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儒學大會 第6屆大會論文】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
程林辉
作者简介:程林辉,男,1957年生,江西临川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大学毕业以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生哲学研究。出版专著三部:《中国人生理论史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中国人生精神》(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汤显祖思想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发表儒学和中国人生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四十多篇,代表作有:《魏晋的人生哲学》(孔孟月刊,第32卷第20期);《苏轼的人生哲学》(中国文化月刊,第192期……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其道德文章、人品功业为世人景仰。他信奉儒家人生哲学,立志成圣成贤、内圣外王;他对满清王朝披肝沥胆、忠心耿耿;他以倔强刚毅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懈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终于成为理学硕儒、中兴名臣。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主张以诚待人、谦虚谨慎、克勤克俭、戒骄戒满,具有儒道互补的特点。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原名子诚,字伯涵,后改名国藩,号涤生。“国藩”者,澄清天下、藩卫国家也,体现了曾国藩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志向抱负;“涤生”则包含两层意思:“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①。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既是理学硕儒,又是中兴名臣。他并非天资英纵、绝顶聪明,在某些人眼中还似乎有些“钝拙”。但由于崇尚笃实,勤奋好学,困知勉行,因而“日臻于高明之域”,成为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理学家。在科场和官场上,曾国藩可谓一帆风顺。他二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二十八岁中进士。在朝考中,他以一篇《顺性命之理论》的文章被道光皇帝看中,钦定为二等第一名。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由一个普通的翰林院庶吉士,十年七迁,擢升为二品大员,遍兼礼、刑、 兵、工、吏部侍郎,升迁之快,在满清王朝的汉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率领湘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十多年的苦战,终于在1864年攻陷天京。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太子太保,一等侯,誉为“中兴第一功臣”。对曾国藩的道德文章、人品功业,近代士人可谓推崇备致。梁启超指出:“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②,认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罕见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亦佩服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③。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儒家人生哲学的代表人物,在为人处世和家庭教育方面颇多过人之处。
——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第42页,岳麓书社,1994
②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第70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第85页,湖南出版社,1990
一 内圣外王,尽忠报国
成圣成贤、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最高人生理想,也是曾国藩的人生理想。在曾国藩看来:要实现成圣成贤、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前提是立志。如果你立志成为圣贤豪杰,那么经过持之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①;“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②。他认为要成为圣贤,不取决于你读了多少圣贤的书,能背诵多少儒家经典,“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③,关键在于你是否有立志成为圣贤的坚定决心,能否做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④,持之以恒地进行修养锻炼。相反,如果自甘平庸,认为圣贤高不可攀,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那么不仅不能趋于圣贤之途,还会堕入禽兽一流,因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⑤。
立志是重要的,但要看你立什么志,是立君子之志还是立小人之志。如果只是为了“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⑥,那就是小人之志。这种人不仅不能成圣成贤,相反只会亵渎圣贤。而君子之志不同,他“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⑦。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他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和“人饥我饥,人溺我溺”的悲悯精神,他“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⑧;他忧虑的不是个人的进退得失,而是自己的德行不如尧舜、周公,老百姓愚顽得不到教化,蛮夷入侵中原,贤才被弃于草野。不仅如此,君子还能恪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最终实现内圣外王的功业。在曾国藩看来,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圣贤。
