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信仰 (《傅佩荣说孔孟人生》一书节选) 傅佩荣
原文 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篇》 古人用 天子 一词称呼帝王,因为大家都相信 天 是万物的来源与基础,也是人间善恶判断的至高标准。帝王的身份是 天子 ,所以他的职责是代替天来治理百姓,要做到仁爱与正义,使天下的人都可以和睦相处。 孔子说: 伟大啊,像尧这样的天子,真是崇高啊!只有天是最伟大的,只有尧是效法天的。他的恩泽广博啊,百姓没有办法去形容。他的丰功伟业令人景仰,他的典章制度也辉煌可观。 事实上,周朝以后的历代帝王也以 天子 自称,只是大都忘记了这个名称的正确含义,不但未能好好照顾百姓,反而成了作威作福的专制君主。直到清朝最后一位帝王,在颁布诏书时,照例仍会先说: 奉天承运 。他们真的是在奉行天命吗?或者只是遂行自己的私欲?如果常常想到 天之子 的职责,就会像尧一样地勤政爱民了。 孔子对尧的称赞,可以说是推崇备至,因为尧做到了 效法天 的要求。孔子明白 人生需要信仰 的道理,他自己也是信仰天的,所以会说自己 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 ,然后要敬畏天命、奉行天命,以教育为职志,来为天下百姓服务。 对天的信仰 原文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关 耳顺 的讨论,请参考《傅佩荣解读〈论语〉》,公元1999年,立绪文化事业公司) 《论语·为政篇》 子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篇》 孔子自述生平的成长阶段时,从五十岁以后的体验就不易让人理解了。这是因为其中涉及了信仰的因素。 他说: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配合孔子的言行来研究,可以知道他所谓的 天命 有三点内容:一、从事政教活动,使天下回归正道;二、努力择善固执,使自己走向至善;三、了解命运无奈,只能尽力而为。知天命之后,就要畏天命,于是他的行为显示了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使命感。 孔子说: 要成为君子,必须敬畏以下三者:敬畏天赋使命,敬畏政治领袖,敬畏圣人的言论。至于小人,不了解天赋使命而不敬畏,奉承讨好政治领袖,轻慢侮辱圣人的言论。 孔子对于天命,在了解与敬畏之后,自然努力奉行了,所以他的从政做官与周游列国,都是五十到七十岁之间的事。由于顺天命而行,最后才可以 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也是信仰的极致表现了。 天赋的使命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篇》 孔子五十岁时所领悟的天命,究竟有何具体内容?我们从他的生平事迹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孔子五十一岁时正式出来从政,先是担任中都宰(县长);一年之后,因为政绩优异而升任小司空(建筑部门副长官);不久又升任司寇(治安部门长官);然后再摄行相事(代理相国)。他五十六岁时,鲁定公无心治国,对他也不再礼遇,于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前后在外奔波十三年。 他们有一次经过卫国西北角的边境仪城时,守城的封疆官员请求与孔子相见,说: 有名望的君子来到这里,我从来没有不与他相见的。 随行的学生替他安排了会面,他出来之后,说: 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已经够久了,天将会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 仪城的封疆官员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在与孔子晤谈之后,立即清楚肯定孔子确实获得天赋使命,就是要担任教化百姓的木铎。木铎是金口木舌(铜铃以木为其舌),所敲的声音温和洪亮,是古代提醒百姓修德行善的教化方法。这位官员 旁观者清 ,竟然比孔子的学生都更清楚孔子的天命。我们也有必要仔细思考他所说的这句话。 只有天了解 原文 子曰: 莫我知也夫! 子贡曰: 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曰: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篇》 自古以来,许多有学问又有抱负的人,常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时是要抱怨天下没有正义,还是要继续努力进德修业,或者按照既定计划奉行天赋使命?如果以孔子为例,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孔子说: 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 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 孔子说: 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广泛学习世间的知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首先,孔子这番话不是在抱怨,因为他清楚表示自己是 不怨天,不尤人 。