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未来社会 崔根德 韩国儒教学术院 一、韩国儒教及其历史发展 韩国在何时,经由何种方式融化了儒教,由于缺乏详细的纪录, 一直都不得而知。但有几件事却是可以推断的。 第一,在汉字由中国传来的过程里,可以推断儒学也成为必学的东西。因为随着文字的传来,不可免的,文物制度和学术思想也跟着一起传来。 虽然有若干的证据显示,韩民族在古代有其固有的文字,但由于借用先进的汉文字,本国原始文字逐渐消灭了,最后以致在国都设置太学,从事汉字教育。 三国史记(卷十八)高句丽本纪第六小兽林王二年(372)夏六月条有“立太学教育子弟”的纪录。 “太学”无疑地是国立大学,而教育子弟的教材则自然是儒教经典。这纪录不是在说儒教初入韩国,而是在说到了此时正式在首都设立国立大学。事实上,高句丽在此之前有所谓“扃堂”的教育机关设置于全国各地,用以培养人才。在此时太学的设立,则在培养比较高级的英才与振兴学术。 追踪这一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儒家的传来,及其与汉字同时被接纳融合,乃是极其自然之事。 其次,可以断定的是,儒教乃是韩民自体内的道德伦理,宗教。如所周知,古代韩民族的活动领域从现在的满洲直至韩半岛,有些学者认为古朝鲜与中国的国界是在现在中国的北部,滦河一带。 孔夫子曾言及“述而不作”,我们知道儒教乃集夏殷周三代学术文物之大成,近而体系化结果,自古以来比邻而居而又不断接触,说韩民族的生活惑觉,伦理意识,道德律早与原始儒教溶解在一起也不为过。尤其殷乃是东夷族的国家,更能提供一些线索。 通常某种思想或宗教要进入一个国家,并在那儿生根,其间会受到很多的挫折,也会遭到当地人的拒绝反应,但唯独儒教却没有半点纷争,这表示在此一原始儒教的成立上,韩民族固有的生活伦理也发挥了助力。 总之,儒教与汉字一起在韩国的历史上展开上负担着决定性的角色。其实践道德与规范可说是生活的轨道。 继公元372年高句丽接纳佛教之后,白济,新罗也先后接受了佛教,并形成光灿的佛教文化,但儒教仍坚守其统治哲学的地位,而以汉字为主的词章之学也开始发达起来了。 新罗统一三国之后,虽然崇尚佛教,但另一方面也在太学设立读书三品科(公元788),欲图以论语,左传,礼记等儒教经典为考试科目,选拔官吏。 高丽继承了新罗的这种制度,宗教以佛教为国教,而政治,文学则依存于儒教,有清楚的划分。 高丽时代并在公元958年采用中国式的科举制度,正式依儒教经典拔擢官吏,大大地振兴了儒学。而佛教特有的哲学,仪式,来世观,其威势正如日出中天,儒教人本主义的现世观,因而只有等待新王朝的出现才有转机。 二、韩国儒教特征 1. 思想特征 韩国儒教正式生根发展,乃在高丽未期接纳程朱学以后,至朝鲜开国采取抑佛崇儒政策时开始的。 高丽时代可说是佛教的全盛时代,当时儒教虽然担负统治哲学的角色,但还不至于成为宗教性的关心对象。真正抓住统治阶级及一般庶民的是佛教,因此兴盛到了极点而开始产生腐败现象,展露出许多的反作用,最后终至成为王朝衰落的一项要因。 帮助武将李成桂推翻高丽,建立朝鲜新王朝的主要核心人物是一群遵奉程朱学的高丽旧文臣,因而很自然的,他们采取了抑佛崇儒的政策。 新王朝儒教的思想特征 第一是标榜以程朱学为基础的性理学。由初期程朱学者播下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转,性理学研究越来越热烈,因而大家辈出。这些学者们奉程朱学说为金科玉律,而对陆王之说则彻底排斥,甚至视读陆王著作为禁忌。 