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交流发言摘编
据济宁日报2013年9月28日讯 9月27日,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在位于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自2007年举办发起国际会议以来,世界儒学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七次。本届大会秉承以往各届大会的一贯宗旨,营造思想独立、对话平等的学术氛围,鼓励跨学科、跨行业的儒学研究,既关注儒家的基础理论研究,又将儒学研究与当今现实社会紧密结合,探讨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会议期间,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俄罗斯、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儒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120多位专家学者,根据“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建设”的主题,围绕“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礼乐传统与社会礼仪”、“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报现摘要刊发部分专家学者学术观点,以飨读者。
儒家角色伦理学:挑战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夏威夷大学 安乐哲(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获奖者)
今天我们所处的生存世界,危机四伏。深深蕴含着道德品行精神的齐家、治国、天下为仁儒家伦理,将会改变我们的文化世界吗?儒学将人类相互尊重与休戚与共视为崇尚的价值。人在休戚相关中存在,人与人的相系是特殊、相互作用形态的;将人视为这样一种观念,与将人作为分散性、个体性的概念是鲜明的对照。如此概念化的人,是人们一直更熟悉、更流行的模板;个体人事以共同属性定义的,是用在“利伯蒂•狄莫克拉西”(“自由———民主”)话语的。世界在如此快速变化,未来数十年内,儒学以齐家为中心的价值观,会促动新文化世界秩序的形成吗?
儒学角色伦理学,则是基于将人视为处于互系的观念,将人家庭角色及关系作为修养道德能力的起步;这样,它在精神上呼唤道德想象,并能激励通过人的相系而生成的道德力。呵护相系关系,被视为是人的道德本质。它所建设的,是一种人为核心(而非神为核心)、非有神论“宗教性”(人与人关系性);这与亚布拉罕(一种)宗教构成鲜明的差异。
儒学角色伦理学不搞“简单位置谬误”,也不采用随意性事例;它不依赖西方那种“公正原则概想”,或者原教旨性个人主义。古代儒家经典进行是思考直接经验性的情况,所讲述的,是更为直接人的实际生活经验,是把直接生活经验,作为理念抽象的最终源泉。
在儒家思想这里,人不是个体的,不是亚里士多德的灵魂意义的分离无关性,而是人与人的具有内在联系;生活的多样性角色,它是构成人作为人的东西。相系与角色要求人在行为上,追求特殊性与高超造诣。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他所有生活同他人和谐相处的角色。
再看儒学角色伦理学及其安身立命思想,它当然是提供行为准则的。但它不依靠形而上学的原则、价值、美德,而是主要根据人具体家庭与社会的角色概况去找到指南。角色对于生活,比单调地抽象更具有指导性。在家庭、社会,人对自己生活经验中的兄弟、女儿、朋友等等的角色,其恰如其分的程度,是有着切实直观的洞察与判断的。
角色伦理学所提供的指导,就是如何最恰当地对待行为。恰当行为意味着对人类活动必然复杂状态的广阔容纳。指导意义之获得,靠的是最为清晰可见的经验,而不是外求于什么“正义”、“勇气”、“节制”等等的抽象定义。人们总会发现,在具体角色与相系中,有种活泼、可感的恰当度,非常明确地向我们喻示,下一次该如何做,便会更为恰当。我想阐述的是,儒学角色伦理学为展开道德生活的宽度与立体视角,提供根据。首先,儒学角色伦理学将相系视为首位性,摈弃最终性个体的观念。
第二点,儒学角色伦理学否认人云亦云的“质相”本体论。
第三点,儒学角色伦理家重视人体动态性,它与成就人格、功德圆满行为是为一体的。
第四点,儒学角色伦理学重视道德想象对成就功德圆满和人生的至关重要作用。
最后,儒学角色伦理学,与其他德行伦理学或任何伦理理论,都不是竞争关系。
社会德教—儒家的过去和未来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儒家之所以成为尔后两千多年中华思想文化的主干和底色,是由它的特质决定的。儒家的生命力在民间在文教,在思想文化的无形影响。它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一是官学和私学的教育团体;二是经学和儒学的师承学派; 三是儒家士大夫阶层,都是比较松散的群体。它所关注的是如何弘扬尧舜孔孟的仁和之道,给社会各领域注入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使之合于文明的进步。因此,儒家并不是百家中的普通一家,它乃是公共性的社会德教,它面向社会所有的人,而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和诉求。
由于时代的巨大变迁和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于中国文化界被激进主义潮流所主导,未能及时转型的儒家在近百年中遭受数次强烈的冲击乃至扫荡,它不仅被边缘化,也被妖魔化,在社会各主要领域被放逐,自身析为碎片,成为“游魂”,或曰:“花果飘零”,进入了最低谷。然而,为中华文明和礼义之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儒家文化是不可能被人民抛弃的,当人们摆脱了文化偏激主义的迷惑,遍尝了各种外来文化的酸甜苦辣之后,会以清醒理性的态度重新认识作为自己民族文化之根的儒家,并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回归。
儒家是社会德教,是成德之教,这是它的历史定位,而且是本质性的最佳定位。展望未来,儒家在中国的复兴仍然应当在社会德教的位置上发挥积极作用,这既符合儒家文化的未来特质,又最能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它的需求。儒家的未来演变,有“三不宜”。第一,不宜政治化。第二,不宜宗教化。第三,不宜工具化。作为社会德教的儒家,具有广泛性、穿透性和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儒者,只要他尊重孔孟,愿意践行五常八德; 每位儒者同时又可以选择其他的信仰,成为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性格温和的儒家所提倡的温和主义,会使各种信仰都温和起来。为了重建儒家的社会德教,必须做好几件重要的事情。首先,发展学术,创新儒学。重点提示儒家仁学的精粹要义,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五常八德对于社会道德建的基础性意义,儒学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关系,社会道理教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第二,革新教育,改良人性。