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汉韵网 首页 明伦堂 大家说 查看内容

冀名峰:《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辨析及其社会实践意义

2018-10-3 04:35| 发布者: daisydcw8| 查看: 3663| 评论: 0|来自: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摘要: 《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辨析及其社会实践意义 冀名峰 (农业部财务司副司长) 《论语子罕》篇首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历来注解争议较多,本文试图对其句读及真实含义进行一些探 ...

《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辨析及其社会实践意义


冀名峰


(农业部财务司副司长)

《论语•子罕》篇首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历来注解争议较多,本文试图对其句读及真实含义进行一些探索,并就其对当代社会治理的实践意义进行发掘,与同仁探讨。


一、关于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注解争论
朱熹说:"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论语集注》),因此按朱熹之意,此句当解为"孔子很少谈论利、命与仁"。后来许多注家多认为《论语》里虽然言"利"的场合相对不多,但是言"命"特别是言"仁"的场合是非常多的,这就形成一个很大的矛盾,从当前注解情况看,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可分为两类:
其一,大体上坚持朱熹的注解。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句读"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杨伯峻说:"......《论语》中讲'仁'虽多,但一方面多半是和别人问答之词,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门的最高道德标准,正因为少谈,孔子偶一谈到,便有记载。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得也多。孔子平生所言,自然千万倍于《论语》所记载的,《论语》出现孔子论'仁'之处若用来和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不是少的。诸家之说未免对于《论语》一书过于拘泥,恐怕不与当时事实相符(指上文所述并不罕言'仁'之论--引者),所以不取......。"(《论语译注》)杨的大意是说,《论语》之中论"仁"较多,并不能推翻罕言"仁"的事实,所以继续将此句解为:"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李炳南在《论语讲要》中提出,言是"直言"的意思。"发端曰言,答述曰语",有问有答为语,无问而自己直说为言。《论语》记载孔子所说的"利、命、仁",多数是答问语,虽然也有直言,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等等,但相对而言,直言还是较少的,多数还是答语,所以孔子很少主动谈论利、命、仁的解读是成立的。
其二,不赞同朱熹的注解。将"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句读"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康有为说:"考之《论语》,孔子言命、仁至多,......即《论语》言'仁'已四十二章,若以为罕言,则孔子所多言者为何也?"(《论语注》)。近现代注家多有此问。很多学者认为此句当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而不应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字当解为"赞许"之意。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将其译为:"孔子很少讲利。许命,许仁。"他说:"《论语》一书极少讲'利'。但屡次讲'命',讲'仁'最多,超过百次以上。但多数注疏均释作少讲利和命和仁,与原书不合。" 钱逊、钱穆先生均持此观点。钱逊的译解是:"孔子很少谈利而赞成命与仁"。钱穆的译解是:"先生平时少言利,只赞同命与仁。" "与"字确实有"赞成、赞赏、推祟"之意,如《先进》篇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还有注家将这句解为孔子很少言利,言利则必与命与仁并言之,但没有足以说服人的证据。


