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韵网
标题: 官服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0-3 00:43
标题: 官服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古代有品级的男子在公务场合所需要穿戴的衣服冠饰,凡是涉及到皇帝以及需要使用冕服的场合,则可以参见前面的冕服一节。
西汉初期并没有实行车骑衣服的规定,官员与民衣服无异。后来虽然有了对于带冠和服用颜色的相应禁令,但是并没有严格的体系,大抵是以四时节气而为服色之别。
东汉明帝时,才开始制冕旒衣裳,形成了一套官服的系统。总的来说是以袍为朝服,即深衣制。根据四时节气使用不同的颜色,而在入朝时则均着皂衣。根据身份官阶的不同,又有所细化:如持斧捕盗贼的直使服绣衣;虎贲中郎将则着“后垂交输,狭若燕尾”的纱榖虎文单衣,虎文裤;伍伯服缇衣,纁衣赤帻;三老五更服都纻大袍,单衣皂缘领袖等。
南朝时期的冠服,天子为通天冠,黑介帻,绛纱袍;而官员则衣皂缘中衣,肩上有紫荷,象征贮藏文书奏章之囊,为衣袋之始。北周武帝开始则在袍下加横襕,以模仿下裳。官阶和身份的不同,主要是通过所带冠的不同体现的。武冠为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所带,插貂尾;鹖冠为武骑、武贲等武官所带,形制如弁;执法官戴獬豸冠;公卿在行卿射礼时代委貌冠;而行人使者多着高山冠等。除此以外,官服上还加有绶、佩,根据佩玉和绶带颜色的不同区别身份等级。朝会之时,官员们还需要随身携带笏板和白笔,以便记奏和书写文书。
唐代的冠服体系较为完备,可以分为天子的官服和群臣官服两个方面。
天子冠服中的衣服,即冕服前面已经有所介绍,这里则详细谈一下冠。天子的冠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服用规定:通天冠,即黑介帻承冠,一般用于重大的场合,与束带、佩绶和冕服同用;武弁,用于讲武、出征、狩猎、大射以及赏祖、罚社时;鹿皮制作的弁服,则在朔日受朝时服用;其余还有拜陵时服黑介帻,乘马时带平巾帻,视朝及宴见宾客时带白纱帽等,规定繁杂。
群臣的冠服则分为朝服、 公服和常服。朝服配有冠、帻、缨、簪导、革带、假带、 剑、印绶等,绛纱单衣,白纱中单,黑领,白裙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白袜,乌皮履。是五品以上陪祭、朝飨、拜表大事的服饰,根据品级不同在冠和印绶的形制用色方面有所不同。公服,又名省服。有冠、帻、簪导、革带、假带等,绛纱单衣,白裙襦,方心,白袜,乌皮履。是一品以下五品以上谒见东宫的服饰。与朝服相比没有蔽膝、剑和绶。常服,古称宴服。天子用黄袍及衫,群臣亦用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用紫色,带饰用玉;五品以上用朱色,带饰用金;六品以上用黄丝布;六品七品用绿,带饰用银;九品用青,饰以鍮石;庶人则用铜铁带。后来虽然时有更改,但是大抵是以紫、绯、绿、青四色来定官品的高低。
永徽二年,为防止诏命时的伪诈,则又设立了赐鱼袋合符的制度。鱼袋中装有鱼符,进出时合符检验。衣紫衣者鱼袋饰金,五品以上衣绯衣者饰银,此即唐代的章服制度。
而在群臣所带的冠中,也是根据身份的不同带不同的冠,大抵与前代相同。武官以及鼓吹按工为武弁;三老五更带进贤冠;御史大夫、中丞御史带法冠;武官和卫官公事时带平巾帻;主掌饮食和低级的官员则佩戴平巾绿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