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汉韵网 首页 明伦堂 大家说 查看内容

鞠曦: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总结报告

2016-10-25 04:48| 发布者: rnvki| 查看: 1933| 评论: 0|来自: 作者赐稿

摘要: 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学术总结报告 鞠 曦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学者: 《易》曰: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岁岁往复,日复日新,辛卯金 ...

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学术总结报告


鞠 曦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学者:
《易》曰:“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岁岁往复,日复日新,辛卯金秋,于世界著名的易学之乡——古都安阳,又迎来一年一度之易学盛会。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二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三日于安阳中原宾馆隆重举行。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高扬和谐主旋律,推动社会科学发展”。本届大会由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安阳市台办、安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汤阴县人民政府、安阳周易研究会承办,由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台北市星象卜卦堪舆业职业工会、北京周易研究会、全球华人联合会、易经研究院、美国国际汉学与风水研究协会、韩国浦项大巡真理协会等单位协办。
河南省台办副主任尚润泽先生,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文斌先生,中共安阳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朱明先生,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晓廷先生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安阳市政协副主席李晓煜女士主持大会开幕式,朱明常务副市长致欢迎词。大会开幕式于“羑里城”城南广场举行,气氛隆重而热烈,开幕式后于“羑里城”举行了周文王祭祀大典。
本届大会与会代表四百余位,分别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加纳、中国五个国家和中国大陆、港、台、澳二岸三地。本届讨论会以全体大会与分成海峡两岸(易理)组、环境科学(风水)一组、环境科学(风水)二组、命理组、中天易组等五个小组的形式交叉举行,使与会学者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一百三十余篇,收入大会论文集一百零二篇,其中易理类五十二篇,象数类五十篇,分“易理”和“象数”两本论文集、由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易文化出版社出版。
安阳市政府对大会极为重视,对大会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在大会组委会的精心筹备下,在与会学者的通力合作下,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下面,受大会组委会的委托,我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进行学术总结,本总结主要以大会出版的论文集与大会发言以及秘书组提供的论文为根据(本人提前两天来到安阳,以阅读大会《论文集》),以当代国内外易学研究水平为参照,归纳最新学术成果,凡属相近的内容,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凡与其它会议或刊物重复的内容,本总结不予著录。由于论文较多而时间短促,难免挂一漏万,故本总结如有某些不当或错误,则由我个人负责。