并且,他曾经说过: 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连生气都谈不上,又怎么会怨尤呢?他的感叹其实是深深觉得遗憾。他的学识、德行、能力都是一时之选,在从政时也有杰出的表现,但是当权的国君与卿大夫却无法充分信赖他。原因之一是孔子希望从上层带动改革的风气。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当权的人又怎能了解他的苦心? 幸好,孔子相信自己具有天赋使命,认为至少天会了解他的所作所为。肯定了这一点,心情自然平和宁静,无法争一时,不妨争千秋吧! 由天来决定 原文 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tuì)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篇》 子畏于匡,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篇》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两度陷入危难之中,甚至面临杀身之祸,这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白他的信仰,就是把一切归之于天。 孔子经过宋国时,宋国将军桓魋因为曾被他批评而怀恨在心,想要加害于他。孔子说: 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孔子深信自己秉承天命,进德修业,所言所行无不光明坦荡,实在没有必要担心生命的安全。稍后孔子还是离开了宋国,桓魋竟把孔子讲学时遮阴的大树给砍掉,以示泄愤。这真是一个粗暴的莽夫。 另外一次,是孔子在匡国时,群众误以为他是阳虎,就将他与学生们团团包围。孔子说: 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传统不都在我这里吗?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后代的人就不会有机会学习这种文化,天如果还不要废弃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匡人后来发现是误会,就自动解散了。 读到这样的资料,我们自然明白孔子的天赋使命是传承文化,并且他把自己的生死都交付天的手中,由天来决定。他所能做的只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进而则要乐天命。人生自古谁无死,若是奉行天命而牺牲自己,又有什么遗憾呢? 不可得罪天 原文 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 子曰: 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篇》 孔子抵达卫国之后,发现卫国有两派势力互相倾轧,都在想办法争取他的加入。这两派势力中,一派是地位尊贵的国君与夫人;另一派则是握有实权的几位大夫。王孙贾代表后者来游说孔子。 王孙贾说: 与其讨好尊贵的奥神,不如讨好当令的灶神。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 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得罪了天,就没有地方可以献上祷告了。 王孙贾以流行的成语请教孔子,暗示孔子 识时务者为俊杰 。奥神在室内西南角,地位尊贵,但是不负责实际事务;灶神则负责厨房的饮食之事,显然有利可图。他希望孔子选择有利的这一边。 孔子的回答并未表明态度,而是把层次提升到 天 ,宣称一个人的言行如果得罪了天,就将求告无门,连奥神、灶神都不管用。他的意思是:执政者如果只知争权夺利,而不能恪尽职守为百姓谋福利,那么最后将是败亡的结局。我们从春秋到战国的发展来看,不得不佩服孔子的远见与定见。 在此, 不可得罪天 ,是指不可忘记政治人物的职责在于照顾百姓。玩忽职守,就是得罪了天。 孔子的誓言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篇》 像孔子这样一位明白事理,并且言行都有分寸的人,应该是不会轻易发誓的。 孔子应邀与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 我如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抵达卫国之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正式邀请孔子相见。南子虽是国君夫人,但是名声不佳,并且没有任用孔子的诚意,只是想借此作秀,让别人以为她对孔子很礼遇。这一次晤面之后,灵公与南子还让孔子的马车尾随在他们的座车之后,招摇过市,让大家都看到这一幕。 子路是疾恶如仇的人,对于老师的妥协态度不以为然,气愤难平。孔子的辩白特别强调他是依礼而行,因为客人没有理由拒绝国君夫人的正式约见,至于这位夫人的存心与名声,则不在考虑之列。彼此依礼而行,但并不表示孔子妥协或顺服。 孔子发誓时,以天为其诉求对象,正好表明了他所信仰的是天。他要负责的,是自己的言行必须符合天命的要求。