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生活示范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一书节选) 傅佩荣
自信而从容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篇》 孔子于乡党,恂(xún)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piàn)便言,唯谨尔。 《论语·乡党篇》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当时各国诸侯互相争战,他在周游列国时,也曾历经艰难险阻。那么,他平日的生活状况如何呢?《论语》有一段资料说: 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神情舒缓。 这是充满自信而心胸开阔的人所应有的表现。天下虽然大乱,但是他内心自有一股安定的力量。还有一段更完整的资料,就是: 孔子在乡里之间,温和而恭顺的样子,像是不大会说话的人。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流畅,但是很有分寸。 在乡里之间,所接触的是亲戚朋友以及平凡百姓,这时孔子显得温和友善,连说话也随俗从众,既不用注意修辞技巧,也不必考虑理论是否周延。在乡亲眼中,孔子像是热诚的邻居,在口才方面并无过人之处。然而,一旦到了公开场合,孔子具有特定的身份与职责时,他说起话来就明白流畅,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像孔子这样的人,在生活及工作上,都能从容应对,恰到好处,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学问与能力之外,还须有一颗善体人意的心以及乐天知命的情怀。 发而皆中节 原文 见齐衰(z cu )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论语·乡党篇》 孔子是感情丰富而能以礼制来调节的人。《论语》有一段资料,短短几句话就记录了孔子的五种神色。 一、 孔子看见穿孝服的人,虽是平日熟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 这是为了表示对丧家的尊重,就是再怎么熟识的朋友,也要以谨慎庄严的态度来面对。 二、 看见戴礼帽的与瞎眼的,虽然常常碰面,也一定显出关切的神色。 戴礼帽的必有特殊事由,瞎眼的则是需要帮助的弱势族群,孔子自然会表示关切。 三、 坐在车上时,看见穿丧服的,即使是贩夫走卒,他也身向前倾,手扶橫木,以示心意。 这是对家中办丧事的人表示慰问与关心。 四、 做客时,有特别丰盛的菜肴,一定端正神色,站起来向主人致意。 主人盛情款待,做客的孔子也会领情,而不会视为理所当然。 五、 遇到疾雷狂风,一定改变态度。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提高警觉,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而另一方面,也须考量是否上天在警告人们谨守分寸。 由上述记载来看,孔子是一位情感真挚,并且表现得非常适宜的人。 动静皆有时 原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论语·乡党篇》 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或者该如何做,往往要依时机而定。孔子教导学生,特别强调对时机的考量。《论语》中提到一则小故事如下: 人的脸色稍有变化,山鸡就飞起来,在空中盘旋之后再聚在一起。孔子说: 山谷中桥梁上的这些母山鸡啊,懂得时宜,懂得时宜! 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振几下翅膀又飞走了。 欧洲都市有一些广场,经常聚集数百只鸽子,在游客脚边啄食,好像无所畏惧,但是,如果有人想抓这些鸽子时,又往往无法得手。这种情况近似山鸡的表现,就是一旦察觉 人的脸色稍有变化 ,立即拍翅飞走;等到发觉没有危险,再从容飞回原处。 孔子看了这一幕,就联想到对时机的判断太重要了,认为这些山鸡 懂得时宜 。对山鸡来说,主要的考虑是安危,这是生物的本能反应。对人类而言,除了安危之外,还有人际相处的各种状况,如果动静都能合乎时机,自然不会引来责难与批评,并且还将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某些动物的行为模式,孔子也可以印证做人处世的道理,难怪他的教学会深受学生的欢迎了。 君子坦荡荡 原文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篇》 子曰: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篇》 孔子说: 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 有没有这样的君子呢?有的,就是孔子本人。 孔子说: 你们几位学生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眼前,那就是我的作风啊。 这番话的背景,可能是某些学生觉得孔子的修养太卓越了,或许有什么独门秘籍尚未公开教导。事实上,再怎么高明的老师,也无法对学生像 点石成金 一般,在短期内使他们脱胎换骨,在人生修养方面,除了自己脚踏实地努力上进之外,没有其他捷径。 孔子教学时,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心得,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是内外如一、表里一致的,不曾想过要隐藏什么或图谋什么。西谚有云: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因为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来遮盖,然后一环接着一环,最后必定被人识破。 孔子的真诚态度并非出于策略考量,而是他作为一个人的自我要求。