各位学者:
经国务院台办批准,本届大会列为国台办重点文化交流项目,因此大会专门设立了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并以周易与现代化之学术讨论,表明这是一次大型的周易文化学术会议,成为两岸周易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在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上,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论证了“和合”理论及其《周易》对海峡两岸和谐与世界和谐之重大促进,认为积善、中和、正直乃和谐之本,社会由此和谐、国泰民安,进而协和万邦。杨力教授回顾了国家强调和谐及其所作的大量工作,证明中国是世界和谐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台湾学者朱高正博士论证了《易》之“中和之道”、“显比之道”,其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之道。社会和谐,不仅需要一套典章制度,更需要一套上合天理、下顺人心的“允执其中”之治平理念。显比之道是强掉以公心正道来显明其亲比之道,将亲比之道推广到敦睦邻邦的关系,此正是以“允执其中”为王道政治而为之国际关系之光大。做好自己的事,示天下以无欺、无私,以亲比之道为基础,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依照“允执其中”建构国家间的平等关系,和谐的国际关系才能建构起来。台北市星象卜卦堪舆业职业工会张颂斌理事长论证了以《易》为方法论,做到知人善任、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学会创办人黄来镒理事长以《易》之“生”、“有”、“诚”为逻辑理路,以卦之阴阳互生推定了“中和”之真善美,分析了《中孚》卦的诚信之道,其本于孚信之实,“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故其感应万物万象,成天人之道。《中孚》具中庸之德、中和之道,乃进德修业所追求之至高境界。因此,至圣先师孔子,本于中孚诚信之道,形成儒家中庸之思想基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道一研究员认为,通过《易》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继承到“中和”的理论发展,两千多年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和”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其比“优胜劣汰”能解释更多的社会与自然现象。河南省濮阳市易经研究会王殿卿先生引经据典论证了“中和”,进而以《家人》卦之“中和”之道为本,实现“修身齐家,天下和谐”。认为学《易》者能于《家人》卦入手,深思体悟,切身践行,必然能够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必然能够导正世风民心,有利于社会和谐,从而造就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处处是亲人的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上述表明,杨力教授的论证从形式方面承诺了国家意志,朱高正教授则以“允执其中”为据在理性方面承诺了道统意志,而张颂斌理事长则从主体方面给出文以载道之人才基础,黄来镒、徐道一、王殿卿三位先生则以对《易》理之分析,承诺了学统意志,从而呈现出论坛之“中和”而实现了论坛意志。所以,国家意志、论坛意志和学者意志,实现了《易》所承诺之政统、道统与学统之统一。毫无疑问,国务院台办把本届大会列为国台办重点文化交流项目,表明了推动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实现国家统一之国家意志;而只所以《易》能促进天下和谐,科学发展,则是因为《易》乃大道之源,其承诺了论坛之道统意志;之所以会聚安阳,学者们以《易》为典,各抒己见,乃体现了学统意志。由此表明国家意志、论坛意志和学者意志与政统、道统、学统之中和,从而使本届论坛以“中和之道”实现了理论目的。但是,需要提请各位学者注意的是,上述“允执其中”、“中和”之思想理路,其承诺了中国文化化成天下之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则必须有其哲学支持,因此决定了“允执其中”、“中和”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中和贯通所形成人类哲学体系,以“允执其中”、“中和”为理路的《易》哲学体系之理论外化,使人们于哲学层面理解并接受《易》之中和之道,进而实现国家统一、天下化成。对《易》哲学的外化表明,“生生之谓易”上贯形而上,下涵形而下,中和於形而中,故形而中者谓之卦、生之谓中,生生谓之和,生生乃天下之真善美,由此实现社会和谐、天下和平。希望两岸学者以生生为动力,以推动两岸和谐、国家统一、化成天下为己任,以自己的学术建构,为生民立业、为万世开太平。

各位学者:
当今世界,虽然西方文化以其强势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走向,但是,由于其文明失缺了本体论支持,从而在“哲学的终结”、“上帝死了”、“人也死了”的问题形式中,把人类推向自我毁灭之边缘,生态灾难频出、经济危机多发、社会动乱迭现,所有问题都指向了对文明、文化的深刻反思,以求解决问题,给人类带来光明之未来,而《周易》这一凝聚中国先哲智慧的经典,显然是解决问题之重要参照系。为此,在本届大会上,对于文明之建制,世界易经大会常务理事团主席徐芹庭博士进一步论证了他去年发表于第十四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二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观点,认为易经的推举禅让制是被古今中国证实的最好的政治制度,其比现代美国政治更好、更优秀、更进步。民主制度是小人之道,专制制度无常法,随意性强,遇明君则治,遇暴君则乱,故民主与专制二种制度终将灭亡,推举禅让制必将发扬光大,其是医治因制度问题产生的各种社会疾病的一剂良药。美国国际汉学与分风水研究协会总裁卡尔•霍顿(Carl•Horton)先生论证了《周易》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意义,认为《周易》的价值与重要意义在于使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中国人的生活、生存与繁荣成为可能,因此对人类和社会展示了其独一无二的贡献,如今热爱和平的人们面临共同威胁,我们有望在《易经》的智慧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钱信沙先生认为,《易经》用符号结构整合天地人,放之四海而运行无碍,其最高理念及其变化的法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按《易经》之道,世界和平、人类和谐,是宇宙、生命的需要,是历史之必然,否则人类将失去的不止是身体上的毁损,更是精神、心灵上的消亡。武汉大学哲学系唐明邦教授认为,《易》代表的天人之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突出地位。数千年来,经史百家,无不卷入天人问题的争论,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研究《易》天人之学对于化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开拓宽广的科学视野,有重要意义。安阳周易研究会副会长杨彦明先生认为,《易经》源自古圣先贤对宇宙人生之道德感悟,奥妙在于运用大自然之规律,来贯通掌握人类社会之规律,其有极大的包容性与涵盖性,是放之各行各业皆通的源头活水,是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是我们心灵的栖息之地。

