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美德教育
郭振有
中国教育学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并且提出了“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中华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当前青少年教育中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美德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要求。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认为“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管子•牧民》)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孔子还倡导仁义礼智信等。这些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也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石。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五爱道德等,一直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念。
进入新时期,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都必须熟记于心的。理论工作者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具体阐释,我们应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它作为中华美德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美德建设必然走偏方向。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坚持正确的道路。同样,中华美德建设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问题内在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中华美德教育也要以这个共同理想为目标,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服务。
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中华美德教育也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样是判断中华美德的正确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道德和中华美德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
二,传承中华美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美德?美德是指能给人幸福感高尚感的一种品德或德性。美好的德性,不但能使人获得实际的利益,也能使人克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痛苦。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社会伦理,蕴含了很多优良的传统美德。这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底蕴。
二〇〇一年九月,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确立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国的传统美德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是十分吻合的,并为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美德思想十分丰富。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当我们欧洲的皇族和商人在东方发现财富的同时,我们欧洲的哲学家则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道德的世界”。“孔子发清和温柔之灵性,他分别出真理和迷信,他实在是真理的朋友,激情的敌人,他不谄媚于帝王,他不好声色,实为天下唯一的师表。”以儒家为主体,辅之以道家、佛家共同形成的中华美德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和认识事物的方法论。认为天道和人道是一贯的。人效法天,每件事都能达到完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宜。万物应各得其所。天人和谐,从而人际和谐,是中华美德的根本原则。《中庸》认为,天地无不持载,无不覆帱。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从天道出发,首先要“公”。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公地道。公,就应该无私无我。人人要法天道,和谐相处。
所以,从天道出发,儒家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和实生物”,同时强调“和而不同”。认为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都不能完全相同,强人同己,就是私。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实际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和自然和谐统一,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亲和。要求“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即国君春天打猎不包围整个猎场,大夫不猎取整个兽群,士不猎取幼兽和禽蛋”。“树木以时伐,禽兽以时杀”。对何时钓鱼,何时田狩,都有明确规定。田则三驱,士则不纲。不射宿,不欲必获,所以惜物。期望草木鸟兽咸遂其生。
《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思想,非常深邃而伟大。它让人形成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二)爱国主义的政治伦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在遥远的古代,各族人民就建立了广泛联系。两千多年前我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国家。历史上,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远远多于分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历史上涌现的无数抗敌报国的民族英雄为世代所颂扬,卖国求荣为世代所不齿。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中。
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历来把“忠”字放在道德的首位,忠于国家利益,追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道德境界。屈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虽九死其未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忠以报国”的崇高道德境界。人也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他们“杀身成仁”,“舍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袁崇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义高日月的诗句,就是这种精神和美德的写照。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各民族之间建立和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汉族和各民族,相互离不开,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为巩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爱国主义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
