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韵网
标题:
汉服”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见于各论坛,作者不详)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6-23 12:03
标题:
汉服”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见于各论坛,作者不详)
最近,大陆民间突然兴起一股所谓“汉服”热,而且引起众多的呼应,甚至把这种族群民粹现象,提高到“自由”之类的高度,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悲和忧心。一个正在崛起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在族群关系上表现出如此狭隘、偏颇、算旧账的情绪,不仅与国际通行的多元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也与中国千百年来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史和民族理念南辕北辙,这种突然兴起的汉族主义,是19世纪后引入西方现代“民族”概念造成中国内部认同危机的继续,可以说是20世纪初生搬硬套西方理念在中国的负面效果之一(此前中国只有“……人”而无“民族”概念)。目前这种情绪的突然兴起,不仅让中国国内的很多认识担忧,引发毫无必要的国内族群紧张气氛和认同问题,也必将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关注。
懂得一点中国民族史的人就知道,中国是不存在一个万世一系的“汉族”的,今天的“汉族”是一个融合的产物。春秋战国时代,“华夏”人的概念就不确定,周人就是来自西部的族群,姜姓与“羌”同源,到战国时代,屈原的楚国,还游移在中原的边缘,后来统一中原的秦国的祖上,就有西羌的血统。
“汉人”的概念,来自汉朝,就是汉帝国的人,汉帝国崩溃后,这个概念多次变换,魏晋南北朝时,“汉”的概念,已经完全与血统脱离,成为文化概念,演化成“无特定族群背景”的代名词,人们在淡化特定族群背景后,就泛称汉人。隋唐的开国着杨姓和李姓(李世民),都有鲜卑皇族血统,实际是亲戚,这种族群融合的文化和精神,正是唐代社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原因之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也正是青藏高原吐蕃帝国兴起之时,唐朝和吐蕃对峙苦战200多年,军事上一直处于被动,败多胜少,一度被吐蕃攻下长安,吐蕃还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有唐一代,是中国族群融合的重要阶段,这时候的“汉人”,已经不是原来的“汉朝人”。这些历史,后来被汉族中心主义者编写的“正史”刻意隐去,造成后人对于民族问题的重大误解。
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又出现大规模融合,又形成一个新的被称为“汉人”的族群,它与唐代的唐人的概念并不相同。“宋”是当时被称为“汉人”的主要政权,但它其实仅仅是“中国”范围内的一个地方政权,并不能视为今天“中国”的“前身”。宋代中国是一个分裂和群雄并举的时期,在宋的同时,先后有辽、西夏、金、元等并立的政权,综合实力都比宋强大,共同构成今天“中国”的前身,当时的汉人的概念,也是变换不定,不存在一个确定的标准。比如,如果以语言划分,辽金人口以及军队中,讲汉语的人口也是主体,实际上后来举国都讲汉语,而“宋”的人口中,大量西南云贵和东南两广的族群人口,反而不讲汉语。
前两年突然出现的关于岳飞的争论,和今天的汉服一样,也是这种对历史的误读。首先今天中国“汉人”中,大部分人不可能是当时南宋人的后裔,南宋人口当时局限于东南一隅,族群混杂,而今天长江以北的人口,当时都是辽、金、西夏、元等的人口,在元朝统一之后,长江以北的人才叫“汉人”,而南宋人反而不叫“汉人”。元代民族融合,族源远大中亚甚至欧洲,元垮台后,明朝的强制同化政策,使得元朝大量不同族群人口,大规模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成为“汉人”,但其实已经与此前的“宋”人、汉人、南人完全不同。明朝的所谓“汉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