凡夫俗子如何才能成为圣贤?曾国藩认为,必须做到“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个方面。何谓“慎独”?曾国藩指出:慎独就是戒慎恐惧,存天理,去私欲,不是依靠外在强制,而是主体在心灵深处自觉地祛恶扬善。“慎独”的途径就是象曾子那样经常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过失,并及时地改正。慎独是一种很高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它可以使人们“内省不疚,对天地质鬼神”。
——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25页,岳麓书社,1994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067页,岳麓书社,1994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220页,岳麓书社,1994
④⑤⑧《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12页,岳麓书社,1994
⑥⑦《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9页,岳麓书社,1994
不仅如此,慎独还可以使人保持“心常快足宽平”,获得心灵的宁静愉悦,因此,曾国藩把慎独看作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①,即成圣成贤的首要条件。
“主敬”既是儒家的不二教门,又是成圣成贤的重要方法,“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②。曾国藩指出:人们在内心专心致志、虚静纯朴,外表仪容整齐、庄重严肃,这就是“敬”的工夫;内达到收敛身心、忠厚诚实,外达到安定百姓、天下太平,这就是“敬”的效果。③不仅对长辈要毕恭毕敬,而且对其他人也要彬彬有礼。“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④。对任何人都不能傲慢,否则会埋下仇恨的种子,甚至会祸从天降;对任何事都不能松弛,今天推明天,否则将一事无成。“主敬”不仅能够防止人们滋生“骄娇”二气,而且能够强身健体,“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⑤
“求仁”就是通过道德修养,使自己形成“仁民爱物”的广阔胸怀。“求仁”并不是出自于外在的强制,而是出自于人的内在心性,因为人性与天地之气、万物之理同出一源。曾国藩认为:“求仁”不是单纯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即所谓“己立己达”;更重要的是要将“己立己达”推广到“立人达人”,让所有的人都能“立”能“达”⑥。这就是宋儒张载的“民胞物与”、“与物同春”。只有具备“仁民爱物”的广阔胸怀,老百姓才会心悦诚服,才真正进入了圣贤的人生境界。
“习劳”则是要“勤劳自励”。在曾国藩看来,勤劳兴业,逸豫亡身。古往今来,圣君贤相,莫不是夜以继日,勤勉辛劳,才成就一番事业,才成为圣人贤人的。“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⑦。
——
①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93页,岳麓书社,1994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第407页,岳麓书社,1994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第81页,岳麓书社,1994
⑤⑥《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94页,岳麓书社,1994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95页,岳麓书社,1994
成圣成贤当然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但在曾国藩看来,如果不把它付诸于行动,变成忠君报国、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人生实践,那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道德完满的道学家而已。曾国藩既是一位高谈性命之理的道学家,又是一位强调经世致用的实践家,他要内圣外王并举,既成圣成贤,又建功立业,使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丰富完满。
曾国藩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不仅各种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而且内忧外患交相煎迫。对清王朝面临的内忧外患和严重的社会危机,曾国藩有着清醒的认识。由于他信奉儒家的人生哲学,立志成圣成贤、内圣外王,况且又十年七迁,深受皇恩,所以他不愿意也不忍心看到清王朝的灭亡。他决心尽臣子之责,为挽救清王朝竭尽全力。
首先,他披肝沥胆,忠言直谏,言人之不敢言,谏人之不敢谏。从道光三十年到咸丰二年,曾国藩多次上疏,直言不讳的反映民间疾苦和针砭社会弊端。在《备陈民间疾苦疏》中,他陈述民间疾苦主要有:“一曰银价太昂,钱粮难纳;二曰盗贼太多,良民难安;三曰冤狱太多,民气难伸”①。曾国藩指出:这三件事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官逼民反。在《应诏陈年疏》中,他揭露当时的官员“大率以畏葸为慎,以柔靡为恭”。京官的通病有二:一是退缩,遇事推萎,不负责任;二是琐屑,斤斤计较,不顾大局。地方官的通病也有二:一是敷衍,只考虑目前,不考虑长远;二是颟顸,外表光鲜,内部早已溃烂。总之,绝大多数官员奉行“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②的处世哲学。曾国藩认为:这种状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将来国家一旦有事,必然缺乏可用之才。曾国藩不仅尖锐揭露官场腐败和各种社会弊端,而且有时不避犯上之嫌,直言指出皇上的过错。在《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中,他指出皇上的所作所为可能导致三大流弊:一是过于“敬慎”,容易流于“琐碎”;二是过于“好古”,容易流于“浮华文饰”;三是貌似“广大”,容易滋长“骄矜之气”。曾国藩认为:咸丰皇帝刚刚登基不久,这些毛病还是容易改正的,“若待其弊既成而后挽之,则难为力矣”③。
