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儒学大师孔颖达(上)
位于桃城区前马庄村的孔颖达衣冠冢。 赵云旺 摄
孔颖达,字冲远,唐代冀州衡水县人,孔子三十二代孙,著名儒学大师、经学家,以精通五经著称于世。孔颖达的先祖(十七祖)孔杨担任冀州下博亭侯,从此定居于下博县孔贤庄村(今桃城区前马庄村)。曾祖孔灵龟,官拜北魏国子博士。祖父名硕,为北魏南台治书侍御史,为官正直,头戴装饰懈豸(神羊)的法官帽子,威重严明,“权豪为之屏踪”,“风俗以之肃清”。父孔安,北齐青州法曹参军,执法公平,志在宽简。
孔颖达,生于北齐武平五年(574年),三年后北齐王朝被北周灭掉。四年后(581年)隋朝统一全国,隋文帝对门阀世家独霸政坛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选举的方法,开始向平民阶层选拔新官员。为此,隋朝初期施行了一系列重视儒术的措施,“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各地出现大兴学校、广置生徒的现象。孔颖达也在这个时候走上正规学习的轨道。他因出身世代仕宦书香之家,自幼受到传统儒学教育,八岁入学,日诵千余言,悟性特佳。还在少年时代,孔颖达便明悉了《左传》、《尚书》、《礼记》、《毛诗》和《周易》。于儒经之外,还旁及诸子,兼善历算之学,更长于属文。隋开皇十二年,十九岁的孔颖达,赴冀州信都向时之名儒刘焯请教。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时年五十三岁,学通五经及诸家注解,著作有《五经述议》。孔颖达在名师门下兢兢事学,虚心求教,学有长进。开皇十五年,刘焯欲留孔颖达同馆共授,切磋学问,他谢绝了名师的好意,还家,隐居乡间以教授经书为业。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冀州衡水县,孔贤庄村属之。开皇二十年(600年),冀州刺史陈国公窦抗推崇儒教,召集儒生,使相互问难、研讨。州内名儒刘焯、孔颖达同时应邀以大儒预坐。衡水县的盖文达也来参与研讨,刘焯、孔颖达对其发表的文辞给予高度评价。从此,盖文达脱颖而出,成为儒学界名人。
隋大业二年(606年),科举制度正式实行,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举明经)。孔颖达三十三岁,已经“通贯儒籍,旁通百家,学识天下无双”,应试中举,授河内郡(今河南泌阳)博士。大业四年,隋炀帝征天下各郡诸儒官,聚会东都洛阳,举行大规模的儒学大会。使国子秘书之学士与之论难,共研先圣之理,使礼部尚书杨玄感主持其事。辩论诘难时,以孔颖达为最,他力挫群儒,学惊四座,独占冠首,荣获第一。史料载,颖达“英年冠群儒为朝野瞩目”,是应诏诸儒最年少的大师,从此名扬天下。被他击败的“先辈宿儒”们都耻屈其下,愤愤不平,暗中派遣刺客欲加害孔颖达。幸得礼部尚书、爱才思贤的杨玄感出面保护,将孔颖达藏于府中,才幸免于难。同年,杨玄感荐补他为太学助教,他终于进入中央级的教育学术机构,从此,名声更加显赫。大业九年天下大乱,杨玄感战死,孔颖达避难于虎牢(在今河南荥阳)。隋义宁元年(617年)正月,太尉王世充在洛阳称帝,称国号为“郑”,悉取隋朝显官,孔颖达为郑太常博士(《资治通鉴》187卷)。
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在解鞍歇马之后,崇尚儒教,属意文学,特设文学馆,招揽天下著名文士,孔颖达、盖文达等十八位贤才同日被授为文学馆学士,号称“十八学士”。这十八人都是当时经学通明、文彩飞扬的优秀人物,名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实际是李世民的智囊团,这一年孔颖达四十八岁。文学馆位于宫城之西,地静景幽,无车马之喧;典籍充栋,有兰台之盛。李世民给他们优以尊礼,予以厚禄,入阁诸君,皆享用五品珍膳。十八学士三班值阁,李世民每当军国事罢,进谒归休,常引见学士,与他们讨论文籍,商略前载。学术儒雅之风,旷古稀有;君臣亲近之恩,百代罕及。这十八人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因此时人羡慕,称之“十八学士登瀛洲”(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立为太子,秦王府官属皆有封赠,十八学士也分别加官进爵,孔颖达擢升国子博士,成为全国最高学府的高级教官(《太平御览》109卷)。