这种要求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持久的,是一个人的尊严所在,也将带来内心的喜悦与快乐。学生所需要的不是秘籍,而是力行实践。 知者与仁者 原文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孔子说: 明智的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明智的人与物推移,行仁的人安稳厚重。明智的人常保喜乐,行仁的人得享天年。 孔子称许明智的人与行仁的人。所谓明智,即侧重理性的觉悟能力,能够辨别客观的条件,并且选择主观的行动,面对任何处境,都可以从容应付。他欣赏流水,因为流水可以适应一切状况,不会遭遇困阻;他与物推移,因为随着时机进展,可以展现活泼的力量;他常保喜乐,因为明白各种事理而充满信心。 其次,行仁的人,本身就像高山一样,可以容纳各种生命形态,能支持好人也能劝导坏人;他安稳厚重,正是 不动如山 ,以不变来回应万变,而不觉有任何不足之处。此外,他还得享天年,因为他不但与世无争,并且总是与人为善,受到大家的感激与祝福。 孔子对明智与行仁,虽然分别论述各有千秋,但是二者并非平行相等或互不相属。综合而言:行仁的人是 能乐水,还能乐山;能动,还能静;能乐,还能寿 ,亦即明智者还须往行仁的方向努力,若无行仁作为目标,明智者很可能误入歧途,成了聪明善巧的世俗之人。 曾点的志向 原文 (曾点)曰: 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而叹曰: 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篇》 孔子对于学生的志向,通常都是鼓励他们 各言尔志 ,而不会明确加以指导。因为志向是个人起心动念,自觉该去努力的目标,如果老师有不同意见,学生未必可以理解也未必愿意接受。 不过,孔子有一次公开肯定说: 我欣赏曾点的志向啊! 曾点有什么志向呢?他说: 暮春三月时,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这种志向的特色在于:配合天时(暮春)、地利(沂水、舞雩台)、人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然后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别的学生大都以从政为志向,希望以自己的专长为社会服务,譬如成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等;也有的学生立志有情有义,无私忘我,寻求人格的提升与成全。只有曾点最特别,但是却获得孔子的称许。我们由此得知孔子的心意,就是:人生固然必须投入社会、发挥抱负,也需要进德修业、努力上进;然而,最基本的心态应该是配合天时、地利、人和,让自己得到安顿。如果快乐不是操之于己,又怎能承受志向所带来的压力呢? 长幼的礼节 原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论语·乡党篇》 像孔子这样博学多能,并且从政当过大夫(相当于今天的部长级官员)的人,在乡里间与亲友、邻人相处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我们读到很简单的一句话: 与乡里的人一起聚会饮酒,要等年长的人都离席了,孔子才走出去。 古代有同乡人一起饮酒的礼仪,称为 乡饮酒 ,这时大家之间的排序,就要敬老尊贤了。谈起人间秩序,必须三者并重,就是:在朝廷上,处理政府公务时,要以 爵位 为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聚会或饮食时,要以 年龄 为序;在文化事务与正式庆典上,则以 德行 为序。这三者有如三足鼎立,整个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如果大家在任何地方都只考量 爵位 (官位等级),就变成 泛政治主义 ,那么试问如何对待年长者与德行卓越的人呢?我们又如何鼓励年轻人珍惜生命及修养品德呢? 孔子在乡里中,是一位知名人士,在各方面都有杰出成就,并且聚集了许多学生在身边。但是,他一点也没有自满或自大的表现,反而处处遵守礼节,并且以发自内心的真诚来实践。一个社会如果忽略了长幼之序的礼节,又怎能长治久安呢? 虔诚的心态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 有诸? 子路曰: 有之。《(lèi)》曰: 祷尔于上下神(qí)。 子曰: 丘之祷久矣。 《论语·述而篇》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作祷告。孔子说: 有这样的事吗? 子路说: 有的,《文》上说: 为你向天神地祷告。 孔子说: 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 所谓《文》,是古代为生者求福的祷词。子路当然希望老师可以早日痊愈,所以想到要作祷告。我们从孔子问他 有这样的事吗 ,可知孔子不曾教导学生有关祈祷方面的事。换言之,孔子是教育家与哲学家,但是并非宗教家。他自己是一位有信仰的人,但是很少谈论信仰方面的体验。事实上,信仰的体验不但牵涉个人内心最深刻的情操,并且不是言语所能清楚表述的。 孔子最后说: 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 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是,他婉拒子路的好意,因为在他心目中,若要祷告,则对象只有 天 (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而不是向天神地祷告。二是,生病时再来祷告,实在不够虔诚;孔子一生行事,无不上求合乎天意,下求安于良知,等于无时无刻不在祷告之中。 宗教信仰必须融入生活之中,使人随时保持真诚的心态。至于生病或遭遇灾难,则是世间的必经之路,不能妄想靠信仰去逃避。 信仰的两面 原文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篇》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zuò)阶。 