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孝道思想对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作者簡介: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孝道的民族。曾子是实施孝道的代表人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以业,作《孝经》。”《孝经》就是孔子根据曾子“孝”的思想所著。《礼记》中的《大学》、《曾子问》、《檀弓》中的许多命题和思想皆是由曾子提出。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元朝至顺二年(1330年),曾子被封为“郕国宗圣公”。 曾子把孝道看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保证。他提倡的孝道是社会性的,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对父母赡养,而是是对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具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意义。曾子把孝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去认识的。曾子提倡孝道对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些都是后世研究与继承的精华。
一、曾子以孝为先、奉事父母的思想 《新语·慎微》云:“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曾子之孝,春秋时期就著名于世。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1]曾子则“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2] 《盐铁论·晁错》云:“孔子不饮盗泉之水,曾子不入胜母之闾。”曾子认为,“胜母”之巷名是对母亲的不尊,因此不从“胜母”巷过路。 曾子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3]曾子认为,赡养父母,应当让父母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仅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还要让父母高兴。 《孔子家语·六本》载:“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醒,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曾皙是曾子的父亲。 曾子挨了父亲的打,还担心父亲因打自己而累坏了身体。孔子认为,曾子所为是不对的,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曾子知道孔子反对曾子这种“孝”后,就到孔子那里谢罪说:“参罪大矣。”但曾子之孝确实令人感动。 曾子一生以孝为先,“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他终身守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这大大影响了他的政治活动。父母死后,一些诸侯国君想请他为官。但他没有出仕,而是从事于教育学生的事业。 曾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曾子认为,对待父母,生要以礼侍奉之,死要以礼葬之、祭之,这才叫做“孝”。 《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曾子所认为的孝就是处事要肃庄,对君要忠诚,做官要敬事,对朋友以信,战斗中勇敢,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受到责罚,祸及父母,这就是不孝。 曾子认为,孝为德之本。如果你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么爱护自己的身体,做好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胡作非为,对别人要有爱敬的态度,只有做好这些,你才能做出成绩,保住你在社会上的地位,以慰父母之心,以彰父母之名;而且不要因你的过错和罪恶,给父母带来恶名。 尊祖敬宗,是孝道最重要的内容。《论语·学而》云:“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即谨慎地对待父母临终的丧葬之事,追念远代的祖先,这表现出民德民风的忠厚。“慎终追远”,可以使百姓不忘记自己的责任,永记父母养育的恩德;一个人如不忘父母之恩,那么对于亲友之恩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每人都记着别人的恩惠,那么民风就会朴实而厚道。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曾子的孝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王朝统治者都把曾子做为对百姓进行孝道教育的榜样。曾子是古代至孝的典型。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儒家孝道的最高境界 《礼记·大学》云:“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也就是说,为政者必须尊老,那幺在百姓中才能兴起孝道;为政者必须讲究长幼之分,百姓中才能兴起悌道;为政者抚恤鳏寡,百姓才不背叛。这是君子衡量规范自己的准则。曾子也在说服执政者,只有提倡孝道,才是治理国家、使民风淳厚的唯一原则。 《孟子·梁惠王上》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上面两段虽然不是曾子所说,但表达了儒家的思想。如孟子所说人们应该尊重所有的老人、爱护所有的老人,象尊重爱护自己的父母一样;养育爱护所有的孩子,象养育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如《礼记·礼运》所说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人们老有所终,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可运于掌”。尊重爱护全社会的老人,这是一种孝道的最高境界。 《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认为,对老人最大的孝就是尊,其次是不辱,能养老人是最下者。 《说文》云:“仁,亲也。”孟子说:“仁者,爱人也。”[4]又说:“仁者,无不爱也。”[5]“仁,人心也。”[6]所谓“仁”,就是以自己的心去爱人,施仁恩于民。 曾子认为仁、德应落实在对老人的尊重与孝道上。他提出,治理国家必须以德。《吕氏春秋·孝行览》记载:“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所谓贵德,为其近于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于君也;所谓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所谓慈幼,为其近于弟也。” 曾子提出自己对治理天下的看法。他提出治理国家最贵的是德。国家必须用德行高尚的人,才能对人民用仁德去治理,施恩于民。因为仁德,才可近于圣。曾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敬老、敬长、慈幼,这是仁德的一种形式,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 《孝经》为曾子所作,表现了曾子的思想。《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子曰: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夫孝徳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7]《孝经·三才章》又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徳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曾子用孔子的教导说:先王是人们和睦、上下无怨的至德之本就是孝道。