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铜器

花の物语· 2011-10-7 02:05 阅读 1546 评论 0

这件西周的虢季子白盘通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清道光年间于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盘铸于公元前816年,因作器者为虢季子(名白)而得名。它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为西周三大青铜器。以铭文字数而言,虢季子白盘字数稍逊(111字),但就制作之精良与体量之大,则以此盘为最。

  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腹部饰环带纹,口沿下饰窃曲纹,盘内底部有8行铭文,说的是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正月,虢国的子白奉命讨敌,大胜而归,宣王给予嘉奖并赏赐,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铭文中的许多字句可以与《诗经》中的篇章相互印证,是研究当时北方民族关系和西北地区地理的重要史料。

  相传,此盘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盛水饮马,后几经辗转,终归国有,为更多人识其价值。

直径7.4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此镜的工艺制作技术极为高超,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字铭文,可产生透光效应,中国文物中的精品。

战国中晚期作品,四川省博物院收藏,为同类编钟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组,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可靠物证。

毛公鼎,高53.8厘米,口径 47.9 厘米,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铸。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在民间转手多次,抗战期间险被日军夺走。日本投降之后,收藏者将鼎捐献出来,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因毛公鼎内壁刻有500字的铭文,乃迄今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之最。除了史料价值,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和书法研究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1980年临潼秦陵陪葬坑出土,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通长317厘米,做工精细,显示出秦代高超的金属铸造工艺。

商朝制作,出土于湖南宁乡。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青铜制品,根据用途不同而被分为酒器、食器、水器、兵器和工具等八类。尊就是当时常用的一种酒器,有时也被当作祭祀的礼器使用,经常雕塑成的动物形象。这件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四羊方尊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这件作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容器的口颈部分被制作成强劲有力的弧线形,下部的支座是由稳重的直线围成的圈足,中间的羊型装饰雕刻是整个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四个造型雄伟奇特、伸出硕大卷曲羊角的羊头形象,被巧妙地安排在容器的四周转角处,神情安祥而平静。作品中,线条的雕刻强劲有力,在宁静和动态中透出神秘、威严的气氛。羊的肩部空隙中雕有带双角的小龙头,四周分布精细的鳞纹、饕餮纹等装饰。整个作品不仅造型生动奇特,雕镂精美,还显示出高超的铸造技艺:羊头和羊角都是事先铸造出的,被镶嵌在铸造整个容器的外模中浇铸而成。这种方法在铸造工艺中被称为二次铸造法,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四羊方尊集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于一身,体现出威严的气氛和华丽精美的装饰风格,表现出了极其成熟的金属加工技巧和出色的艺术感染力,不愧是古代青铜艺术最杰出的珍品之一。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此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二十公斤,代表了商代青铜器铸造的顶峰技术。口沿呈喇叭形状,深腹,圈足,整个器形稳重典雅,大气磅礴。最引人注目的是器身一圈三组双虎食人以及龙纹高浮雕的形象,圈足处饰以此时最为常见的饕餮纹,器身双虎食人下方亦能发现夔文纹饰。

太原南郊金胜村的晋国赵卿墓,是迄今为止所见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的高级贵族墓葬。在这座积石积炭的墓葬当中,出有一件高近1米,口径1.04米的镬鼎。圜底形的深腹下面,接有三条粗壮的兽蹄足,足根饰高浮雕的兽面纹,腹饰夔龙、夔凤和蟠螭纹。器形硕大雄伟,造型古朴浑厚,鼎腹足可盛一肥牛,是迄今所见春秋时期最大的鼎。 

  我国古代,鼎被视作宗庙里的常器,国之重器,用来区分和表示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在迎接太原建城2500周年之际,人们按照实物的尺寸,同比例缩小,复制了晋国赵卿墓出土文物中最为醒目和独特的镬鼎,以再现华夏文明的特色,重温悠久的晋国历史的魅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