第二,由于性理学的极盛,礼学的发达乃成为必然之事。性理学勃兴之后,礼学开始抬头,理论确固,有许多著述出现,虽然是繁文缛节,但规制着实际的生活。 第三,儒教局限于程朱学,因而过分排斥异端,在思想上可以说相当褊狭。不论老庄,诸子,汉唐诸儒,前述陆王阳明学说都被视为异端,遭受排斥,同情这些异端学说或研究这些学说,则必然遭到消除儒籍,与宦路绝缘的命运。 他们掉入朱子设定的道统内,无法超出其范围。朝鲜时代的儒教受到僵直化的批评,到了后期更是官学化,这都是起因于思想范围太褊狭之故。 2. 伦理特征 伦理特征一言一蔽之,可说完全集约于忠孝。 忠是对国家及君主贡献一己生命的伦理。孝是对家族传统及父母尽心尽力的伦理,换句话说,是一种垂直式的追求。 本来忠是中心,即尽己之心,是忠实自己,自我实现的意思。孝是对长辈敬意的表示,可以说是对历史存在的自我觉醒,但在韩国儒教里,它们是以彻底向君父贡献自我的德目,受到尊重,实践。 因而崇尚三纲五伦,君为臣纲。君臣有义是忠的至高伦理,父为子纲,父子有亲是孝的至上伦理。因而忠,孝不被认为是两个无关的德目,而是互为表里二而一,一而二。 “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忠臣出于烈女家门”,这些俗谈表示孝子必为忠臣,忠臣等于孝子。又崇尚父为妇纲,夫妇有别的伦理,对烈女的观念牢不可破,烈如忠孝一样崇高,因而忠臣不事二君和烈女不更二父,乃是牺牲生命都得遵守的道德律。 这些观点都是说男子必须忠孝两全才是具有完整的人格,而女子则必须孝烈兼具才合理想。其中尤值得注目的是孝比忠更受尊重的事实。百行孝为先,孝被视为所有伦理的根源,因而只有先行孝道,其它伦理才得逐行。 譬如遭父母丧,则必须停止工作侍墓服丧,即使身居要职也必先辞职,设庐幕于墓侧,或杜门不出,服完三年丧,其间即使国家遭危急之乱也不可离开才合道理。 这样看来,孝是比其它伦理,甚至忠,更受到尊崇。忠孝两全才算是成人,完人,这样才能光耀家门。 3. 经世特征 在上代,韩国儒教对文物制度的影响力更甚于对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同时它也被强调为一种统治哲学,尤其在新罗,高丽时代,它被认为是一种经世之学。可以说政治受儒教影响,信仰受佛教支配,文学受汉字支配。 进入以儒教为国是的朝鲜时代,政治理念与实践道德同以儒教为归依。因而也刻划出儒教的经世特征。 首先强力主张以经世济民来具现道学政治的政治课题抬头了,朝鲜时代没有一个君王不标榜尧舜文武的,而臣下也没有一个不具有把自己的君王变成尧舜文武圣君的使命感的。虽然在实际政治上有出现过正相反的现象,有试行错误的时候,但至少儒臣们的这种使命感在他们的口中,文章中却处处可见。 所谓道学,栗谷李珥有如下的说法: “夫道学者,格致以明乎善,诚正以修其身,蕴诸躬则为天德,施之于政则为王道”(栗谷全书卷十五,杂着二,东湖问答) 孟子所谓的王道政治就是道学政治,想要施行这种道学政治,则必要有圣君贤臣。栗谷说圣君的要件是: “躬行仁义之道,以施不认人之政,极夫天理之正者,王道也……有昔者,五帝三王,以聪明睿智之资,受天命而为君师,治之而息其争夺,养之而致其富庶,教之而叙其彝伦,七曜顺度,五惩时若天地以位,人极以立,此所谓才智出类而行王道者也”(上揭书) 而贤臣的要件是; “道德在躬,推己及人。欲使吾君为尧舜之君;吾民为尧舜之民。事君行己,一以正道者大臣也”(上揭书) “道学之名非古也,古之为士者,入则孝处则弟。仕则以道事君,不合则奉身而退。如此者,谓之善;不如此者,谓之恶。不以道学别立名目,及其世降道衰,圣贤之统不传,恶者固不足道矣。