——
①《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29页,岳麓书社,1994
②《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7页,岳麓书社,1994
③《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24页,岳麓书社,1994
曾国藩何尝不知道,上这样激切直言的奏疏有可能惹得皇上“龙颜大怒”,自己“犯不测之威”,但是对君王的耿耿忠心,使他早已将个人的得失福祸置之度外,“余之意,盖以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①所以他遇事不敢退缩,决心用忠言直谏来冲刷朝廷中阿谀逢迎、明哲保身的庸俗风气。
其次,尽忠报国,虽九死其尤未悔。咸丰二年六月,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正考官,主持江西乡试。行至安徽太湖县,闻母丧,辞呈主考之职,日夜兼程,赴湘乡奔丧。在回乡守制期间,由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队伍进入两湖,并顺长江东下,席卷东南,直接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奉皇上圣谕,协助地方官员帮办团练事宜。他虽然有孝服在身,但在社稷存亡之秋,他决心首先为清王朝尽忠、报效君王,“臣虽不才,亦宜勉竭愚忠,稍分君父之忧”②。
在曾国藩看来,忠君报国不能说在嘴上,而应该“切实做去”,落实到行动上。他不顾重孝在身,毅然投笔从戎,开始了戎马书生的征战生涯。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他多次勉励自己兄弟要“同心努力,拼命报国”。在咸丰五年十月十四日致诸弟的信中,他说自己“食禄有年,受国厚恩,自当尽心竭力办理军务,一息尚存,此志不懈”③。
曾国藩指出,尽忠报国还必须做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他在致诸兄弟的信中说:“父亲每次家书,皆教我尽忠图报,不必系念家事。余敬体吾父之教训,是以公而忘私,国而忘家”④。“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就是“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祸难,屡濒九死,而爱君忧国之志不可夺”。把君王、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捍卫君王、国家的利益,为了社稷的安危、苍生的幸福,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不管碰到什么艰难困苦,哪怕是“屡濒九死”,也要保持自己的“爱君忧国”之志。
——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第212页,岳麓书社,1994
②《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40页,岳麓书社,1994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09页,岳麓书社,1994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第212页,岳麓书社,1994
二 打脱牙齿和血吞
曾国藩所以能从一个普通儒生成为“中兴第一功臣”,还得力于他倔强的个性、刚毅的品格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正如梁启超指出的:“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①
曾国藩认为:一个男子汉要立身处世,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有倔强刚毅之气。“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②;“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③。在他看来,男子汉只有“倔强刚毅”才能“日进无疆”,成就功业文章,实现人生理想。如果“柔靡”、“懦弱无刚”,没有血性和骨气、没有生机和斗志,丧失进取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屈服退缩,那么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被人们瞧不起。所以曾国藩以“懦弱无刚”为人生最大的耻辱。
要做到“倔强”,首先必须“明强”,明白什么是“倔强”。曾氏指出:“倔强”,并不是听不进别人意见的固执己见,也不是自逞其能的刚愎自用,更不是恃强而行、不知敛抑的主观蛮干。相反,“倔强”是一种坚忍不拔、毫不气馁的进取精神和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坚强意志。他说:“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贞恒之谓毅’”④。所谓“自胜”,就是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懒惰和欲望。“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⑤。一个人能战胜和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强”。所谓“贞恒”,就是坚贞、有恒心,做任何事情都锲而不舍,坚忍不拔。一个人有恒心和耐力,就是真正的“毅”。
——
①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第70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139页,岳麓书社,1994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934页,岳麓书社,1994
④⑤《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64页,岳麓书社,1994