各位学者:
《易经》向为难治之学,总五经之注,不如易注之多,故《易》学向为“两派六宗、互相攻驳”所困扰,由于这个问题没有得以解决,从而使易学纷乱岐出,理当正本清源,而对于我们这个急需哲学的时代,正本清源则更具有重要的学术基础性意义。为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定理研究员,从正本清源出发,推定所谓易传十翼乃汉代伪出。众所周知,关于易经的体例,通行本的十翼系统,虽宋欧阳修始疑,认为《彖》《象》为孔子所作,其它各传皆伪,其后疑古学派也发表非孔之意见。而《帛书易》之出土,虽证明了疑古过勇问题,但十翼存在的问题仍未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十翼难能与易经恒以一德亦即非一以贯之。故赵定理研究员通过考查《帛书要》及损益之道,证明了孔子之易道绝非十翼之教,汉人对《易》大动手脚,为了适应统治需要而改窜至十翼系统,所以十翼之非,是最重要的正本清源工作,对于正确理解《易》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孙铁骑博士提交了《当代易学研究的哲学转向》论文,认为将历史性的易学研究与现实性的时代要求相结合,当代的易学研究应当遵循如下三个大的原则:一是易学研究必须符合易学的本性,必须以《周易》自在的象、数、理、义为依据,不能在易理之外私加己意,妄为解说,此为自古解易之说的最大弊病;二是必须符合孔子的解易宗旨,因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自古解易之书最多,但真得孔子作传解经之宗旨者则寡矣!故必须使易学研究与其他儒学经典相贯通,还原《易》作为“六经”之首的学理地位;三是必须使易学研究满足现代人的理性规则与学术标准的要求,从而使易学成为现代人可以理解的当代经学。因此,孙铁骑博士认为,当代易学研究进路应当实现彻底的哲学转向,将《周易》自在的象、数、理、义系统转化为符合现代理性思维的体系化哲学,形成可以为现代理性所理解的《周易》哲学体系。
应当认为,孙铁骑博士所提出的“三个原则”,承诺了“经学的合法性”问题,亦即重建经学是当代学术的重要课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易学应当首先为重建经学给出哲学保证。问题表明,这是一个极其需要哲学的时代,这是一个发生了哲学危机的时代,历史上没有那个时代比现在更需要哲学,因为在这个时代,西方哲学终结了,而中国哲学却西化了。由此以来,人类的“憧憧往来,朋从而思”显的无以复加,人类已步入危及自身生存之深渊。故《易》学之哲学研究,无论在拯救哲学的意义上,还是于引领人类文明之正确方向上,都显得任重而道远,应当引起与会学者之学术自觉。
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吴铁铸教授分析了《泰》卦及其于事物的安泰之理,推定出安泰十则,即:安的原则、通的原则、平的原则、交的原则、团结向外原则、中道原则、循环往复原则、和善原则、家和原则、处变不惊、不轻易动武原则。可见,安泰十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要思想,可为我们共建和谐社会、道德家园提供传统支持,为寻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目标提供佳境。中天易研究会张永红、陈云秀先生对《剥》卦的“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进行了推定,认为君子崇尚天地自然的盈虚消长法则,此乃天地日月自然变化、由此表现出昼夜、四时、月盈月晦变化的自然规律,而“天行也”,则体现了君子遵循天道为天下人民谋取幸福之宗旨。