虽所谓善者,亦徒知孝友忠信,而不知进退之义,性情之蕴,往往行不着,习不察。于是择其穷理正心,以道出处者,目之以道学,道学之立名,衰世之所不得已也。此名既立,奸人或指而斥之,反使不容于世,吁可悲矣。鸣乎,道字之名既出于衰世,而世尤降俗又下,则又以能读经著书者目为道学。其于心性工夫,出处大节,有不暇恤者,尤见世道之变也”(栗谷全书卷十八,经筵日记一) 其次的明显特征为义理精神的遵奉。孔子常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提倡重义轻利。 以此为基础,在经世上重视义理,振作风气,同时强调春秋大义。 “贤者惟知义理而已,穷达寿夭,凡外物皆不能动其心。但力于学问,志于正道而已,岂有意于穷达哉。其用与不用,在君不在己也”(《静庵集‧卷四》三拜副提学时启三) “人主于义利公私之辨,不可不明审也。茍能知义利公私之辨而不惑焉,则内外修而心地清,是非好恶皆得其正,至于处事接物,无不当矣”(上揭书,参赞官时启四) 静庵赵光祖是朝鲜中宗时代的文臣,提倡道学政治,强调义理精神。他本身纯刚正直,致力于义理精神的具现,结果虽然遭受挫折,但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三、韩国儒教的现况 韩国儒教至今表面上还维持着其机构组织。首先,设立于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372)的太学,其学脉由成均馆继承者,直至今日,它仍在汉城里保持着它的旧风貌。 奉安孔子牌位的大成殿,古代儒生教室的明伦堂,宿舍的东西斋,图书馆尊经阁,及六一阁。享官厅,书吏厅,正录厅,熟手厅,守仆厅,祭器库,东西庑等大部分的建筑物仍存在着。 现在的成均馆是在朝鲜太祖八年(公元1398)设置的,高丽时代的成均馆被迁至开城。 文庙大成殿里奉安孔子,颜子,子思,孟子及宋朝六贤,东国十八贤的牌位,每月朔望焚香,春秋举行释奠 四、未来社会的特征与儒教 关于人类的历史怎么展开,谁也不能断言。未来学者们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意见。按照当代文明的发展,有的学者预见未来社会会更富裕和便利。他们主张,由于急剧的科学发展,完全能够克服威胁人类健康的所有的疾病,而延长寿命,享有肉体快乐;由于遗传工学和宇宙科学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希望。而与此相反,由于无限制和无差别的机械文明,最后,人类的情趣必然会陷于枯竭而沉溺于自灭隧道。 可无论怎样,现在还没有关于未来的明确解答。即使有的学者可以作出断言,但那也只是推测。未来社会仍旧沉入在不确实的浓雾之中。 然而,在今天的我们,也许能够按照今天的情况来揣摩明天。许多学者把未来社会的特征撮要为三点:第一是国际化,第二是情报化,第三是科学化。 国际化时代的未来社会,即所谓的地球村,是认为全世界成为一村,国境和民意识模糊。即依靠超高速的交通手段,人类迅速地到处来往;由于超越人种的交流,人类共有文化而感情相通,人类的公感带加速地形成。由此,到处多样的情报,依靠科学的威力,如瀑布倾泻似的而传遍开来。 文明的科学化和生活的机械化,在未来社会中向尖端奔跑。厂业也是,扩大到征服宇宙。 在怎样走向国际化、情报化和科学化的未来社会,也有对人类将来产生障碍的因素: 第一是核, 第二是遗传工学, 第三是环境破坏, 第四是公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