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 中秋帖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则主要发展了“行草”的体格。据说,他自幼刻苦聪颖,其书法之秀美,大有超过其父的势头。他认为章草虽好,但总有些拘谨,这跟泥于古法有很大关系。事贵变通,王献之因此在盛名的父亲后又独树一帜,在行楷和草书外,确立了行草的式样。王献之的行草,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间,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伏游,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用笔洒脱流利,随意中书写,而神韵自得。 实际上,在王氏一门中还有一件珍贵的墨迹,就是王珣的《后远帖》。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子,其书法被评曰 “东晋风流,宛然在眼”。乾隆帝极珍爱此帖,将其与羲之《快雪时晴帖》、献之《中秋帖》同藏于养心殿书房,并称此处为“三希堂”。三希由此名噪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