清代入关之前,已经是东北地区女真诸部(比如爱新和叶赫)、辽东汉人(比如曹雪芹家族)、蒙古等诸多族群的融合体,汉人族源人口比例相当高,绝对数可能占多数(尚无定论),“清”这个国号,建于1636年,就是要表明不属于任何特定族群,而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群体。清八旗中,有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汉军主管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是最具战斗力的高科技部队。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家祖上是辽东汉人,但后来是作为清朝皇宫贵族的身份入关,掌管江南最重要的职务几十年,其心理认同和族群意识,完全是认同“清”皇室的,红楼梦描写的就是典型的清代旗人贵族的生活细节,这充分体现了清政权本身的民族融合的性质。民国后,当时所有“旗人”,都被称为“满族”,因为政治上受歧视,很多人又隐瞒身份改称汉族,后来1980年代,大陆准许重新申报民族成分,又有很多汉人,该报满族,其中原委纷繁复杂,一言难尽。
清朝入关的剃发易服,不是什么“奴隶”的标志,而是全国一体化的标志,就是为了表明不存在“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二元结构(参阅清史),因为上到皇帝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是一样的。在当时古代的帝国政治理念中,没什么反常的,明朝建国时,也同样强迫境内大量的蒙古、契丹、女真等民族统一服装,强迫通婚等。有人说,那么清初为什么不改汉服?问题是清政权是帝国政权,古代社会世界所有帝国的通例,在地位上都是按照归顺的先后排序,清政权入关之前,东北的女真、汉、蒙古已经都参与建国成为旗人,已经使这种服饰,后来蒙古大部已经归顺,西藏在清入关前就已经派人到沈阳表示认同清政权,这种情况下,长城以南的汉人和其他族群,是最后归顺的,怎么能让先前的臣民随着后来的臣民改变习俗呢?事实上清初为汉人特别规定了“十从十不从”,就是很大的变通妥协了。后来的国民革命后,不也是革命者的中山装称谓新国服么?**建政,也是解放服取代其他服装,这是不能以人数多少决定的。当然现代古代不完全一样,不那么强迫,但实际上也跟强迫差不多,大陆解放后,为什么没人穿西装和长袍马褂了?60、70年代,烫头都不行,不也一样么?
在中国特定的情势下,任何汉人民族主义和汉人中心主义的倾向,都极容易走向汉人沙文主义,除了造成国内族群不必要的纷争和猜疑之外,百害无一利(看看前南斯拉夫塞族的故事)。中国今天的汉人,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汉人的后裔,而是一个近现代特别是辛亥革命中造就的群体,是引入西方“民族”概念之后的理念,今天中国,根本不应该、不必要再去强化什么汉族的民族意识。如果是在国际层次上,那就只有“中国”,没有什么汉不汉族的问题,如果是在国内,汉人本身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不必强化这种区隔。而汉服之说,是在人为制造历史象征,移花接木地套到今天“汉人”身上,强化新的民族情绪,反映出一种狭隘、自闭、受虐、自恋的心态,绝不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最大族群应有的豁达、包容、大气的心态。看看印度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和锡克人、穆斯林的没完没了、乌烟瘴气的纷争,那些慷慨激昂的暴民,都是在自认为“神圣”的狭隘民族情绪的支配下“英勇斗争”的,可是在我们外人看来,不就是自己家里胡闹的犯傻么?这在今天中国国内民族关系纷繁、复杂、微妙的局势下,非常值得我们警觉。所有企图遏制中国肢解中国的力量,无不寄希望于中国的族群纷争,而政治常识告诉我们:“大民族的民族情绪——少数民族反弹——大民族反应——少数民族在反弹激化……”恰恰是国内民族纷争的普遍模式,我们不能不担忧,这类汉服之类的故事,会在中国民族之间引起什么情感和心态的变化,究竟是对什么势力最有利。
一个自信、昂扬的民族,是不会耿耿于怀与几百年前的族群纠葛的。今天英国王室,就是苏格兰这个“少数民族”血统,至今还常常穿起苏格兰裙裤,但大英帝国的英国人从来没有计较这个历史,而是把英皇视为自己国家骄傲的象征。今天的中国的版图、人口、法统,都是在清代康乾时期奠定的基础,一半以上的领土(东北、西藏、内蒙、新疆、云贵等等),在18、19世纪之前都是非汉族族群的世居土地,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清帝国的传统,是今天“中国”存在的基本法理基础,所以以清代文化为今天中国“直系”传统的代表,在文化和学理上完全正确,在政治上具有最高的合法性,在现实的国家认同和对外交往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种理念,是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在这方面,中国人很应该参考一下新加坡建国者的族群理念和实践,这是涉及到国家命脉的重要理念。中国国内作为人数最多的汉族人,不管是从国家总体利益还是从族群利益计,还是不要动摇这种信念为好。
欢迎光临 汉韵网 (https://www.hanyunwa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