各位学者:
“文化”是现当代社会运用之最频繁、最时髦、最混乱,因此是歧义最多之概念,而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派生出的各种概念,则摧生出各种各样的“思想家”,然而,正如其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五分钟的明星”。问题表明,虽然社会之方方面面都在“憧憧往来,朋从而思”,但只要贯之以“文化”,似乎就理所当然,一切都具有了合法性、高尚性。按《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显然,这一定义失缺了哲学本体论的支持并且在价值论上无真善美之维度。更加重要的问题在于,既然是《汉语词典》,其定义应符合汉语内涵,而作为权威词典,定义应附合《易》理,然而,上述定义却与《易》相去甚远,“或害之,悔且吝”。《易》表明,《贲》卦给出的文化理路深刻而宏远,“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明是文化之根据,文化据文明而化成天下。故,文化是以文明化成天下的存在形式,没有合法性之文明,则没有合法性之文化。由于“文化”概念与存在形式失缺了本体支持,看似文化繁荣,实则乱象频出,不堪入目,危乱天下。其中,冠之以“商品经济”之“商品化”之造成的“文化乱象”,遮蔽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其害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由主义经济学与商品经济理论极尽所能对一切“文化”进行商业化,构成了现代文化之主流。可见,“文化”已成为现当代之显性问题,因此解决与文化相关的问题,成为本届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故,长白山书院鞠曦山长疏理了哲学、文化与文明的合法性问题,推定了三者于当代社会所存在的非法性问题,认为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我们的“生命”亦即我们的存在,已经是一个“被存在”,因为我们的生命被抛入了这样一个自然界:所谓“自然”已经是非“自然”,因为所有“自然”已经是不能称其为“自然”的东西,而这样一个“自然”,被自然科学所囊括,并且被人文科学赋予“文化”之美誉。显然,这样的“自然”只能是“被自然”,然而其却能在“科学”与“进步”的“历史观”中被称为“文化”,“被自然”就这样被人文科学“文化”了。所以,哲学与文化的合法性与否,在于文明之本体及其化成形式,文明之化成,哲学与文化必然由自为回归自在而内化,从而使文化为文明所化成之存在形式。以承诺与推定之时空统一,外化《易》之形而中论哲学,是文明亦即文化之合法性依据。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辛立州教授以“第三次人类文化大繁荣”为思想理路,论及应当如何认识文化、文化结构与建设强势文化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应当有超越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认识局限的眼光与勇气,应当有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及自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易》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生命哲学与科学。辛立州教授进而从中医的“气”和“真气”之内涵的探讨入手,用典型化的方法研究、归纳了人生命现象于实在的、虚在与虚实兼备的三大类型,阐述了钱学森先生“人是开放复杂的巨系统”这一论断对人的生命现象进行现代研究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内涵了将科学、哲学与宗教综合起来,开辟生命现象研究的新局面。对此,赵定理先生给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推定,认为应当把科学与中国文化整合,以创建新的自然观和哲学观,深入挖掘老子和孔子所开创的恒道科学体系,为人类的真正进步给出生命科学之座标。应当认为,辛立洲、赵定理二位先生的学术理路,对于解决当代某些困惑的文化问题,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甘肃省卫生厅官方网站最近公布了修炼丹道周天的科学数据,可谓实事求是,但却不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被视为伪科学而遭到批驳,问题表明,丹道周天这一形上性科学,是不能被西方科学的形下性框架所包容,因此在中国被西化百余年后的今天,难以理解丹道周天的形上性科学原理则是正常现象。可见,将科学、哲学与宗教综合起来,开辟生命现象研究的新局面与把科学与中国文化整合,以创建新的自然观和哲学观,是正确理解并发扬光大中国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应当引发一切关心这一问题的学者之深入思考,加强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北京大学儒藏编辑中心编审专家郭彧先生推定了八卦由来之科学性,论证了八卦所具有的时空属性,驳斥了那些“八卦是迷信”、“八卦连伪科学都算不上”的无知论调。“科学”概念,《四库全书》早已用之,而明太祖朱元璋即用“科学”为范畴发布过《科学昭》。问题在于,五四之后以西方的科学主义否定中国的科学,显然这才是“迷信”,因此,应当为“八卦”正名,《易》学乃中国文化之分科学问,因此是中国的科学。郭彧先生进而论证了其发明的八卦方明系统,其以八卦的立体时空方位,建构起易学的新的解释模型,引发了与会学者的兴趣与讨论。由于时空是哲学研究的最基本要素,因此,《易》之时空观研究显然是重要的,安阳周易研究会孙晓君理事关于文化与时间线的思考,具有哲学反思意义,其把与《易》相关的诸如起源、本源、有无、太极、阴阳之概念的显化处理为时间线,从而为思维的产生提供依据,显然,这一思考是哲学的主体化过程,其承诺了存在与时间的理性进路。
