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服饰的具备时期—商时期

根据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分析,中国的冠服制度的初步建立,大约在夏商以后,到了周代才逐步完善,产生完整的冠服制度,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冠服分为以下几类:1、冕服;2、弁服;3、玄端;4、深衣;5、裘服;6、命妇服等等。其中,冕服在冠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它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和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服装。按照《周礼·春官》的记载,周代的冕服有6种:大裘、衮冕、bi(敝)冕、毳冕、chi(希)冕和玄冕。弁服是仅次于冕服的冠服,为天子、诸侯平时临朝服装,皮弁由首服、上衣和下裳组成。从此,贵贱有等,衣服有别,上自天子卿士,下及庶民百姓,服制各有等差。从此期铜器铭文及《诗经》、《论语》等记载来看,周朝不仅有服饰制度,而且还有专门设“司服”一职,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帝王贵族的穿着。周代后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冠服制度又被纳入了“礼制”的范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
商代
戴巾帽的现象出现于商代,普及与周代。商代男子巾帽比较简单,一般戴圆箍形冠,戴高冠的一般身份比较特殊。另有一种戴卷筒式的冠巾。

6958112004929973.jpg 24837941440914546.jpg 8450821638304533.jpg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 ”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袆,后世称为蔽膝。
商代贵族、奴隶主平时穿色彩华丽的丝绸衣服,主要流行上衣下裳形式。交领窄袖或短衣是通常的式样,衣上织绣或染绘种种花纹,领缘、袖口用花边装饰,下着裙裳,以宽带束腰,前腹蔽膝(又做袆,即一块斧形装饰物垂在裳前正中,长度过膝),头上戴帽。衣料织物以暖色为主,尤以红、黄为多,间有棕、褐等色,冷色有蓝、绿等色。图案的花纹有龙纹、凤纹、舞人、瑞兽、饕餮等,其以云纹、虎纹、菱形几何纹居多。
奴隶服装一般是圆领、小袖、衣长及踝骨,服装上无任何装饰,头发或盘至顶,或梳至脑后。(见下左图)商代贫民或奴隶穿不蔽体的本色粗麻布衣或粗毛布衣;武士则是铸有兽面纹的青铜胄、铜头盔和麻布衣裤。


10513846393841186.jpg

西周
西周服饰的最大特点是等级上的系统化,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周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典章制度—礼制,受其制约形成了特定的服饰制度,即礼服制度,通常称为冠服制度,冕服制度形成于周代,并作为官服制度一直影响到后代。如礼服中的六冕、三弁、六服。
◆冕服制度基本形成:
根据地下发掘和古籍印证,我国的冕服至迟在周代已经出现。天子冕服有6种,上饰十二章纹样:日、月、星辰、龙、山、华、宗彝、火、粉米、黼、黻。
41586751003671707.jpg
29092706220721265.jpg
①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冕、中单、大裘、玄(黑里扬红)衣、纁裳(黄中并赤),玄与纁象征天与地的色彩。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②衮冕(王之吉服):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
③薜冕(王祭先公与飨射):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

④毳冕(王祀四望山川):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⑤希冕(王祭社稷先王):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希是绣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绣。
⑥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天子以下的公、侯、伯、子、男等的冕服也有规定。《周官·司服》记载:“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薜冕而下如公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这里公与天子虽可穿同样的冕服,冕旒的数也相等,但在细部上还是有差别的,如每行旒的玉数和玉的颜色有不同。总之,周代礼服的等级森严,大至整体结构,小到纹样的饰法,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审美意识。
◆冠冕服装成熟:
周代冠的形制有冕与弁两种,冕是大夫以上的官员才可戴的礼帽,其形制与一般的冠帽有别,冕的上面是一幅前低后高的长方形板,叫延。延的前后挂着一串串的圆玉,叫旒。旒数反映官员的等级,一般天子12旒,诸侯以下旒数名有等差,等级最低的玄冕仅有2旒。冠冕服装作为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专用服装,其严格的等级规定本身就有十分鲜明的政治色彩,周代颂敦铭记载:“易(赐)女(汝)玄衣□屯,赤市朱黄”,铭文中所说的“易女”就是当时周天子赐命于诸侯及有功的臣僚的服饰,连衣服及鞋子的颜色也作了规定,此外,冕服上束在腰间的大带和革带也有等级之分。总之,冕服作为官服,适应周代礼仪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周代以冠冕服为代表的服装习俗及其制式表明,这一时期的衣服已不像史前时期那样完全出于功利和实用目的而设计,而是伴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化的历程不断演变,成为周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周代贵妇的服装也有制度,归专门的机构执掌。皇后服装有6种,分为祭服、礼服、便服三类。这6中服装在形式上没有多大的不同,唯以色彩和纹样加以区别。此外,周代还对内命妇及外命妇的服装做了规定。周代贵妇服装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宋明之际仍是贵妇的专服。女子服装上下一色,表示专一,不可两用也,衣裳上下相连,类袍式。
1598273385487582.jpg
除了冕服以外,西周平时穿着较为普遍的服装大致有袍、元端、深衣等形式。
袍是一种有衬里的长衣,用整幅服裁制,无衣裳之别,袍虽是后代礼服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周代确实一种内衣,作燕居时的便装。《后汉书·舆服志》有“周公抱成王宴居,施袍”的记载,表明袍在当时并不作正服看待。
元端(又称为玄端),据周锡保先生考证认为,它是衣袖长宽都是2尺2寸的,上自天子,下及百姓都可以穿着的一种服装。上古时期,男子年20行加冠礼之后,拜谒乡大夫、乡先生时,都必须穿上这种服装,以示成年后行为端正。
西周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上衣下裳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裁作形状,衣长在膝盖处。
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532277475887255.jpg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各地大小邦国的诸侯封君讲究排场,在服饰上流行宽衣博带式,成为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男尊女卑的象征;上层阶级的服饰逐渐和小袖短衣的奴隶区别更为显著。
沿袭前面的上衣下裳式,男子上多着齐膝直裾
43659157052369213.jpg 7975439690947644.jpg