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注,认为孝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只有以孝道博爱,才可以化民。 《孝经·孝治章》云:“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驩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驩心,以事其先君.” 孝道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作为一个明君,对小国的臣子也要尊重,当然更要尊重小国之君,所以才能得到万国君主的拥戴。治国者对于鳏寡孤独也很关心尊重,那么对士民也更深尊重,以此才能得到百姓的欢心和拥戴。 《孝经·天子章》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徳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对于天子,也就是帝王来说,爱自己的亲人决不能对别人很恶,尊敬自己的亲人决不能对别人怠慢。对于自己的亲人要爱敬,对于天下之百姓要施以恩德,以此为四海之典范,这是天子之孝的内容。 尊敬老人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古人在宗庙祭祖时,总是按照“齿序”,即按年龄排尊卑之序,以表示对老人的尊重。《礼记·王制》云:“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礼记·祭义》云:“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天子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 这段话是说,对于50——70岁上的老年人要有各级政府赡养,80岁以上的老人见天子可以坐着说话,90以上的老人天子要派人前去问候。天子到各地去巡守视察时,先接见年过百岁者,以后八十、九十者,其他的人皆不敢从这里经过,以示对老人的尊重。天子按照年龄揖让老人,而后才接见揖让那些有爵位的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么有礼仪和人情味的社会。
三、“天下为公”之孝道对社会和谐的理论意义 《孝经·广至德》记载:“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孝经·广扬名》记载:“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曾子所说的“孝”是具有社会性的,“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用孝道去教导民众,可以让民和睦团结,移风易俗,安上治民,所以说,曾子的孝道具有社会性。 曾子提倡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为公的孝道思想,是对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曾子把孝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去认识,他提倡的孝道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孝经·广要道》记载:“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 曾子认为人们的身份地位不同,所尽的孝道也不相同。《孝经》的《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分别记载了曾子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道的理解,云: 天子之孝,“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诸侯之孝,“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卿大夫之孝,“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 士之孝,“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庶人之孝,“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曾子的意思是,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上生活,必须考虑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以及在社会上的责任。只有做好这些才算尽到孝道。天子之孝,即“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这里所说的“刑”,是要求天子必须为天下的典范。 对于诸侯来说,孝道就是要谨守法度,在上不骄,才能长保富贵,保住自己的社稷和人民。卿大夫之孝,是谨慎听话,守法度,才能保住自己的宗庙。士之孝,是要孝事父母,忠于君主,敬事长上,才能保其爵禄,守其祭祀。当然对于庶人来说,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可以了。 曾子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对于天子、国君、卿大夫、士等贵族们来说,孝道的内容是很好的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上司的肯定和赞赏;保住自己的国家、俸禄,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如果这些你不能保住国家,你怎么对父母尽孝道呢? 对工作的勤勉,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很好的社会人,就是尽了最大的孝道。 曾子所说的“孝道”,与社会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孝经·纪孝行》记载:“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此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曾子所说的“孝”有强烈的社会性。 曾子认为只有孝道才能“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如果骄、乱、争,就必亡,或者受刑、受兵。这里的刑、兵,皆指的是受刑,或者遭到进攻。如果是这样,尽管你每日用三牲去奉养父母,也是不孝的。 《礼记·大学》云:“《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应该落实何处。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还说你的疆域千里,应是老百姓安居之地,即“邦畿千里,惟民所止”。鸟也知道自己所当停留之处,难道人不如鸟吗?如果每个人都能安守本分,社会当然是非常和谐的。曾子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责任应该好好的揣摩考虑,小心翼翼的按照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孝道,都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根据自己的身份做到敬、仁、孝、慈、信,那么天下不就和谐了吗?曾子提倡的孝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论语·里仁》中华书局1984年。 [2] 《战国策·燕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 《礼记·内则》引自《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4] 《盂子·离娄下》中华书局1984年。 [5] 《盂子·尽心上》中华书局1984年。 [6] 《盂子·告子上》中华书局1984年。 [7] 《孝经》卷三引自《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