关于《周易》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是常论而常新的课题,因此是本届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安阳周易研究会秦文学会长认为周易文化乃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不愧群经之首,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之重大,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因当进行《中华易》的研究,梳理其脉络与框架,确立其在现代文化中的至尊地位,为中国文化之化成天下做出贡献。安阳周易研究会陈凯东秘书长以科学的方法论解读“羑里城”,以“羑里城”的历史性存在与现实性存在之统一,以其时空特征的方位性、立体性论证了“羑里城”是人类文化之丰碑,认为《易》是对自然的认识,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思维的发展,从而由《易》变为《易经》,经孔子序传,以《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成为传统文化之根、思想之源、精神之本,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复旦大学博物馆顾问翟金录先生认为“太极精神”使中华文明得以存续并形成“太极文化”,“太极文化”是对道的根本认识与对“术”的把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最高信仰,是传统文化的原始公设,是世界华人的精神家园,其对于东学西渐、推动世界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各位学者:
在本届大会上,全球华人联合会主席、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总裁兼总编辑吉祥先生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值得大家特别关注。他认为,《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始源,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学术研究中及其儒道释中都包含大量的易文化元素,但是,为什么却在我国政府层面至少在表面上不那么受欢迎,甚至大多数官员予以回避,为什么这么步履艰难?易文化如何发展?易文化走向何处?即使在学界,都说易学是中华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但大部分易学会议都偏重于术数,偏重于实战,忽略了《易经》对上层建筑与影响力之研究,缺乏对《易经》理论的深刻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全球华人联合会将动员全球华人力量、海内外的易学专家和学者,采用宏大的系统工程理论,全力组织编辑出版《大易藏》,为中华和谐、造福人类健康、推进世界和平、完成祖国统一,作出贡献。应当认为,吉祥先生提出了易文化之发展与运用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按历史与逻辑之统一,其即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而其问题根源,则源于历史。众所周知,虽称《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然而从历史的逻辑来看,此乃不实之词。因为自孔子序传之后,即已“以易疑丘”,不解易理。自汉代虽儒学独尊,然却推《春秋》为六经之本,以成大一统者。汉儒以《易》为卜筮之用,无本体之实,逸象叠出而不堪,终为王弼所扫。即使影响至今的宋明理学,朱子误易理而多有不解,仍视《易》为卜筮,转而推定四书为儒学要典。而当代中国主流哲学界,仍接着“宋明理学讲”,仍不能以《易》为体,故学界有为儒学重新奠基之新说。反思表明,其问题在于学《易》者无视《易》所给出的警告:“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可见,“两派六宗、互相攻驳”,是为“害之”,而后儒不能以《易》为体,儒学之最终被推下历史舞台并以孔子罪天下,是为“悔且吝”。故当代《易》学虽在表面上搞的火热,但却仍陷在“两派六宗、互相攻驳”的误区中,而当代儒学界及中国哲学界对于《易》,亦仍旧“悔且吝”,处于这种地位的《易经》,又怎样能被官方所接受,又怎么能化成天下!?是故,“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关于《易》学问题,我们只能于学术自身进行反思,“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作好自己的学术,正本清源,修《易》成典,以待来者,何言天下不可化成!因此,在这里衷心期望全球华人联合会可以把《大易藏》做为工作重心,但要以反思学界“藏”书编撰之潮流为理据,以正本清源为目的。其中,重要工作应当是疏正《易经》,走出通行本十翼体系之误区,厘定《易经》定本,成化成天下之典要,以传后世。