只要做到这一点,别人的误会其实是不难化解的。 不可欺瞒天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 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论语·子罕篇》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学生们组织治丧处。后来病情缓和些,孔子说: 这段时日以来,子路的做法太偏差了!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假装有,我想欺瞒谁呢?难道要欺瞒天吗?我与其在治丧的人手里过世,不是不如在你们几位学生的手里过世吗?我就算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路上没人管吗? 按照古代礼制,诸侯以上的君主过世,才可以组织治丧处;春秋时代的卿大夫仿效这种做法。以孔子当时的身份来说,是不能这么做的,但是,子路大概是敬爱老师又推崇老师,所以也想让老师的丧礼办得庄严堂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孔子一生恪守礼教,根本不能接受不合礼数的安排。孔子在责怪子路时,特别提到了 我想欺瞒谁呢 。世人也许对于礼制阳奉阴违,并且当时各种名不副实的行为也确实层出不穷。 即使可以欺瞒世人,但是孔子接着说: 难道要欺瞒天吗? 孔子所信仰的天是不可欺瞒的,因为天所代表的是至高的神明,既无所不在又无所不知,并且要求每一个人都须努力走向完美。孔子当然明白子路的好意,但是他所诚心遵行的是天意。 要敬而远之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篇》 在古人的信仰系统中,位居最高地位的是 天 (或上帝),也可以称为至高神明。位阶较低的是自然神与鬼(人的祖先),这两者往往合称 鬼神 。一般人觉得 天 太过崇高与遥远,并且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于是百姓习惯向鬼神祷告与献祭,希望由此获得庇佑。 樊迟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 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所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说是明智了。 孔子在此所谓的明智,似乎是针对即将从政的学生而说的。政治人物的首要职责是为百姓服务,千万要避免 不问苍生问鬼神 的偏差态度。至于 敬鬼神而远之 ,是强调在尊敬鬼神时,要注意人的责任意识。如果未能与鬼神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很可能事事依赖鬼神,希望有奇迹出现来解决现实生活上的挑战,结果反而形成迷信风气,也无法促成人类文明的进步。 事实上, 敬鬼神而远之 是孔子以前早就存在的观念。孔子这样说,除了认同古人的理性主张之外,并未有一丝一毫怀疑或否定鬼神的意思。人的祖先都变成鬼神了,现在是我们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了。 白话 此句话的后半段是:他又请教什么是行仁。孔子说: 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行仁了。 不谄媚鬼神 原文 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篇》 一般人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支援。如果在世间走投无路,自然会向鬼神祷告,期待获得来自灵界的助佑。鬼神在古代人心目中,代表拥有特殊力量的领域。譬如, 鬼 就包括祖先在内,于情于理都应该会照顾后代子孙。 子孙定期向祖先举行祭祀,则是礼制的规定,用以表现孝思,并且保持淳厚的风俗。现在,问题来了。有些人大概是担心自己的祖先力量不够,于是转而祭拜别人(如富贵之家)的祖先。 孔子说: 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该做的事而没有采取行动,就是懦弱。 换言之,对眼前的富贵之人示好,固然是谄媚;但是,对较有权势的鬼神祭祀,也是出于谄媚的心态。祭祀是信仰方面的活动,如果信仰也沦为功利实用的考量,人又怎么愿意认真承担自己的责任呢? 孔子谈到鬼神时,总是不忘提醒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现实的挑战,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个怯懦无勇的人,再怎么向鬼神祭祀,也无法解决眼前的难题。与其谄媚鬼神,不如鼓起勇气,接受考验。 祭祀要虔诚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 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篇》 古代的礼制,规定人们定期祭祀祖先与神明。在遵守这一类规定时,许多人可能行礼如仪,却心不在焉或态度散漫。《论语》中有一段相关的资料。 祭祀时有如受祭者真的临在。祭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临在。