曾国藩的“倔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有恒”。何谓“有恒”?曾国藩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有恒”好比种树养鱼,日见其大而不觉,它在长年累月中积累起来,在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来。从表面上看,它速度不快,但由于基础扎实,步伐稳健,因而能获得成功。所以,曾国藩认为,“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①。反之,如果“无恒”,没有恒心和耐心,则将一事无成。人要做到“有恒”,首先必须“贵专”,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做好某事。他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②。“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③。曾国藩多次告诫弟弟,读书必须专精,“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④。集中精力专注做一件事,必定有所收获。其次,必须日积月累,不能急于求成。他以学问为例,指出:“学问不可求速,不能急于求成。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只有日积月累,如愚公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⑤。急于求成,要么拔苗助长,好心办坏事;要么欲速则不达,反而延缓事物的进程。还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总有一天可以豁然贯通。说到“有恒”,人们不能不佩服曾国藩的恒心。从道光二十四年七月起,他在担任京官期间,不管政务多么繁忙,仍坚持“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⑥。在统帅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日子里,虽然军务繁冗、日理万机,他也坚持记日记、写家书和读书笔记。曾国藩的“恒心”确实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第48页,岳麓书社,1994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58页,岳麓书社,1994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71页,岳麓书社,1994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6页,岳麓书社,1994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第67页,岳麓书社,1994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第99页,岳麓书社,1994
二是“坚忍”。湘军之所以能战胜太平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湘军统帅曾国藩能够不计成败、不怕挫折、屡仆屡起、坚忍不拔,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后转守为攻、转败为胜。在湘军初创时期,由于太平军声势浩大,而湘军不过是一支刚刚由农民组成的地方队伍,缺少训练,纪律涣散,再加上曾国藩本人没有实际指挥作战的经验,所以在靖港、岳阳、九江、湖口几次战役中,湘军遭到重创,几乎全军覆没。曾国藩虽然也有灰心丧气的时候,甚至投水自杀。但他并没有彻底击倒,一次又一次,他以“打脱牙齿和血吞”的气概,跌倒了又爬起,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他说:“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不料被申夫看破。余庚戍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①。曾国藩认为:一个人愈是在逆境时,愈要咬牙挺住。如果在这个时候倒下,精神和肉体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势必一蹶不振。在致曾国荃的信中,他说自己“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②。逆境最能考验人和锻炼人,无论是两人相互僵持,还是两军相互对恃,在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而曾国藩的最大长处就是在困境中能咬牙坚持,他曾列举了自己一些咬牙励志、坚持到底的例子:“本部堂办水师,一败于靖港,再败于湖口,将弁皆愿‘去水而就陆’”,我们坚忍维持,果真“而后再振”;“咸丰十年,余任两江总督不久,太平军大举进攻,苏州、常熟、徽州面临失陷的危机,有人劝我移营江西以保饷源,我说‘吾丢此寸步无死所’”,我们坚忍维持,果真“度过了难关”;“同治元年攻金陵,全军瘟疫,死亡枕藉,为时四十余日,维持殊属不易”,我们坚忍支撑,果真“大功告成”。
——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09页,岳麓书社,1994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28页,岳麓书社,1994
最后曾国藩总结说:“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①。确实,如果曾国藩没有如此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斗志,恐怕早就是太平军的手下败将。对此,他的友人薛福成称颂道:“立坚忍不拔之志,卒能练成劲旅”,历经“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续之处,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震撼之际,每百折而不回”②。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坚忍”精神,成就了曾国藩的盖世之功。
三 以诚待人 谦虚谨慎
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主张以儒为主,儒道互补。首先,立身处世,以“诚”为先。“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③。一个人不讲诚信,不仅在社会上难于立足,而且不配做人。曾国藩指出:“诚”的核心就是“言必忠信,不欺人,不妄语”④,具体表现就是“不说大话,不求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⑤。也就是说,不投机取巧,不夸夸其谈,诚实为人,埋头苦干。在曾国藩看来,那种虚伪巧诈之徒,巧舌为簧,坑蒙拐骗,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好处,但终究会原形毕露。如果大家都以机巧之心待人,那么就会陷入勾心斗角、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最终两败俱伤。
