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有没有民族服装?
汉族奉黄帝为祖先,《史记》记载黄帝始作衣裳,一直发展到夏商周,华夏人(汉朝后称汉人)的衣裳形式已基本固定为y领(也有H领,即我们平常所见的唐朝式样),上衣下裙(裤),或有连体的深衣,圆领长衣,但是其交领右衽、系带长袖的基本样式一直到明末皆未有大的变化。
明朝末年,满族贵族为了同化汉族而强行推行满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之后汉民族的民族服装——华夏衣冠便在中华大地上销声匿迹了,只有佛教、道教、演员等遵从“十从十不从”而保留了衣冠。藏族,苗族等兄弟那里也还保留着相似的样式。
辛亥革命后,因为西方文化来势汹汹,满族的旗装开始西化,成为具有民族特色但其实是时装的旗袍,汉族的服装也没有机会大规模的恢复。
一直西化到如今,中国频繁与世界接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把目光放向中国,想来看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但是,他们看到纯粹的中国了吗?没有。我们在结婚、庆典等各种重大礼仪场合基本都穿西装礼服,最多也就穿穿所谓的“唐装”、旗袍。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人和韩国人结婚的时候都穿传统服装。日本的和服,韩国的朝鲜服,其实在根本上受汉服(汉文化)影响的,也是交领右衽,戴冠插簪。这些服装,西方国家一看就知道它们属于日本、韩国。但我们中国人却没有明确的外在形象。相反,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拍婚纱照的时候,穿上的却是和服、韩服拍照。想到这些,难道你不想穿上我们汉族自己的民族服装吗?
你知道汉族服饰是什么样子的吗?
答:汉服的特征以交领右衽为主,兼有圆领、直领,无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畅。从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制(上短衣,下长裤)等。衣裳,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女装,袴褶为常服。衣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装形式,交领右衽系带是延续千年的主要特点。
汉服是怎样消失的?
答:三百多年前,满清统治者是满族人,强令汉族人全部要作满人打扮。这就是著名的压迫政策“剃发易服”,要求男人剃半光头,梳辫子,要求汉族人都穿满 族服装,不顺从就杀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因此,从满清开始,全中国都穿旗袍马褂了。
所以,请不要把满清以前的“古装”看成只是古代的服装,这些,正是汉族的服装。汉族服装几千年来传承发展,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各有不同的风气及特点,但交领右衽(就是领子像小写的“y”)、系带隐扣,是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日本、韩国的和服、韩服也是在古代受中国影响,由中国传入的,然后融入了本土特色。他们称为“吴服”、“唐衣”,意思即是中国传来的衣服,所以看起来跟中国汉族服饰很相似。
APEC会议上领导人穿的是什么服装
答:98年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唐装”,其实是改良后的满族服装,不是唐朝的服装。以前只称为“中式服装”,但是后来为什么又叫它唐装呢?因为外国人叫中国人是“唐人”,既然是唐人穿的衣服,设计师也就把这种衣服称为唐装了。其实应该叫满装或旗装才对!
还有很多温饱的问题没有解决,服装的问题不着急吧?
答那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搞神舟5号,为什么要那么努力申办奥运会呢?即使今天我们不去复兴汉服,温饱的问题也不可能马上解决,而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一个国家外在精神面貌的重要性,意识到服饰承载的民族精神,意识到从传统服饰到传统礼仪、到道德教育普遍提高人民素质这一脉相成的关系,可能温饱问题解决得更加快一点。
穿着我们自己民族的服饰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并不是仅仅穿上汉服就算了,华夏自古称为礼仪之邦,所以穿上我们的民族服饰,也要注意到相应的礼仪喔。
传统礼仪十分繁复,但是我们今天并不是要简单复古,只需继承其精神即可,所以这里只列举五个常用的场合礼节。
答:
1、站姿:站立时要挺直身子、两眼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
2、坐姿:最正统的“坐”是指跪坐,就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如果是坐在椅子上,也是要双腿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翘起二郎腿之类的是很无礼的行为喔。
3、行礼:⑴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放下。⑵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⑶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⑷颔首(点头)致意。⑸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⑹一般拜礼: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或稽首或顿首。⑺女子常礼:本着现代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4、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开门、掀帘子……由于现在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5、宴请: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再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以上就是一些常用的礼节,请拿出学习西餐礼仪的精神来学习一点传统礼节吧!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过传统节日?
由于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许多年轻人误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很不浪漫,只是吃吃喝喝。其实,我们的传统节日里,也是聚会、活动的好时节。
端午节佩香囊、烧艾叶、挂菖蒲、洒雄黄、赛龙舟、包粽子、祭屈原……这么多的活动内容,我们却只剩下“吃粽子”了。也无怪韩国把端午祭申遗了,韩国对端午传统的保存、发扬,各方面都做得比我们好。
三月初三上巳节,女孩们去踏春,水边游玩(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而日本把三月三称为“女儿节”。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院长曾说过:“一旦韩国把端午节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下一个,恐怕就是日本申报三月三了。”
还有花朝、清明、七夕、中秋、重阳、元宵……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沉积,瑰丽多姿的中华传统佳节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其浪漫、优雅,以及亲情、人情味,绝不在西方的情人节等节日之下。
各位同胞们,为什么还要“哈日”、“哈韩”?日韩的文化也是传承自中国。我们一起来,过正宗的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