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文圣人与武圣人   文 / 雪域寒川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最受后人崇拜的圣人,一位是文圣人孔子,另一位是武圣人关羽,无论是在多么狭小闭塞的县城,有两座庙一律是必不可少的——一座是文庙,一座是关帝庙。
  圣人之所以能够被后人尊为“圣人”,是因为他的德行能够感动后世,并成为后人追求的道德标准。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基因,但历史上能够被称为“圣人”的,还是寥寥无几。说到底,是因为“圣人”的头脑毕竟和凡夫俗子想得不一样。最近听到两个民间故事,似乎明白了圣人和俗人的差别。
  据说,孔子有一天见到学生子路和一名莽汉吵架,于是上前询问原因。子路啼笑皆非地说:“老师,三七分明就是二十一啊,可是他坚持说是二十四。”
  那莽汉说:“三七就是二十四,我从小就听说过!”
  子路不示弱地说:“三七就是二十一,如果我说错了,就把皮帽输给你!”
  那莽汉也赌气叫道:“三七就是二十四,如果我说错了,我就把脑袋砍下来给你!”
  孔子见状,立刻对子路说:“你说错了,三七就是二十四,你快把皮帽交给人家。”
  等到那莽汉得意洋洋地拿着皮帽走远后,子路不服气地说;“老师,三七就是等于二十一嘛。”孔子回答:“子路,做事要分个轻重缓急,皮帽丢了还可以再买新的,脑袋砍下来还能再长出来嘛?”
  无独有偶,武圣人关羽也有类似的传说。据说在明朝,江南某县城内有个屠夫,为人凶暴,时常纵酒殴打妻子。这天,为了一件小事,屠夫将妻子狠狠打了一顿,又罚她三天不许吃饭。妻子饥饿难忍,只得偷了一块肉吃。屠夫回家后发现肉少了,立刻勃然大怒,拔刀逼问妻子。妻子胆战心惊地回答:“我真的没偷吃,是隔壁学馆的王秀才偷的。”屠夫又立刻去质问王秀才,王秀才横遭冤枉,自然矢口否认。屠夫对王秀才说:“既然你们都说不清,那就到关帝庙去,请关公给判个是非。如果是我老婆偷肉,还想给你背黑锅,我就杀了她;可如果真是你王秀才偷肉,你就立刻滚出学馆,别想再当教书先生了!”
  在关帝庙内,王秀才上过香后,拿起神像前的“爻杯”,心中默默地向关公诉说了冤屈,然后将爻杯掷在香案上。谁知爻杯显示的图案竟然是“是”,王秀才大惊失色,连掷了三爻,却都是清一色的“是”。于是,王秀才被赶出了学馆,还被邻居们指指点点,说他是“偷肉的教书先生”。
  王秀才遭此奇耻大辱,他愤然闭门读书数年,先是考中了举人,又在京城会试中考取了进士。王秀才金榜题名之后,放着翰林院的高官不做,主动要求回家乡当知县。王知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拆毁关帝庙,并宣布关羽为邪神,不得祭祀。
  当晚,王知县突然梦到关羽来到他面前,对他说:“王知县,你身为地方官,应该懂得事情都有轻重缓急。当初,我如果证明了你的清白,就等于害死一条人命,难道你忍心吗?所以,我宁可背负不灵验的骂名,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可怜的妇人被杀死。你是读书人,难道就不肯为了保全别人的性命,牺牲自己的一点名誉吗?”
  第二天,人们发现王知县没有带人拆毁关帝庙,反而在关公的神像前虔诚地焚香祷告……
  这两个故事,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完全是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但代表的却是平民的某种道德标准。由此看来,老百姓对圣人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能多为旁人着想,再能够把握住“轻重缓急”,似乎就够格了。而保全人的生命,则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2)

明轩 2012-5-2 01:47:44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中国文化,包括汉服。这些东西总让我感觉他是活的,有灵魂的。每次体会她,都能感觉到心灵的震撼,好像历史就这样跃然与眼前。那种感觉很微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oth1889 2012-5-3 04:24:24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吧

确切是的,不错顶你一下下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2010-2019 汉韵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鲁ICP备17036521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chany.org 主办:韩国中华汉韵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