教育必须大刀阔斧加以改革,扭转市场化的趋势,回归传承文明、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正途。一是把中华经典训练正式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二是使多数小家庭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校。三是教育以人格养成为核心目标,兼顾“仁、智、勇”三大要素,而以仁德培养为统领。四是加强国学师资培训。五是民间重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书院,不受现有评价体系的制约,以传承中华文化、融汇多元文化、培训国学人才、开展文明对话、推动学术繁荣、服务移风易俗为己任,补充现有教育体制的不足,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第三,政府系统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方略,运用儒家“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丰富资源,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第四,壮大儒商队伍,发展儒商文化。儒商队伍的壮大,儒商文化的传播,能够有效消解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第一、人为物役的负面效应;同时又能以企业为后盾,推动道德文化的发展,用事实证明市场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义与利可以统一,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不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第五,建设城乡基层文明社区,发挥各种民间组织的道德教化功能。儒家德教的根在民间,虽历经政治风暴、思想讨伐的摧残,而根系犹在,维持着起码的道德生活。现在的任务是:施肥灌水,加以培植,使灵根再生枝叶,继而枝繁叶茂,开出艳丽花朵。
孔子德治思想的真髓及其当代价值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理论学刊编辑部 裴传永
严格说来,尽管孔子推崇德治,但是把孔子的治国思想称之为德治主义并不准确。根据我们的理解,孔子为治理国家提出的基本方略,除了德治之外,还包括礼治。在孔子看来,礼是调节人神关系和包括君臣父子等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和标准。我们认为,孔子的礼治学说偏重于从应然的角度划定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人们在特定场合和情境下的具体行为准则,旨在建立一种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而孔子的德治思想,它固然包含有对广大民众推行教化的具体内容,但是其基本立足点和重心,却是在于规范、约束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要求他们自觉地增强道德认知和道德修养,以自身的道德践履和道德感召力,影响、带动广大民众提升道德境界、扩大政治认同,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国泰民安的目标。换言之就是说,孔子德治思想的重心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官”,有德者之治和有道德之治是孔子德治思想的两个基本维度。孔子德治思想的第一个维度是有德者之治。在孔子的观念世界里,领导者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是其临民理政的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条件。查考文献可知,孔子对领导者自身道德品格格外看重,有过大量明确的正面论述,强调为政者要躬行正道,率先垂范。孔子对那种习惯于发号施令而不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表示了极大反感,明确要求领导者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因为“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领导者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收到令行禁止的成效。孔子还曾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把形成公序良俗的着眼点放在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上。他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两句话则把领导者的品德养成与人民安居乐业直接挂起钩来,视前者为后者的必要条件,可以说生动反映了孔子德治思想的真谛。孔子德治思想的另一个维度是有道德之治。所谓有道德之治,就是说领导者的一切政举都必须合乎并体现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孔子所主张的有道德之治可以说涵盖了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以下两大要义:第一要义就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而不是肆意剥夺人的生存权。第二要义就是减轻赋税、致富于民。孔子的德治思想是在2560年前提出来的,尽管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其中某些具有超时空、普适性的真知灼见及价值取向依然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其一,孔子的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要努力调高个体道德修养,把具备较高的非权力影响力、通过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民众作为临民理政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对于当代各级领导干部都很有启发和警示的意义。其二,孔子的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要善于用教化的方法而不是严酷的刑法对待民众,这样的为政原则同样值得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和把握。其三,孔子的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要厚施薄敛、致富于民,这一主张在今天也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坚守民族文化本性 创造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