各位学者:
本届大会对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有深入研讨。世界中医五运六气学会田合禄先生阐述了《周易》的科学性,认为八卦的创始人伏羲氏是天文历法的创造世家,天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日月,故“日月为易”,因此《周易》记载了大量天文历法的内容,从而使农业古国以《易》推天道明人事,保证了民族之生生不息。《周易》的天文历法推动了五运六气学说的成熟与发展,为中医学科学体系之形成,做出了无与伦比之贡献。众所周知,田合禄先生近年的学术研究重点是以《易》为基础的中医五运六气,并且颇有成就。应当指出,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从哲学而论,是本体何以运化从而影响万物与人的生命的理论学说,其本体与主体时空中和,范畴深奥难解、体系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即为难治之学,而当代更少有人问津,据我所知,今人真正研究五运六气者,仅数人而已。而田合禄先生的特点是以《易》为据,出版了有关五运六气之大作且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因此为学界所关注。

各位学者:
邵雍易学是中国易学史中一个重要内容,其基于易理发展出的先天易学,影响了后世易学,成为易学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中可窥探易学何以“穷理尽性”之可能性。是故邵雍易学研究成为本届大会研讨的内容之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审、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商宏宽先生研究了邵雍《观物内篇》认为其易学思想之精华是:《易》本自然,使其于自然观上与儒道两家相通;观物论是邵雍的认识论,以感观-心观-反观-贞观达到道德境界;整体有机自然观使其建立了先天易学;人道之核心是公义与私利之分野,皆受道德制约,历史进程有相近的圜道规律。北京大学周易国学班教授、北京中恒文化中心主任常秉义先生认为邵雍之观物,乃观天地、观圣人、观万物、观古今、观万世,其先天易学,于传统易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探讨了许多传统易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变化做出了振聋发聩的论述,其先天易学之象数学体系与所创太极本体论,最为博大精深。安阳市财政局张运泽先生研究了邵雍的诗歌,认为邵雍诗歌夹杂儒学、多涉理路,以平实坦易为主,意在觉醒世人;其诗意境因闲观时,因境照物,因时起念,因物寓言,因志发咏,因言成诗,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直抒胸臆,融《易》于诗,故其诗不但抒情言志,而且阐述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辅为精神食粮。
本届大会比较热门的话题还有环境与风水学,其中有代表性、科学性、启发性的是安阳周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谭基仁先生、安阳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刘书民先生、世界客家建筑风水研究院院长龙永能先生、美国国际汉学与分风水研究协会刘化庆、李浠萌先生等五位学者的观点,其认为风水学的核心是阐述解析自然地理的运化规律,以从中发现和利用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地理条件,强调建筑与环境和谐,寻求适宜的自然气场环境,其要山清水秀、风调雨顺,山水匹配,相得益彰,使其呈现地杰人灵之地理运化。关于当代环境与风水学,应当指出的问题是,环境与风水学这一实战性较强的学科,因受时代影响而为经济利益所趋使,使其非常热门,也愈显混乱,问题表明,这一学科的科学性与学术规范性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门派叠起而逐于利,这是《易》学之不正常状态,其干扰了易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所以应加强环境与风水学研究的学术性、科学性,这应当是学者之自觉。本届大会还研讨了姓名学、预测学、美学等与易学相关的学科。
