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豕,不成家 猪是十二生肖之末,是十二地支末位的亥。猪古时称豕。 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与马、牛、羊、鸡、犬并称“六畜”,为六畜之首。猪自古与人类关系密切,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到近代,猪一直是人们夸耀财富的标志。汉字“家”古时的写法是人字形的屋顶下一个“豕”字,即屋里有豕方可为家。“家”的字形说明了人与猪的关系和生活状态。从古至今,人们总是把猪养在离自己卧室最近的地方,甚至同在一个屋顶下,以便于照料。后来因规模饲养和考虑到卫生问题,人与猪才拉开距离。 猪驯化的历史很长,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把野猪驯化成家猪。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有造型生动的陶猪。这头陶猪腹部下垂至地,头肥大,拱嘴,作挪动身躯状,憨笨之状可掬,已接近今天的家养肥猪了。可见中国人驯化猪的历史少说也有7000年了。 1991年,美国考古学家N•罗森伯格(Rosenberg)率领一支考古队在土耳其东南部的一个高地村庄哈兰•塞米(Hallancemi),发现了大量10000年至10400年前的猪骨,这些猪的臼齿明显缩小,说明已完成了野猪向家猪的转化,该发现在考古界引起了震动,因为农业起源的传统理论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此前学者普遍认为,羊是人类最早驯化并供食用的动物,然而哈兰•塞米的发现颠复了这一观点,猪才是人类最早驯化并供食用的动物。而且,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农业发展序列不总是从定居--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哈兰•塞米的发现将序列颠倒为饲养家畜——定居——种植谷物。 龙有神,猪亦灵 把龙与猪相提并论,似乎有点荒诞:一为神灵,挟雷电云火巡行于天,卷惊涛骇浪翻腾于海,形象雄奇瑰丽;一为俗物,只知拱食于地,酣睡于泥,体态猥琐呆蠢。二者之差,岂止天上地下! 但是远古先民对猪的评价比我们高得多!辽河流域出土的一批5000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龙形玉和有关的兽形玉,说明了猪在古人心目中不低的地位。 兽形玉的头部,有明显的猪的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墨绿色玉龙,高26厘米,龙身弯曲如C字,其鼻端截平,两个圆鼻孔,简直与猪吻一模一样。颈脊长鬣扬起,足有21厘米之长,分明是猪鬃的艺术化。古书《礼记•曲礼》曰:“豕曰刚鬣。”由此可知古人把长鬣视为猪的主要特征。《西游记》中猪八戒皈依佛门之前名曰“猪刚鬣”,是有说道的。考古学者孙守道等人提出,龙首形象的形成,最初可能与猪有关。 1985年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的小山遗址的一个陶瑞兽尊,更为这一观点添一佐证。此尊中腹有三个动物纹饰,其中有猪首龙身动物,这猪显然是野猪,獠牙暴突,煞是威风。 |