二、关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含义的辨析
第一,确实不能用利、命和仁在孔子语录中出现的次数,特别是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来证明孔子对这三个核心问题是"罕言"还是"多言"。杨伯峻先生说得对,《论语》讲仁一百多次,并不能说明在仁的问题上,孔子多言。但是,《论语》里讲仁一百多次,同样也不能说明在仁的问题上,孔子罕言,这是一个无法求证的问题,试图证明在现实生活中孔子到底在利、命、仁的问题上是多言或罕言,我们无法令人信服地做到这一点。另外,在孔子心目中,多言之事不见得就比少言之事重要,同样少言之事不一定就不重要。
第二,《论语》给"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留出一定的位置,其旨不应在表达孔子多言什么或少言什么本身,而应在展示孔子对于利、命、仁这三个重大问题的态度。那么,孔子在利、命和仁三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什么呢,这需要从《论语》相关章句中寻找答案。
(一)关于"利"
在《论语》中,"利"字在9个章句中出现了11次,择于下:
(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4.12]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3)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17]
(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
(5)子路问成人。......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12]
(6)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20.2]
(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2]
(8)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
(9)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17.18]
其中(1)、(2)(3)(4)(5)中6个"利"字(其中(3)中两个),(6)中的"因民所利"之"利",可解之为"私利"、"利益"、"好处",其余4个"利"字为其它意思。不考虑(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孔子在(1)、(2)、(3)、(5)各句中均对"利"的追求采取反对之态度,但在(6)句中却强调"因民之利而利之"。由此可见,孔子反对的是追求私利、小利和个人之利,但却赞成追求民利、公利和国家之利,"因民之利而利之",不但重视百姓之利,还要求帮助老百姓追求百姓之利。"因民之利而利之",虽然只有一句,却是重若千均,这是孔子心中所欲。我们不能因为只此一句强调民利,而认为孔子罕言民利。同样,也不能因为只有四句反对追求私利,而认为孔子并不强烈反对私利。我们也不能因为反对私利的句子多于强调民利的句子,而认为在孔子心目中反对私利甚过强调民利。
其实,孔子也并不绝对反对追求私利,民利本身最终都表现为私利,表现为一个一个社会成员的实际收益,这是孔子强烈追求的。孔子反对的是君子等对于社会安定和社会发展负有重大责任的这一类群体追求私利的行为,他不反对普通老百姓追求私利,因为这种私利集合起来就是民利。孔子明白,在整个社会中,必须有一个群体以国为家,以民利为已利,这样的社会才会展现出凝聚力和向上的生机,如果全社会一切人员均以私利为行为的出发点,国家民族社会走向灭亡将是必然的。由此可以推断,这里所谓孔子"罕言"利,并不是罕言反对私利的追求,也不是罕言民利之重要,而是指他自己的行为选择标准很少考虑私利。
(二)关于"命"
在《论语》中,"命"字在21个章句中出现了24次,择于下: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1
命: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
命:寿命
(3)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命:命运,个人之命运。
(4)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8.6]
命:命运,国家之命运。
(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6)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10.3]
命:所托之使命或任务。
(7)君命召,不俟驾行矣。[10.20]
命:令,所托之使命或任务。
(8)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1.7]
命:寿命。
(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11.19]
命:禄命或公家之命(接近使命或任务之意,也有解为个人命运的说法,此处不细辨)
(10)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2.5]
命:命运,个人之命运。
(1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3.20]
命:令,所托使命或任务。
(12)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4.8]
命:外交文书。
(13)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4.2]
命:生命。
(14)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4.36]
命: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5)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14.44]
命:使命或任务。
(16)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则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命:号令(或国之命运)。
(17)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6.8]
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8)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17.20]
命:令,所托之使命或任务。
(19)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命:生命。
(20)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20.1]
命:号令之辞。
(2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0.3]
命:天命,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综上,命的含义大体可分为几类,一是天命,不考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共有7处为此意;二是命运,包括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有3处使用此意;三是命令、号令、使命以及由此转意的"外交文书"等相关意思,共有9处使用此意;四是生命、寿命,共有4处使用此意。不论"与"字是解为"以及"或是"赞许","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中的"命"只能是天命或命运的意思,解作命令、生命、寿命均不通。
对于天命,孔子的态度是"知天命"、"畏天命",如前面所列"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因为孔子懂得"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天命是一种客观必然性,正确的态度是了解和掌握这种必然性,顺应这种必然性,而不是逆天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而动,违背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所以也不能说孔子罕言天命,因为其对天命的态度说得很明确,"知"、"畏"两字而已,知:掌握之,畏:顺应之。
对于命运,孔子的态度是无可奈何,如前面所列:伯牛得了大病,孔子说:"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夏则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均是无可奈何之态,这也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我们常说"改变了命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其实 "改变了命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本身就是命运。可见,孔子并不多言或罕言命运,只是对命运采取无可奈何的态度而已。
关于天命和命运,孔子的认知状态是知天命,但不知命运。这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天命为道,是一个总体和宏观概念,有规律可循,认真研究、科学把握,是可以理解天下发展大势的,所以君子应知天命,识时务。命运是个体的际遇,其过程太过复杂,所以难以知,知道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但命运这个词也是一个很好的发明,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可归之命运,不必归之于自身,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实现心理平衡,从这个角度看,命运这个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明。但是孔子之后,恰恰相反,许多高士,不知天命,但知命运,会算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我不知其理,故难言也。
对于生命,孔子的态度是"士见危致命"、"见危授命"。道德原则高于生命。对于君命或其它人之命,孔子则根据道德原则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态度,不一而足。
综上分析,我认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与命"的涵义与"知天命、畏天命"相近,应是赞许、肯定、顺应天命的意思。
(三)关于"仁"
《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对于仁的态度是赞美仁,倡导仁,把仁作为修已、为政的最高理想和行为标准。罕言多言则无从知晓,但仁则是孔子之道的骨架,不用多言。鉴于此,与仁,亦应是赞美、倡导仁道之意。
结合上述分析,此句当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言利"指的是孔子做事很少考虑私利,"与"字当解为"遵从、赞成、倡导"之意,现将此句译解如下:
孔子做事很少考虑私利,他遵从天命(自然社会发展规律或事物发展趋势),倡导仁德。
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对当代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
几千年来,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的技术能力突飞猛进,但如何看待和处理利、命、仁这三个重大问题,其对社会安定和发展意义丝毫没有减少,反而逾加重要。
第一,关于利,尊重每个人维护和追求合法私利的权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类的本性,逆本性而动,即使取得一时成功或取得特定条件下成功,但从长期来看,最终会归于失败。例如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强调公利或忽略私利的制度设计,最终导致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全面下降,使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最重要的一条是顺应人之逐利本性,这是道或说是天命,道不可违,天命不可违,违之则必遭败。所以制度设计的基础应建立在道的基础上。同时,人类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必有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谁去照顾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所以社会必须鼓励和提倡促进公利的行为,社会管理者是公利的天然维护者和天然的责任承担者,这个承担更多公共社会责任的群体,就应以公利和民利和国利为本,社会应从道德层面和制度层面保护和促进公利和民利,并充分发挥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情心以及为公利的献身精神。
第二,关于天命。了解天下发展的大势,顺应时代潮流,识时务,与时俱进,甚至为重要。
第三,关于仁。尊重和保障追求合法私利的同时,应当防止利欲熏心,为社会建立一个不同于利的评价维度,仁就是这样一个维度。现在一些矿难发生,与管理者利欲熏心,不尊重生命的内心价值观有关,是为不仁。一些腐败者,以手中权力和资源,为私利损害公利,是为不仁,所以仁是一个防止逐利走向极端重要防线,从这个意义上看,孔子提出并深度阐释仁这个重要范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当代社会管理者,应当重视仁的价值体系的建设,以保持社会健康发展。
1 [2.4]意为《论语》第二篇第四章,下同。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