(三)仁者爱人的社会公德
儒家伦理思想创始人孔子以“仁”立教,并把“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仁”就是心中不是只有自己,而是有他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爱人”要以互爱为前提,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彼此相爱和谐。人与人的关系以“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就要有“厚德载物”的团结宽容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人应该效法大地的胸怀,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讲团结,强调“推已及人”,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中华文化“仁”与“义”常并提。仁是本心。“义者,宜也,仁之节也。”“人己之间,公私之际,疑似之地,酌其至正,而无过差,是之谓宜。心不得义,不能乐。”先义而后利,社会才能多诚信而少欺诈。
“仁”者必定有谦虚礼让和重义轻利的优良品格。
(四)重视气节操守
中华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气节操守,即在政治上、道德上具有坚定性。古人对这方面论述甚多。如:“(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孔子家语)“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人无气节不可处患难。”(陈献章集)“达不肆意,穷不易操。”(文子)“守节贞固,患难不能迁其心。”(柳宗元)“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魏源集)。
这种坚定性来自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同时来自长期的修养磨练。它要求人不论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保持自己的品格和节操。经得起声色货利、威逼利诱等的考验。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国力空前强大,但是国家民族永远存在安全问题。国际交往中是否坚持国格、人格,关系重大。个人在发展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曲折。现在丧失国格、人格,品德败坏,各种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值得警惕。因此,今天仍然需要加强气节操守教育。让青少年一代切实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宇宙大生命,常创进而无穷,新新不竭也。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的生命与宇宙大生命是统一的。“天行健”是天之德。人效天德,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精神的体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唯有艰苦磨炼,不屈不挠,才能造就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业。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勤天下无难事”等,是我们民族一直信奉的古训。勤劳才能勇敢。唯有勤劳和勇敢才能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永不满足已有。
成就,永不停歇地向着更加美好的目标奋勇攀登,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三、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同时中华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在学校。
当前大中小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思维活跃、信息丰富、视野开阔,关心国家的发展,也关心自己的未来,这些都是成材的基础。但是社会的道德危机也在严重地腐蚀者青少年的灵魂。许多人道德观念混乱化、模糊化,把传统美德放置一边,以个人好恶作为行为标准。特别是“三独”(学生、家长、老师都是独生子女)的现实,更加剧了这些问题的发展。一些人价值理想失落,追逐金钱、崇拜物质,沦为金钱、物欲的奴隶;享乐主义蔓延,追求“及时行乐”,奢侈浪费;诚信丢失,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违法违纪现象比比皆是;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国家和集体的情感冷漠,强调个人奋斗,认同个人中心,甚至称前途是“有钱就图"、理想是“有利就想"。在校园内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有的学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如何尊重别人。这种“受教育没礼貌,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应该是我们道德教育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将来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隐患。
笔者认为,当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德教育,应集中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责任感教育。过去讲素质教育的重点只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社会责任感?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责任是每个人天赋的义务和权利。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个大事就是责任。“责任感是所有品德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基本最必备的品质。“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像水泥使建筑物坚固一样,责任感使我们的道德坚固,抗拒诱惑和考验。责任不是感情,而是贯穿人生的一个准则。它的基础是良知。不负责任的生活是一片废墟,不负责任的人最后只会落得受人嫌恶的下场。(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责任感和爱国主义密不可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两句话,是顾炎武提出的,这个思想是历代所认可和遵从的社会道德。顾炎武认为道德两个层次:一是个人道德,即要知耻,有爱心;二是社会道德,即要爱国,有社会责任感。他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他认为,“唯有责者方有耻”。否则,没有责任感的人就是“无耻之徒”。
台湾一所职业高中把责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紧紧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自觉认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校长说:任何小事皆大事.乱丢纸屑就是不爱国.拣起脚下的纸屑就是爱国的开始.校长在每个学生的英文课本前面写一段话:中国人学英文是中国的国耻,是最可悲得行为。但我们不能不学。因为他们的枪炮、科学压过了我们。今天必须学习英文,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然后才能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非学好英文不可。所以要咬牙切齿学英文。但学习目的,不是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去伺候外国人,做丢尽祖宗八辈人的么事。读书如果只是为个人的前途未来,用国家的奶水,民脂民膏,培养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的人,国家没有希望。
(三)独立精神和群体意识相结合的教育
在今天的教育中,既缺乏独立精神的教育,又缺乏“群”的精神的教育。