———关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黄会林
一、为什么开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古老文明式微与当代人的“精神缺钙”
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并曾经为世界文化和整个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其他文化无法企及的卓越贡献。遗憾的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导致当代中国人普遍性的“精神缺钙”。因此,我们“应当保持自己的文化定力,坚守清醒的民族意识,坚守本土的文化自信,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以丰厚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文化底蕴,展示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努力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必须用自己气大道正的文化产品去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二、向世界传播什么:“第三极文化”内涵与特征“第三极文化”是我们因应当今世界文化格局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和理论设想。“第三极文化”的第一层含义,是指首先要在中国文化自身系统内部进一步梳理、总理、继承和发扬其最为突出、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成为中国文化自身范畴内的“极”。“第三极文化”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在发扬中国文化中最为突出、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基础上,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观照。“第三极文化”的内涵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息繁衍过程中逐步创造、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复合体。其中最重要的内涵是,作为主导文化的儒家文化在与其他文化派别(道家、墨家、法家等)、少数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确立、巩固并为人们普遍认同、自觉遵守、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和基于这些核心价值所生成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和维护人的价值之人文精神。
2、标举“君子为上”的道德品格、精神气节,指向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
3、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道义担当。4、崇尚“和合”的世界观、宇宙观。“第三极文化”的宗旨,是把民族文化中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进一步继承、发扬,同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并集中于当代中国独有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内涵,使“第三极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及各种文化一道,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具体说来,“第三极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主要特质:第一,“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统。第二,“第三极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第三,“第三极文化”以倡导文化多元化为前提。“第三极文化”有坚实的生成基础和现实条件,有可以期待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并非空中楼阁的臆想,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想象,而是顺应当前世界文化格局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独立性、包容性、开放性的理论构想,它是一种文化立场和理论姿态。
三、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第三极文化”目标实现的路径
第一,学术研究。研究者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直面社会现实,带着问题意识去研究,关注当前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存在什么问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必须解决哪些问题,这是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第二、艺术创作。下大力气创作大量原创性的、具有深厚“第三极文化”底蕴、充分体现“第三极文化”特色的、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作品,则是推动“第三极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实践手段。第三、文化传播。我们需要设计打造一些易于被识别、易于传播、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文化符号,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尤其要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机、IPAD (平板电脑)等新媒体传播中国文化。第四、资源整合。发展“第三极文化”需要吸收和团结社会多方面力量,需要资源整合,需要学界、业界、政府、高校、企业共同行动。
儒家社会思想在当代社区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李光明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春秋战国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人伦道德主张的思想渊薮,那么,儒家社会思想在起伏不定的社会变迁中,是否还能适用于当今社会,并发挥其主体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这是对儒家社会思想生命力的思考和判断,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命题是否成立的关键。