孔子说: 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这一段文字的前半段,应该是描写学生们观察孔子祭祀时的表现。他们看到老师在祭礼中的一举一动,虔诚得好像眼前真有受祭者存在一样。 接着,孔子大概觉察学生们的好奇,于是把握此一时机来开导他们。他说的话,原文是: 吾不与祭如不祭。 由于古代文句并未标点,有些学者认为孔子说的是: 吾不与祭,如不祭。 意思是:我没有亲自参与祭祀,就好像我没有祭祀一样。这样的意思不但与上文的关联不大,并且本身像是同语反复,乏善可陈。 因此,孔子所说的应是: 吾不与,祭如不祭。 正因为当时有些人 祭祀时有如不祭祀 ,完全缺乏虔诚的心态,所以孔子无法苟同,才要加以批评。他自己先在祭礼中 示范 如何才是虔诚的表现,接着才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重点。祭祀若是忽略虔诚,鬼神也不会赞同的。 先珍惜此生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 敢问死? 曰: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篇》 子路请教如何服侍鬼神。孔子说: 没有办法服侍活人,怎么有办法服侍死人? 子路又问: 胆敢请教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说: 没有了解生的道理,怎么会了解死的道理? 许多人读到这一段资料,就轻率作出两点结论:一是孔子重人不重鬼,二是孔子居然不了解死的道理。事实上并非如此。 孔子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向来都会考虑因材施教,这一次也不例外。子路是勇敢豪爽,乐于行动的学生,对于神秘或抽象之事较无兴趣。孔子希望他先认真学会 如何服侍人 ,亦即在世间与别人好好相处。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难以合宜态度服侍鬼神了,因为鬼神也是古人生命转化的结果啊! 其次,他希望子路先学会 活着 的一切道理,明白为何而生,就不难觉悟为何而死。《论语》一书所谈的大都是人生问题,但并未忽略死亡。譬如,在此书中, 生 字出现十六次,而 死 字出现三十八次,这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可以提醒我们:孔子当然了解死的道理,只是他期许人们先珍惜此生,好好把握正确的人生观。 贵在一念间 原文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篇》 孔子说: 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 这是《论语》一书中含义最深刻的一章。 首先,死是何等重大的事,为什么孔子说起来那么轻松呢?好像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完全没有遗憾似的?为什么 听懂了人生理想 ,竟是如此关键的事? 人生在世,全看志向。志向若有偏差,譬如以为争取名利权位是人生目标,那么不论成就再大,也是一场空,因为所有外在的成就都是可以量化及比较的,况且一旦生命结束,什么都带不走。 正确的志向并不会排斥或漠视成就,但是一定会把焦点转向内在自我的修养,期许自己由平凡人转化为君子,从真诚出发,一生择善固执,最后止于至善。只有做到这一点,人的生命才有自主性,人格也才能挺立起来,并且真正彰显了人的尊严。 孔子在此谈到朝夕(早晨、晚上),意思是:只要一念之转,转对了方向,就算只能再活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也不会觉得惋惜。何以如此?因为一念之间,顿觉昨非而今是,体认生命充满无限的希望,能在这种希望状态中活着,一刹那无异于永恒,又怎么会在乎死亡的威胁呢? 牺牲与成全 原文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是教育家,也是哲学家。他明白人生终究难免一死,并且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在他看来,如果为了 仁 而牺牲生命,不但不是损失,反而是一种美好的成全。所谓 仁 是指一旦真诚体察内心有向善的要求之后,就择善固执,并且期许自己止于至善。这一系列的生命方向所代表的人生理想,就是 仁 字的意义所在。 孔子说: 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 如果放弃人生理想,不是虽生犹死吗?不过,一般人恐怕不易了解这个道理。 孔子说: 百姓需要走上人生正途,胜过需要水与火。为了得到水与火,我见过有人牺牲了生命,但是却不曾见过有人为了走上人生正途而死的。 水与火,代表谋生的条件。人要活下去,就需要水与火,进而延伸到世间的名利权位,最后变成无休无止地追逐物欲,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孔子认为,如果走在人生正途上,坚持追求人生理想之实现,那么即使因此牺牲了生命,也是死得其所。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将会豁然开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