春秋时期还创深衣制,盛行于服装成熟的 战国,沿袭至服装繁荣的魏晋南北朝。它改革了西周以前的上衣下裳的形式,使上衣下裳连属在一起。《礼记·深衣篇》记载:“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深衣同今日的连衣裙结构相似,上衣下裙以腰节缝组成为一体。深衣严格规定:上衣下裙需共计十二幅制成,据说是为了应岁年有十二个月的含义,表 达了古代人对天时崇敬的意识;上衣长二尺二寸,衣长根据穿者的身体,长不至拖到地面,短不至露出皮肤,袖长等于臂之长度,约四尺二寸,若反折过来应处在臂肘的弯曲处;衣领如矩,袖圆如规,背缝如绳直,下裙摆如似权衡平,右衽;袖、领、下裾用厚质或深色布料做缘边,称为“纯”,称为“ ”的是画文,用刺绣作为缘边装饰(作为礼服,父母双全者可用“ ”装饰,常服或父母双亡者则以素色缘边“纯”为装饰);束腰代处恰在腰的中部无骨骼处,上不压迫肋骨,下不压迫髋骨;裳腰边还续加两块布,使成曲边,意取包围严密,既保暖又不妨碍移步。深衣款式上至皇帝、诸侯,下至平居庶民都可享用。
战国还流行衣边沿锦,长衣下摆斜势绕身而下,腰束宽带的禅衣,即文献中所谓“曲裾谓之裙”,男女均服用。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女窄袖曲裾服,衣长略短,下配拖地长裙。

战国时期则邦国间战争频繁,促进了汉族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赵国赵武灵王在与中山小国和其它大国的战争中感到北方游牧民族服饰在骑马、射箭的方便与自己军队的长袍、重甲的不利。他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得到人民的拥护,使得赵国强盛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服装改革,胡服从此盛行。
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地区的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紧身窄袖襦和方格花纹裙是这个民族妇女服饰中最为流行的装束。襦是一种短上衣,长及腰际,穿时下面配有 裙子。这种服装的样式对以后中原地区的汉族装饰也有一定的影响。
3003893661673064.jpg
商周时期的履制
这时期的鞋称作舄,履,屦,扉。
舄,《释名》曰:“复(双底)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之久立地或泥湿,故复其下,使于腊也。”古书又曰:“中有木者,谓之复舄。”它是古代贵族男女参加祭祀、朝会所穿的礼鞋。一般作成浅帮,以染有颜色的皮革为面,上作句,纟意,纯等装饰,并缀以綦。句,它是位于舄首正中的一种饰物,以丝织物纠合而成,其状如刀衣之鼻,两侧各留一孔,以承受綦。舄首置句,除使用目的以及装饰意义以外,还有行为规范方面的用意,以警诫穿着者言行谨慎,举止高雅。纟意,是嵌于鞋帮与鞋底之间的细圆滚条,以丝绦为之。所用颜色也有规定,视礼节轻重而定。纯是镶滚在鞋帮上口的缘边,也以丝织物为之。今日谢口的滚边,即为纯的遗制。綦为鞋带,通常制成两条,缝缀于鞋带后部,使用时由后绕到前,贯穿于句鼻,收紧后加以系结,即可防止鞋履滑脱。它为双底、木制或注腊,以防潮而保暖,又可使人体比例显得豁然高大,增加了几分有美感。
屦,“禅(单底)下曰屦,”是平时所穿的鞋,底为单层,《世本》载:“于则(皇帝臣)作扉履。草日屦”。即可知屦是从皇帝时期即产生了。当时古人穿的屦,是根据服色而定,穿黑裳则著黑屦,穿赤裳则著赤屦,与服色协调统一,这在现在服装美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没的表现方法。“绚如刀衣,鼻在屦头”,就是屦的翘头装饰,绚是鞋头上的鼻,与今天南方的草鞋头部翻卷上去的形式相似。
履(见上图、右图),《说文》曰:“履,足所依也。……从舟,象履形。”《玉篇》曰:“皮曰履”。履,形似船,用皮制成。《古今注》曰:“履者屡之不带者也”,这是用有带、无带来区别“屦”和“履”的,履有带 ,而屦无带。《释名》曰:“屦,礼也。”古书又记载:“朝服谓之履,燕养谓之屦”。这是把礼仪场合和生活常服服饰来区别,穿履在礼仪场合,穿屦在平日家居中。
扉,《释名》曰:“齐人谓韦屦曰扉。扉皮也,以皮制作,即是用皮制的屦。”
汉族人所穿之履往往丝帛为面,麻缕为底,鞋履的样式多为短帮,用于家居问题不大,用之于行军则不适宜,尤其不适合跋山涉水。而胡人之履则以皮革为之,制为高统,这种革履很适合军旅生活,因此也被赵国采用,称为靴。《事物纪原》记载“靴”,《释名》曰:本胡服,赵武灵王所作。
23019753406273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2010-2019 汉韵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鲁ICP备17036521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chany.org 主办:韩国中华汉韵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