在本届大会上,韩国浦项大巡真理会金昌洙先生进行了玄机铺陈之考辨,认为由伏羲依“河图”、经由文王据“洛书”形成的《周易》已经过时,不能作为经典去化成天下,《周易》的时代已经过去,当由韩国浦项大巡真理会对“洛书”改造形成之《正易》为典、以韩国浦项大岛洞大巡真理会为首领,引领天下文明。韩国学者上述推定,引发了大陆学者徐道一、田合禄、美籍华人学者毛小妹等人之激烈批评。对此,应当指出,韩国学者忧患天下、敢于担当的人文精神应当肯定,并为我们所敬重。但是,学术是科学,学术既不是迷信也不是玄学,其内在的学术规则为所有学术研究者所遵循,学术研究应遵守形式逻辑、必须历史与逻辑统一。分析表明,韩国学者所谓《正易》之文献依据是错误的:其一、所引用《系辞传》之“圣人四则”尤其“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已被孔子“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而成“易有四象”,从而无神道设教之质而由“天地定位”所仪之“四象”而文明天下。二、所谓“河图洛书”,清代学者胡谓作《易图明辩》早已正本清源,《四库提要》称其“皆引据旧文,互相参证,以钳依托者之口”,故非伏羲、文王所以为之。是故,韩国学者之所谓《正易》,可谓无稽之谈。子曰“君子周而不比”,故应当引发之反思是,现代中国《易》学研究状况表明,其仍陷于“两派六宗、互相攻驳”、“惭枝游屈”之误区,而这样的《周易》又怎能化成天下?!是故,韩国学者之推论虽无学术之实却有鞭策之质,中国学者当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代表:
上世纪发端于安阳的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每年于安阳定期召开,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三年,今年是第二十三届会议,并与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合并举行。二十三年来,安阳的周易会议,兼容并蓄、开明学术,团结国内外的易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爱好者,支持非主流易学研究,从而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引领了当代世界易学研究潮流,做出了当之无愧的贡献。如果说安阳的易学会议产生于并引导了“易学热”,那么,对热潮现象进行反思,以使易学研究在沉稳中前进,为化成天下而提供学术成果,显然是必要的。所以,需要提请各位学者注意的是,从最近二、三年安阳会议收到的论文情况来看,加以综合全国各地贯之以易学的学术会议动态,应当认为: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周易热”,在经过了二十余年之后,热潮已悄然退出,已经转入深沉的反思阶段,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去消化其间所产生的学术成果,以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学术之核心价值在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故,凡属不能“以至于命”即不能解决人类社会问题、不能贞正人的生命之学问,终将被历史所淘汰。对此,安阳易学会议的组织者应有清醒认识,下大力气对二十三年来具有正本开新之学术成果进行总结,以开新易学学术传统,走出“以易疑丘”所形成的“两派六宗、互相攻驳”、“惭枝游屈”之易学误区,改变易学江湖化、庸俗化、商品化之现状,把安阳打造成高端易学研究与交流平台,为实现天下和平提供易理依据,以不愧易学之都。为此,安阳市政府应进行专门研究,设专项易学研究基金,给以财力、物力支持,安阳会议应有目标培养、吸收国内外与体制内外之青年学术人才,增加新鲜血液,后继有人;安阳周易研究会应主动争取国内外学术基金的支持,组成专门的学术班子,团结国内外易学大家,坚持办好易学会议,编辑出版具有历史价值的易学文献,以作好这两件事为前提,引导易学研究之正确方向,使安阳永远飘扬着影响世界文化进路的易学大旗,是故,安阳易学,任重而道远。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学者:
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完成了各项议程,以其圆满表明这是一届成功的大会,易都安阳,又一次推动了易学之深入研究,推动了海峡两岸之学术交流与和谐发展。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学者向给予易学研究大力支持的易都安阳各界人士致以敬意;向给予出版支持的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易文化出版社表示感谢;向大会承办单位之辛勤工作和中原宾馆之周致服务致以谢意。随着本届大会之圆满闭幕,来年秋季将在安阳举行第二十四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希望各位学者以其深思广虑,贡献优异之学术成果。
《易》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让我们于癸巳金秋再相见。



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三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委员会

二零一二年九月三日于中国安阳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