步提升分献礼的地位。另外,就是将“传制礼”放在“仪注”之前,并进行叙述上的简化。
纵观明代前、中、末三期的三种释奠礼制度,都是根据当时的需要逐步损益得来。当其时,然皆不得尽善尽美。明集礼中的释奠礼,步骤较多,然而跪拜次数而为少,此则稍为草率而定,故不得中;明会典中的释奠礼,十哲两庑处只一献而非三献,则稍有偏颇;太学志及頖宫礼乐疏中的释奠礼较为完善,然同会典一样,将奠帛礼和初献礼混合而行,窃以为奠帛为献币,三献为献爵,不可混淆。加之释奠礼音乐,咸和迎神,宁和奠帛,安和初献,景和亚终献叠奏,可谓得中。


三、正定释奠礼仪节的损益及不足
经过对明代数次释奠礼改制的总结,以及对释奠礼流变的损益,笔者总结出一套礼仪程序,并将之实践于正定文庙释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