二、儒家社会思想:内涵、路径及其当代启示。(一)儒家社会思想:概念及其内涵。儒家思想是兼顾个人成长与社会管理,致力于以中和思想构建一个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 兼顾法治约束与道德自律; 既承认并保持一定的社会阶层分化,又致力于和谐人心,达成社会共识的思想体系。因此,如果说我们能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中找出哪一种思想是最少避社会和反社会的,是最适合中国国情,并能为世界各国和平、和谐发展找出出路的,应该是以儒家的社会思想为其研究之主线。儒家社会思想,即是儒家社会建设之思想,因为在儒家社会思想中,摈弃了离世、厌世和反社会,反人类思想,“子不语怪力乱神”正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均是强调人应该对当下的现实社会投入情感,积极营建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二)儒家社会思想的根本体用。儒家思想是儒家的生命观、宇宙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炼和集中体现,表现为“道”和“德”两个概念,分别为儒家思想的体用。儒家社会思想的指导性价值观,可以以中和位育四个字来表达。(三)儒家社会思想的五个工作路径。儒家社会思想是当代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五个重点工作路径:伦常建设、选贤订约、公众教化、礼乐并重、兴业惠民。
三、儒家社会思想在深圳坪山新区试点社区工作中的实践。2012年以来,试点社区在推进社区服务过程中,借鉴了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邹平模式和定县模式,设计了一系列社区公众教育课程和培训,并开展社区伦常建制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同时又参考了台湾社造运动中将社区参与作为齐家和治国平天下中相关重要内容,重点推动居民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资本积累,开展了选贤订约和惠民兴业的活动;另外,根据深圳市开展社会建设风景林的规划思路,在社区问题活动和群众文化建设领域,突出与儒家礼乐并重思想相结合,在礼乐并重的工作路径中,强调对乐文化恢复和利用。
四、结语。试点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已经初步形成了将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体系与儒家社会思想相结合的工作路径,初步发挥了儒家传统社会工作路径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创新作用。在这些工作路径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分别担任着伦常建设的宣传者、选贤订约的协作者、公众教育的实践者、礼乐并重的推动者和兴业惠民的资源协调者的角色。通过五个工作途径的建构与实践,在社区层面有意识地推动实现法治本位与道德本位并举;政府主导与居民自治并存,权利诉求与义务担当并举,阶层分化和情感同归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并获的局面。社区居民的初步认可和社区工作者本身的信心说明,儒家社会思想应用于当前我们社区社会建设实践,是能够为和谐社区发展找出一条创新之路的。
创新与古典:台湾新“礼体服务”与古礼之关系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林素英
中国文化之核心在于礼,其中尤以丧祭之礼为重。台湾近十年来,殡葬业中出现一种名为“礼体服务”的“新兴”服务项目,且随着网络营销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之盛行,多家业者都有各自专属的网络营销内容,虽然有业者在网络上号称“礼体SPA”、“大体SPA”或“礼体净身”、“汤罐”等等服务,是打破“传统性”的“用毛巾象征性地擦拭身体几下”,然而事实上这些服务是否果真是“打破传统”?与中国古代丧礼难道并无关联?其具体作法如何?意义何在?
在理解台湾新“礼体服务”之前,必须先合理定义何谓“礼体服务”。所谓“礼体服务”,顾名思义,乃是对于特殊之“体”,既是人之遗体,又因为中国人具有“人死为大”的观念,因此多半习称为“大体”———故而综合来说,“礼体服务”,凡是对于“大体”进行服务者,均可成为“礼体服务”。
透过《荀子•礼论》 要言不繁之说明,最能彰显实施丧礼的最重要原则以及沐浴礼仪的要点。其所谓“以生者饰死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更成为规划丧礼时的最重要原则。毕竟人生的生死两次重要的沐浴是理所当然而不应免的,一次代表婴儿始生之纯净,最后一次,则代表洁净一身而回归。至于死之时实行“不沐”、“不浴”之状况,或者与处理浴尸废水以及废弃物等配套措施不易,因而至迟在战国时期,已在社会变迁之情况下,发展出“濡栉三律”以及“濡巾三式”之简易变通做法以表达人子之孝心,而为民间所乐于遵行。
战国时期尚且已感受社会变迁之因素,在把握礼义的原则下,而适度调整<士丧礼>沐浴之礼的具体仪节,至于战国以后,历经汉代以迄于今,早已超过2000年,礼俗的变化当更为剧烈。相较于<士丧礼>之时代,现当代之时空环境与民情风俗的改变,即使未必全属“沧海桑田”之彻底颠覆,然而从事相关研究者,若未对特定主题进行专门探讨,也未必能立时判断各阶段时间之“新兴”礼俗与古代礼俗之相关。再加上现在修习古礼者少,且“濡栉三律”以及“濡巾三式”之习俗已流传日久,故而世人多视之为“传统”,而不知其本来面目。
综观台湾近年来发展出的“大体SPA”礼体服务,无论从意念与执行上,都应算是比较接近古代丧礼的,与其称为“颠覆传统”的“创新”做法,或是来自东瀛的“舶来品”,不如说是更回归中国古代丧礼的“古典”做法;不过在具体技术上,由于现代科技的帮忙,已不必先派人掘坎以利后续浴尸作业之进行。另外,也因为对于死亡观念之改变,“大体SPA”提供亲属观礼,且透过此观礼过程,对于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状态下的丧亲者而言,还确实发挥一定程度的止伤疗痛之作用,更对现代冷漠的社会、无感的人心,增加一点回暖的加温作用。我们无意繁化丧礼,但是实施“大体SPA”相当合乎人情需求,且有助于生死两安之情感安顿,值得肯定; 从“称情而立文”的远程价值而言,对于再造人间温情,和谐紧绷的人际关系,都具有加分作用,值得鼓励。然而这些正面价值,都有待殡葬业朝向企业化经营虽是必然的趋势,使用者付费也是应该的,但是收费应该合理。我们没有理由期待殡葬业成为慈善事业,但它可以是一大功德事业;若是漫天要价,将会加剧已经相当严重的唯利是图社会病态,而与“丧礼服务”的宗旨相违,更与“民德归厚”背道而驰,业者不可不深思。或许将技术下放、推广,即可降低成本的做法,将是更合乎人本需求的!且让社会大众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