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介于真(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其实用性和艺术表现使得它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其他书体所不能比拟的显赫地位。它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书法的基本功。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古人说它“非真非草”,比楷书流动、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魏初,汉隶仍是正规书体,用于勒碑刻铭和公文告示,而新兴的行书和解散隶意的章草则在民间广为流行。相传行书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的卫恒在《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 王羲之的行书从刘德升、钟繇一脉传来,并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可以说行书成熟于二王之手。王羲之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一次被奉为“书圣”。 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应排在首位,其行书帖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圣教序》等。但他留下的真迹不多,多是后人临摹,其中,《兰亭序》为王羲之行书的最突出代表,被历代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此帖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用笔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章法上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结体上变化多端,匠心独运,文中20多个“之”字,7个“不”字,虽重复出现却无雷同。可惜这件书林瑰宝,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