《论语·乡党篇》 自古以来,人类在信仰方面的表现就是多元并存的。因此,我们在肯定自己的信仰时,也须尊重别人的信仰。孔子的做法正是如此。 一方面,我们看到孔子的举动是: 即使吃的是粗饭与菜汤,也一定要祭拜,态度一定恭敬而虔诚。 这种 每饭必祭 的传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祭法是:取出一点食物,放于食器之间。据说这是祭拜最初发明熟食的人,表示不忘本;当然也可以表示感谢上天的眷顾,以及对自己生命中一切遭遇的感恩之情。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 乡里的人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时,他穿着正式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孔子在乡人奉行民俗信仰的仪式时,不但没有轻忽或歧视的念头,反而以庄严而恭敬的态度来面对。他站在东边的台阶上,表示自己是家宅的主人,要对经过的群众致意。 近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的洗礼,断定宗教是可有可无的迷信,不但不认真对待,甚至还要批判及铲除之,这种情况令人遗憾。我们学习孔子思想,明白信仰是个人自己的抉择,是生命至深的关怀。我们在珍惜自己的信仰时,别忘了也该以善意来看待别人的信仰。 文化的进展 原文 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篇》 子曰: 其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篇》 孔子的祖先来自宋国,而宋国是商朝的后裔所居之地。换言之,在周朝革命成功、取代商朝之后,宋国人难免会有国破家亡的遗民感受。孔子在出生时,虽然已是鲁国人,但是他并未忘记自己的先祖是商朝的后代,那么,他会不会因而排斥周朝的文化呢? 孔子说: 周朝的礼教制度参酌了夏朝与商朝二代,形成了多么灿烂可观的文化啊!我是遵从周朝的。 周公制礼作乐,在周朝初年奠定了国家的文化基础。他兼取夏商二代之优点,使文化的发展更为完备。简单说来,周公结合德治与礼治,把教育与政治当成一体之两面,甚至把国家当成一所大的学校来办,他的目标是希望百姓在生活不虞匮乏时,可以讲信修睦,学习成长,以礼来规范行为,以乐来调和情感;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挥才干,并且让整个社会充满人道关怀与人文精神。《礼记·礼运》所宣扬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就是最好的写照。孔子崇拜周公,显然是合理的。 孔子在缅怀故国故乡的先祖时,知道时代的巨轮往前推进,在文化上也应该推陈出新,他要问的是何者较善,而不是血缘或地缘的亲疏啊! 白话 孔子说: 我实在太衰老了,竟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 完整的人生 原文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篇》 我们所向往的全人教育,应该以妥善规划完整的人生为目标。那么,在孔子看来,完整的人生要如何安排?孔子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句话有四个重点,以下试加申述。 首先, 道 是人生的康庄大道,指人生理想或完美人格而言,所以要立志追求。没有志向,人生无法聚焦,再好的天赋也会浪费。 其次, 德 是个人的德行修养。修德的原则相同而程度各自有别,所以要确实把握。走在人生路上,必须脚踏实地,向着目标迈进。 再次, 仁 是在个人身上显示的人生正途,重点在于择善固执,所以要做到绝不背离。在不同的处境中,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原则要坚持。 最后, 艺 是礼乐射御书数这 六艺 ,可以统称为艺文活动。若能以此涵泳,则生活将充满活泼的趣味,而不再只有紧张与压力。 展望未来的人生,我们期许自己保持身心状态的均衡,并且朝着理想前进,这时要特别记得孔子的这句话,尤其不可忘记 游于艺 ,每天都可以自得其乐。 孔子的三忘 原文 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r )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篇》 叶公问子路有关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 你为什么不这样说: 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就忘记了吃饭,内心快乐就忘记了烦恼,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由此可知,孔子有 三忘 ,就是忘食、忘忧、忘老。而这三点正是一般人最难做到的。 每天三餐怎能忘记呢?孔子发愤用功时,专心学习及思考,就像科学家那么专注,根本想不起自己吃了饭没有,等到研究告一段落,他才会考虑饮食问题。 其次,人生怎能没有烦恼?连最单纯的学生都有考试及升学的压力,何况是成年人?但是孔子内心经常充满喜悦,因为他知道自己走在人生正途上,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然后,孔子把握每一天的时光,在学识与德行方面与日俱进,而很少想到自己今年几岁,或者是否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只要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又何必在意年龄? 我们无法选择生在什么时代与什么社会,但是依然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自己从一个平凡人走向君子理想,再追求止于至善。孔子的三忘,提供了最好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