中华美德强调“群”。为什么?因为古人认识到,人之所以能胜物,就在于能群。荀子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一旦离开社会群体,必将一事无成。“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韩非子)清末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中说:“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不能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能胜物,不胜物则养不定。”章太炎指出:合群明分(明确各人的职守),则足以御他族之侮。涣志离德,则帅天下而路(通露,衰败)。”人能群的整体性思想在今天看来具有丰富的辩证法内涵,强调了整体的不可分割与相互联系。群与独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梁启超全面地阐述了群己关系:人能合群,又不失其“独立之义”“以独而扶其群,以群而扶其独。”
在上世纪初,我国许多学校,如南开中学、上海模范中学、浙江春晖中学等的教育方针中都有一个群字,称“德智体美群”。由于传统文化中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等消极因素影响,过早的激烈的应试竞争,许多学生个人意识、排他意识、嫉妒心理严重。因此,进行群的教育非常必要。今天的教育方针中没有群字,是一大缺憾。
与此同时,独立精神的教育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要求学生要听话,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学校管理过严,扼杀个性。特别是应试教育模式,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这和今天时代所要求的美德是相悖的。熊十力先生说:“吾国人近日所急需要者,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依自不依他,高视阔步而游乎广天博地之间……自诚自明,以此自树,为世界文化开发新生命。”在中华美德建设中,应把“群”和“独”的教育统一起来。
(四)文明礼仪行为教育
文明,指崇尚礼仪,不止富于知能及创造力。礼者,理也。礼仪者,仁之表现。有礼义之民族,皆是文明民族。《礼记》讲:“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禽兽能言,不离禽兽。“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无礼仪之民族,虽知能甚高,而政治文化各方面创造力甚大,如楚人,习横暴,好侵略,《春秋》则以夷狄斥绝之。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朱子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天理,即本心,理当如此。礼之意为序,乐之意为和。社会不能没有秩序。礼失则乱。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忽视文明礼仪教育。许多青少年学生礼仪观念淡薄,唯我独尊,傲慢无礼,背离国家,脱离群众,自私狭隘,不孝不悌,慢老欺幼,见义不为,违法乱纪,不学无术,好逸恶劳,语言行为粗野鄙俗,不遵守社会公德,不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不会讲“谢谢”、“抱歉”、“对不起”一类的文明用语,随便吐痰,随便扔垃圾,不懂怎样称呼他人,不懂得如何交往,做了错事不道歉等等。这些行为,许多看起来是小事,实际是大事,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的文明教养程度,在国际交往中甚至会酿成极坏的影响。对一个人来说,可能决定和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和成败。教育部已经发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大纲,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关系重大,要认真贯彻实施。
(五)“慎独”的美德修养教育
儒家历来强调“君子慎独。”东汉郑玄解“慎独”一词说:“小人闲居而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犹戒惧恐怖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也。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必肆尽其情也,若有觇(chan窥看)听之者,是以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由此可见,“慎独”者,敬慎于幽独之地。就是指一个人在独居、独处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所闻之处,也要时刻做到谨慎遵守道德规范。“凡一般人所有之坏,圣贤也不能绝无,但圣贤能努力自克,故成为圣贤。慎独之功也。”
“慎独”是一种随时随地伴随我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修身正心。培养“慎独”能力,可以锻炼和加强一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控制力,使道德修养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对于当今这样一个已经存在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而言,“慎独”的修养方法更凸显其必要性。只有当每一个个体都自觉地做到“慎独”时,社会的道德水准与道德意识才会得到一个很明显的提升,至少会减少坏人坏事的出现。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慎独”是一种修养工夫,一种自律品质,是通向美德的必由之路。“慎独”永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
(六)学习中华美德,知行合一
中华美德建设靠学校以及家庭、社会各方面加强教育,更要靠每个人的自觉学习。《论语》首章就讲“学而时习之”,是有深刻涵义的。“礼者不可不学也。”(《礼记》)好学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美德。一个民族的新生代不爱学习,对于本民族文化,对于她的传统美德无知,是最可怕的。因为无知可以胆大妄为。连中华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很难有美德行为。中华美德的精神营养大量存在于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典籍中。它是我们美德思想的宝库,是民族智慧的精华,是我们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柱子,是我们无形的强大的精神长城和行为准则。没有它,我们就分不清荣辱、是非、善恶、美丑和高下、雅俗。古人说:“欲行之,必先知之。今有人焉,心无所知,目无所见,而欲望足之能行,无是理也。古必读书学问,开心明目,而后可利于行耳!”(明吴讷《小学集解》引熊氏语)所以,让青少年一代比较系统地熟读并背诵一些中华美德经典文章和语录,使之成为青少年美德建设最重要的滋养料。它会以难忘的方式在人的头脑里打下印记,隐藏在人们深层记忆中,产生一种特殊效力,把美德的种子留在人们身上。“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同时,中国传统教育倡导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而求知,知之要行。不断学习,不断把中华美德的认知贯彻在日常行动中。
现在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其中芜杂的肤浅的甚至有害的东西也很多。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经典,以最有价值的东西来滋养精神,熏陶美德。“夫草木之生也,必水深土厚以养之,而后其生蕃焉。人而欲为成德之人也,岂可恃肤杂知识,以成其为人哉!非含茹于经义者至深至远,而可以开其神智,坚其德性,涵养其立我烝民之愿力者,吾未之敢信也”。(熊十力)
对青少年进行中华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美德做学生的楷模。要把中华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办好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文明礼仪素养,让他们为孩子做榜样。发动家长和全社会的成人,共同努力,提高中华美德教育的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