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继位后,孔颖达又以儒业受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食邑三百户,赐爵一级。“给事中”乃门下省要职,掌封驳政令、议论得失的官职。太宗因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得亲待。贞观二年,太宗尝问曰:“论语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回答说:“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以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要求所益。己虽有,其状若无;己虽实,其容若虚。不唯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虽蕴神明,外须玄默,使其深不可测,广不可知。故《易》称:‘蒙以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其尊,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古之所以灭亡者,无非由此也。”太宗甚善其对。时颖达五十五岁(《贞观政要·谦让》)。
唐太宗时期,因孔颖达学识渊博,文采出众,每遇朝廷议论礼历、商榷经义,常由他发表高论,并多被采纳,有“良史”之称,在贞观六年拜国子司业。贞观十年(636年),与魏征等同修《隋书》,书成,加位散骑常侍,始撰《大唐仪礼》。贞观十一年修订《五礼》(五礼:“吉礼”、“宾礼”、“军礼”、“嘉礼”、“凶礼”),书成,进爵为子,赐邑四百户,物二百段(绸缎)。
唐太宗对孔颖达寄予厚望,将储君的教育重任委与他,任他为太子右庶子,与左庶子于志宁一道,共同掌教太子中山王李承乾。孔颖达为皇太子李承乾撰《孝经义疏》,因文见意,因势利导,更广规讽之道,太宗闻之,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以为嘉奖(见《唐书·太宗诸子传》)。但是,承乾不循法度,好声色,孔颖达每次都以直言进谏。李承乾之乳母遂安夫人也劝颖达说:“承乾已长大成人,何可屡次直面批评?他是皇太子!”颖达说:“蒙国家之厚恩,虽死无所恨。”结果,谏诤愈切,承乾终不能纳,数年后被废为庶人.
中国儒学从西汉开始便流派众多,师说不一。隋王朝就曾设立郡国之学以养士,开科取士,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经解作教材和课试标准,众考官博士无法评出考卷,势必给选举带来麻烦。当时,《诗》有毛传,最初齐、鲁、韩三家诗说争雄,齐诗亡于曹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而无传人,唯毛诗独行于世;《书》分欧阳、大小夏侯;《礼》有“仪礼”和“礼记”;《易》分施、孟、梁邱、京;《春秋》既分公、谷二传。经学史上称这些分歧为“师法”。后来经师又在师法的旗号下更生异说,于是又分出“家法”,再由家法中分出各种专家之说。后来古文畅兴,纠葛更生。
锐意“文治”的唐太宗,鉴于儒经文字多有异同,经义师说多门而歧见纷出,颇不利于政治上的一统。于是,在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封孔颖达为国子祭酒(国子监的最高长官),并诏令他主持编纂五经的统一注疏定本。孔颖达奉诏组织的编纂班子,英才荟萃,通儒群集。他们参酌南北经义之歧见,以南学为主,迅速成书《五经义疏(训)》,也称《义赞》。撰成后文计数十万字,注疏定本一百七十卷。对《五经义疏》之名,唐太宗不太满意,于是下诏改名为《五经正义》(“正义”指的是“正确或者真正的含义”)。其中《周易正义》十四卷,《尚书正义》二十卷,《毛诗正义》四十卷,《礼记正义》七十卷,《春秋左传正义》二十六卷。在注疏编纂过程中,义例制定,是非考论,皆由孔颖达定夺(《唐会要》卷七七)。首先,孔颖达在众多的经书章句中,先选择一家优秀的注释作为标准注本,然后对经文注文详加疏通阐释。受诏两年后文成,唐太宗下诏曰:“卿等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交付国子监,作为试用教材,刊正后颁布施行,并赏赐孔颖达物三百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