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民间艺术瑰宝:多姿多彩的中国面具

01.jpg

面具

中国面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等,戏曲面具等,就其功能及使用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表演用面具,在傩祭和傩戏表演中佩戴:另一类是悬挂用面具,如吞口,于门楣、窗楹上悬挂,用来避邪和装饰。

中国面具最早出现在傩祭仪式中。中国古代有一种驱鬼逐疫的迷信祭仪,称为“大傩”,在仪式上跳的一种舞蹈称为大傩舞。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等武器,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时期,面对变化莫测的大自然和令人们痛苦不堪的疾病以及导致人畜大量死亡的瘟疫,先民们倍感迷惑和畏惧,认为是厉鬼在兴妖作崇,只能用傩祭这一原始宗教仪式和巫术活动来祈告神灵,驱鬼逐疫、消灾纳祥。傩祭仪式阴沉凝重,令人惊悸。祭祀活动中所戴的面具造型狰狞丑陋、凶残恐怖,以镇吓魔鬼、驱逐瘟疫,是驱逐邪魔的法器。

商周(约公元前17世纪-前256年)时代,傩祭活动尤其盛行,傩祭的中心人物叫方相氏,在驱魔仪式中,“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周礼·夏官》)。由于方相氏戴的是青铜面具,所以这种舞蹈也称“方相舞”。

汉代至唐代(公元前206-618年),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日益发达,傩祭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由少年扮演的十二神兽,120多贵族弟子也组成舞队参加舞蹈,也称“十二神舞”。

到唐代(618-907),傩祭已从单纯的祭祀向娱乐的形式发展,神秘可怕的巫术气氛逐渐淡化,傩仪已不完全是驱除邪魔的仪式而成为一种百姓的节日活动。人们一方面在傩仪中追求神圣,一方面也获得欢乐《。兰陵王入阵曲》是唐代戴着面具表现战争场面的乐舞,叙说北齐文襄王第四子高长恭“貌美心壮,音容兼美”,不足以使敌人畏惧,只能戴上面具来恐吓敌人,因此而打了大胜仗。



0023aea9e73e0c782f2a06.jpg

多姿多彩的傩面具

宋代,傩祭由于受到杂剧、散乐、南戏等民间戏剧和伎艺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世俗的娱乐活动融为一体,方相氏和十二神兽从傩祭中消失,被“将军”“、门神”“、小妹”“、钟馗”等民间传说人物所取代,表演形式也从舞蹈转向戏曲,并在神灵崇拜的内容中又加入了佛、道、儒家的内容,使得傩面具的品种数量急剧增加,面具的形象也逐渐转化为大众能够接受的世俗人物。傩仪一步步由阴沉可怖的驱疫逐鬼仪式演进成娱乐性质的社火和戏剧,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演变成现在除旧迎新的习俗。

面具最早用黄金、玉石、象牙、青铜、铁等质重价高的材料制作。随着傩仪的平民化、世俗娱乐化,面具制作逐渐使用一些廉价而又质轻的材料,如:木材、树皮、纸、泥等。面具的制作受艺人传承的影响,特别是受当地所产材料的制约而呈现各地不同的风貌。

中国最具特点的面具,要数西南的贵州和西藏。贵州面具一般采用不易变形的黄杨木或丁香木雕刻,由脸部、帽盔、耳子三部分组成。脸和帽盔在同一块木料上,耳子用边料制作,用绳子系在面具两边,形成一体,彩绘后以桐油上光。藏族面具多用毛皮制作,用皮革缝一个口袋,开几个小洞作眼睛、鼻孔、嘴巴,就成了一个简单的面具,精致的还要裱上缎料,五官周围勾勒吉祥图案,脸上镶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额头装饰太阳和月亮的图案,两耳垂有流苏,面具光彩夺目,气势不凡。泥质面具是在泥和木头制成的头状模型上,用纱布和泥一层层裱糊成形,干燥后取下加工上色,涂漆上光。社火马勺面具是用中国农村常用的木制水瓢彩绘而成,具有色彩多样、形像鲜明的特点。

中国面具以其独特的风格延续了几十个世纪,它是中华民族生活习俗、观念信仰的具体体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1)

admin 2013-6-21 00:03:56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面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等,戏曲面具等,就其功能及使用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表演用面具,在傩祭和傩戏表演中佩戴:另一类是悬挂用面具,如吞口,于门楣、窗楹上悬挂,用来避邪和装饰。
中国面具最早出现在傩祭仪式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2010-2019 汉韵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鲁ICP备17036521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chany.org 主办:韩国中华汉韵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