其次,“不忮不求”,消灾避祸。在给儿子纪泽、纪鸿的信中,曾国藩说:“余生平略涉先儒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⑥。“忮者”,嫉妒贤能,邀功争宠;“求者”,贪图名利,患得患失。在曾国藩看来,嫉妒和贪婪是人类两种最丑陋的本性。“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
① 《曾文正公全集.批牍》(第三卷)第65页,传忠书局,光绪乙卯本
② 薛福成序:《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页,传忠书局,光绪乙卯本
③ 《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04页,岳麓书社,1994
④ 《曾国藩全集.日记》,第118页,岳麓书社,1994
⑤ 《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第506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⑥ 《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70页,岳麓书社,1994
他在《忮求诗二首》中描写了“忮者”的心态:“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自己才能平庸则嫉恨那些有才华能力的人,自己仕途阻塞则嫉恨那些仕途通顺的人。更令人厌恶的是:这些嫉妒者为了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竟不惜在别人身上泼污水,诬陷侮辱别人,“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①。如果说“忮者”的特点是心胸狭窄,那么“求者”的特点则是贪得无厌。“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在曾国藩看来,“忮求”都是招灾惹祸的根源,“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②。因此人们要去除“忮求”两种心理。对于“忮者”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一些,“消除嫉妒心,普天霖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③。对于“求者”来说,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④。
曾国藩经常以“不忮不求”来警示自己,认为做官首先应做到“不贪财”。他的治家“八本”中的第七条就是:“作官以不要钱为本”⑤。人生在世,面对各色人等,面临各种环境,“祸咎之来,本难预料”,但如果做到“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虽不能完全消灾避祸,但毕竟可以“弥缝一二”⑥。所以他情愿人占自己的便宜,而不占他人半点便宜。他多次表白:“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⑦。如果今后俸禄比较丰厚,也决不留钱给子孙,除了一部分供养长辈之外,其它的钱则用来接济那些比较贫穷的亲戚和乡邻。
再次,克勤克俭,勤俭持家。一个家庭,那怕是富裕官宦之家,如果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势必坐吃山空,家道中落。因此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要实行勤俭二字。后辈诸儿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菜。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
①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71页,岳麓书社,1994
②④《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72页,岳麓书社,1994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第653页,岳麓书社,1994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30页,岳麓书社,1994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83页,岳麓书社,1994
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①。养成勤俭的习惯:一是可以保持寒素家风;二是可以体验老百姓的艰苦;三是可以防止子弟沾染富贵习气。勤俭持家是家庭兴旺的法宝,大手大脚则是家庭败亡的征兆。因为“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②。曾国藩要求子女做到“勤俭”二字:“勤”就是早起晚睡,持之以恒;“俭”就是精打细算,莫穿华丽衣服,少用仆婢雇工。曾国藩本人也非常勤俭节约。同治年间虽官居一品,但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平时生活也很简朴,以素为主。在任两江总督期间,亲自开荒种菜,浇水施肥,保持一个农民的本色。
第四,戒骄戒佚,谦虚谨慎。曾国藩告诫诸弟:“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③。“骄佚”二字不仅是“败家之道”,而且是人生大忌。“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④,所以必须戒除“骄佚”二字。曾国藩认为戒“骄”的办法是谦虚谨慎,“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谦虚谨慎表现在人际交往时,就是平等待人,不盛气凌人,不厚此薄彼,无论贫富贵贱,地位高低,一概以礼相待;表现在朋友相处中,就是有自知之明,多看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他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已、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⑤。同时在言谈上要谨慎,不要夸夸其谈、道听途说,不说闲言碎语,甚至连取悦人的乖巧话也少说。曾国藩为自己制订了《人生五箴》,其中之一就是《谨言箴》:“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汝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⑥。戒“佚”的办法则是“习劳守朴”,经常参加一些体力劳动,保持俭朴的家风。例如男子多
——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第445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24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277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第378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17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第82页
爬山走路,不要骑马坐轿;女子勤洗衣做饭,纺纱织布。
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还吸收了道家人生哲学的某些观点,如:“宁缺毋满,功成身退”;“盛时作衰时想,上场作下场看”。
曾国藩一方面有强烈的功名思想,希望能出将入相,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又信奉老庄的“满则溢,盈则亏”的思想,尤其是在功劳越大、地位越高时,战战兢兢,有临深履薄之感。他在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六的日记中写道:“日内思家运太隆,虚名太大,物极必衰,理有固然”①。他担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因而主张“宁缺毋满”。早在道光二十四年,他就有“宁缺毋满”的思想,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求缺斋”,并写了《求缺斋记》一文。他说:“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行非圣人而有完名者,殆不能无所矜饰于其间也。吾亦将守吾缺者焉”②。曾国藩认为:人非圣贤,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还是留点缺陷为好。另外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曾氏没有说出:就是任何事物如果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必然走向其反面。
要防止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首先要收敛锋芒、淡化功名利禄之心。曾国藩在给诸弟的信中说:“吾兄弟誓拼命报国,而须常存避名之念,总从冷淡处着笔,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则善矣”③。而且越是在仕途顺利、声誉日隆时,越要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咸丰四年十一月,湘军连克两湖,并在江西大败太平军,朝廷连连嘉奖,曾国藩声誉鹊起。这时,曾国藩不仅没有忘乎所以,反而战战兢兢。他在家书中写道:“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葆此以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④。在他看来,平平安安即是福,大起大落即是祸。因此做人做事应该“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⑤。其次要“功成身退”,不能贪恋功名富贵。同治三年八月,曾国荃带领湘军攻克金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第692页,岳麓书社,1994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55页,岳麓书社,1994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883页,岳麓书社,1994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第281页,岳麓书社,1994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21页,岳麓书社,1994
清王朝加封曾国藩为一等侯,太子太保;曾国荃为一等伯,太子少保,均赏双眼花翎。就在这功勋显赫、位极人臣之际,曾国藩反而忧心忡忡,他担心自己功高震主,重蹈文种、韩信的复辙。他马上写信给弟弟曾国荃,叫他不可贪恋功名富贵,早日解甲归田,“功成身退,愈急愈好”。当一些幕僚向他进言,何不趁此手握重兵的机会,问鼎中原或割据东南。曾国藩不仅没有听从幕僚的劝告,反而主动向清廷提出请求,裁减湘军,并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提出辞呈。曾国藩深知:清王朝为了维持满清贵族的统治地位,对汉人(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汉人)是有很深的猜忌和疑虑之心的。如果自己不主动功成身退,自削兵权,那么势必被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甚至可能株连九族。正是由于曾国藩具有“宁缺毋满”的意识,所以他不仅没有落得兔死狗烹的结局,而且获得了“中兴第一功臣”的美誉。
同治元年闰八月初四,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潢的信中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①。为什么要“盛时常作衰时想”?这是因为任何事情有盛必有衰,有起必有伏,不可能长盛不衰。当官不能当一辈子,仕途险恶,风波迭起,随时都可能削职丢官。因此必须“预为之计”,事先为自己留下退路,才能防患于未然,不致在罢官时惊慌失措。
如何“盛时常作衰时想”?第一,不忘贫寒当初。曾国藩认为:在鼎盛时期,不要忘记寒士风味,尤其是不要忘记贫寒当初。他说自己如果“不忘蒋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②,自然会心态平和。第二,强基固本。曾国藩认为“勤俭耕读”才是家运兴旺发达的根本,“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③。第三,巩固后院,处理好家族邻里关系。对于老家的亲朋好友、乡亲邻居,不论贫富,一概平等相待,不可怠慢。对于家中的仆人,不要打骂。曾国藩认为,如果家庭、宗族、乡邻关系和睦,即使罢官归家,亦有生存栖息之处,不致死无葬身之地。
——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第856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19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第13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